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降低分裂导线表面和周围场强,可以减小特高输电线下方电场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首先选取有限元法建立模型,计算架空输电线表面和周围场强;其次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子导线异型排列下的最大相导线表面平均场强、线下距地1 m处的最大场强和走廊宽度;最后对比分析数据,得出子导线椭圆长轴水平排列优于子导线圆形排列的结论。此仿真结果表明:倒三角架空线路八分裂子导线按水平椭圆排列可降低最大相导线表面平均场强、线下距地1 m处的最大场强和走廊宽度。研究结果若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中,可减小电晕损耗、无线电干扰水平和可听噪声,同时杆塔高度也可适当降低。  相似文献   

2.
兰生  张振兴  原永滨 《华东电力》2012,(12):2168-2172
通过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分裂导线、截面积、对地高度时分裂导线表面场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分裂导线可以有效降低表面场强,从而达到抑制电晕放电的作用。借助皮克的导线电晕起始场强经验公式,得出750 kV输电线路采用6分裂导线比较合理。同理,适当改变导线截面和对地高度也可以降低导线表面场强。  相似文献   

3.
导线选型是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重要课题,对线路的输送容量、传输性能、环境问题、线路走廊宽度及房屋拆迁范围,对降低工程造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高压线路采用大截面导线,在减小线路损耗,降低输电线路表面场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方面具有比较大优势。其导线选型,需综合分析电磁环境、机械性能、杆塔荷载、经济性、导线制造、架线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因素,并需要结合工程的自然条件等。  相似文献   

4.
±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选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裂导线选择是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对±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保护环境和控制工程投资至关重要。采用国际公认的、经过实际工程验证且广泛使用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了±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结构参数(导线分裂数、子导线截面、导线分裂间距、极导线对地高度和极导线间距)对合成电场、离子流密度、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场强的影响;对±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预测分析。根据电磁环境限值、电磁环境预测分析结果等,确定了±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结构。  相似文献   

5.
《高压电器》2013,(11):37-42
中国雾凇冰灾极其频发且引起输电线路事故最多,覆冰后的导线表面由于冰树枝的生长变得极为粗糙,冰树枝尖端会使得导线表面电场发生严重畸变进而增大表面场强;为研究雾凇覆冰后的导线表面电场分布规律,在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内完成了对钢芯铝绞线雾凇覆冰的参数测量,根据冰树枝尖端形态建立相应的电场分布模型,再利用有限元法对尖端场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雾凇冰树枝尖端严重增大导线表面电场,但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加,导线表面场强会逐渐减小且减小速度逐渐变慢;所得结论可为雾凇频发地区的输电线路设计和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500kV紧凑型线路导线结构的选型和有关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邵方殷 《中国电力》1996,29(10):3-7
对我国500kV紧凑型线路相导线布置和分裂导线结构提出看法,给出了导线按倒三角布置时,线路自然功率、导线表面场强与导线结构尺寸的关系,提供了紧凑型线路导线选型的步骤、方法和线路有关特性。  相似文献   

7.
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计算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为研究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强度,通过建立二维静电场有限元模型,计算了LGJ-400/65、LGJ-500/45、LGJ-630/45 3种型号导线,子导线根数分别为6、8、10、12的导线表面场强、相导线平均场强最大值、线路下方距地面1 m处最大场强和线路走廊宽度,分析了导线截面、子导线根数、线路最低对地高度和走廊宽度的选取。结果表明特高压交流线路选取大截面导线、紧凑型倒三角布置方式在导线表面场强、杆塔高度和线路走廊方面可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分析了紧凑型输电线路,通过减小相间距离、增加分裂根数和分裂间距,分别对减小线路波阻抗和增加自然功率的作用。文中提出了紧凑型线路除满足提高自然功率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三相电参量的平衡,导线电荷分配均匀和限制导线表面场强的要求,以及通过优选导线布置同时满足这些要求的办法,还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输送容量两种类型的导线布置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特高压六相输电线路表面电场和空间电场的特性,参考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计算设计特高压六相输电系统杆塔典型尺寸并选取分裂导线型号。在此基础上,考虑分裂导线中各子导线间的相互影响,计算特高压六相输电导线表面最大场强和线路下距地面1 m处的空间电场分布,并将计算值与相应电压等级的同塔双回线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特高压六相输电导线表面场强和线路下距地面1 m处的空间电场均优于同塔双回线路。故特高压六相输电线路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10.
同塔并架4回输电线路相导线排列方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研究相导线的排列方式,利用二维静电场有限元模型计算了500 kV同塔并架4回输电线路导线表面和线下距离地面1 m处电场强度,讨论了模型内、外边界长度的选取,对比几种典型相导线排列方式时导线最大平均场强、线路下地面上1 m处最大场强和线路走廊宽度的结果表明,相导线完全逆序不对称排列的方式较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提出不同规格大截面导线混合张力放线施工工艺。通过导线综合扭矩计算结果分析和施工新工艺操作验证,最终确定选用混合张力放线的各种施工措施。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导线质量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牌GPS联合应用 ,增强了网形的几何强度 ,缩短了总体观测时间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GPS的优势 ,为企业节约可观的成本 ,可以应用到测绘行业的许多领域。  相似文献   

13.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监控系统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软件和硬件的故障,及时备份各变电站的数据,在系统出现故障后可以迅速恢复并保证系统安全。浙江萧山供电局采用了Ghost备份软件对辖区内的各个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监控系统进行异地备份,这种软件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靠性高,大大简化了变电站后台机及远动机系统崩溃后的恢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海拔高度对电晕笼分裂导线起始电晕电压特性的影响,建立电晕笼钢芯铝绞线起始电晕电压的计算模型,并开展相应试验研究。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钢芯铝绞线的空间电场强度。依据极不均匀电场下自持放电判据,建立不同海拔高度电晕笼分裂导线电晕起始电压的计算模型。在超/特高压人工环境气候试验室内,以500 m海拔高度为间隔,系统开展19~4-000-m海拔高度范围内六分裂导线起始电晕电压的试验研究。试验获得超高压电晕笼不同海拔高度下6-LGJ—400/50、6-LGJ—500/45分裂导线的起晕电压。计算获得不同海拔高度、分裂间距、导线分裂数及绞线表面粗糙系数下的导线起晕电压曲线族,以及不同绞线半径及最外层铝绞线股数的表面粗糙系数计算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计算电晕笼内绞线的起晕电压;在350~500-mm分裂间距范围内,分裂导线起晕电压随着分裂间距的增大而降低,随着导线分裂数的增加而升高;绞线表面粗糙系数与绞线最外层铝线半径与绞线半径之比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刚性节段模型高频测力天平测力风洞试验,对D形覆冰二分裂和六分裂导线模型进行了13组不同工况的试验,测得了在不同初凝角下分裂导线整体和60°初凝角下各子导线的气动力系数,攻角范围为0°~360°,并以5°为各攻角间隔,基于邓哈托准则,对D形覆冰分裂导线的驰振稳定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初凝角对覆冰分裂导线气动力特性及驰振稳定性存在影响;在一定风攻角下,子导线尾流干扰对气动力特性影响显著,增大了导线的驰振不稳定性。所得试验结果为D形覆冰二分裂和六分裂导线的舞动分析及其防治技术提供了必要的气动力数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单元法,直接以量的形式计算铁系体和奥氏体异种钢组合接头热应力分布情况,通过对比、计算和分析,最后发现并证实了采用变截面技术能有效的降低焊缝处的热应力,从而为我们今后在设计此类异种钢接头结构时有比较可行的新型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国内外轴向水推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进行的轴向力模型试验结果,提出较正确地确定轴向水推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苗付贵  阎孟昆  庄猛 《电线电缆》2009,(5):36-37,40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电缆线路延伸、配电网改造和电压升级等原因,经常碰到不同截面的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从而产生了异径中间(连)接头。对异径中间接头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导体连接管及中间接头(本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推行差异化设计以提高电网抗灾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重大自然灾害对电网的损害,提出了提高电网设防标准及差异化规划,并阐述了差异化规划的思路和原则。之后从自然灾害因素影响、保证负荷预测、重要线路选取、最小骨干网架形成以及投资估算几个方面对差异化规划的方法进行描述。最后,提出了差异化规划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自由燃弧状态下低压开关分断过程中电弧温度场及触头熔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电磁流体动力学为基础,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建立了简化的直动式触头系统打开过程中的电弧及熔池的统一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参数条件下触头间电弧温度场及触头熔池的变化情况,得到了触头分断速度和分断电流对电弧温度场及触头熔池变化趋势的影响。与现有文献及经验结论进行了对比,证明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触头烧蚀趋势,对新型触头的分析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