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凌自述     
正同济不是同忆,而是进行时:良师逐渐变成了益友,师史、师弟们把在学校里的学术争论延续到了工作中。开放的学术环境,让不断学习、分享、发展、包容,争一流成为一种学校和校友的常态,所以同济不是回忆,是总离不开的引力源。我希望重新激活一个被遗忘的建筑学线索,让建筑学和当代对于科技、设计、创业相结合建立关联。这条线索在1950-1960年代异常活跃,随后在被欧洲大陆以符号学为代表的哲学人文思维和认知论(又称"抵抗的建筑学")的发展中偃旗息鼓。但这条建筑学线索在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随后在互联网上仍然被延续。与批判建筑学追问、抵抗的态度不同,这是一条系统性解决问题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建筑学在西方传统社会的文化连续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体现了一种"神性"的规定性,实质上就是文化本身;而现代建筑学建立在"人性"解放的哲学基础上,其知识生产使建筑学成为一门由各种建筑思想组成的选择系统的复杂科学.通过例证和辨析的方法揭示这一西方建筑学从"神性"到"人性"的转换过程,尝试提出一条新的建筑学研究的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3.
王硕 《时代建筑》2012,(4):24-31
文章尝试从部分20世纪50至70年代生当代中国建筑师实践策略和思考关注点的转变中寻觅线索轨迹。分析他们受到现代性话语体系的影响,同时检视他们在中国城市发展现状这一特定语境下的身份定义,进而尝试对当代中国建筑师思考与实践发展脉络进行描述。这一描述不从作品的结果出发作总结性的判断,而通过抽取不同建筑师的策略关注点和关键话语,进一步对贯穿不同时间段、没有因果关系的多重线索进行重新梳理和联结,对还原一个未曾明确的当代中国建筑话语体系给出研究建议。这一新的话语体系或许可以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脱散的轨迹",从而见证多条线索在当代中国的某种不期而至的交汇或离散。  相似文献   

4.
正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建筑实验室[AaL]主持人、华科优建工程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建造我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探索建造的可能性,回到建筑的本体,在那些传统模式化的建造方式之外,建筑物的可能性在哪里?建筑物是如何带有本能色彩地对重力做出反应?或者说,我们还能称之为"建筑"的边界线在何处?在"天空之城"中,建筑和环境呈现了一种模糊的状态:竹子既是景观,也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建筑是"被组织的自然",所谓"空间",具有纯粹的自然属性,仅仅通过几何序列传达建筑师的设计经验。之于我,建筑学本身更接近建造:为什么建造?用什么建造?如何建造?我经常尽量抑制建筑师形式先行的职业习惯,去关心一个房子究竟可以怎样"生长"出来,形式是否是我能接受的结果,或者说如何去引导和改善最原始和本真的结构诉求。我更喜欢把建造当做一种兴趣,甚至是一种去了解世界的方式,因为尝试去连接不同材料着实是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李兴钢自述     
<正>母校天津大学,是激发我对建筑学产生兴趣和得到乐趣的地方,可以说奠定了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道路,这是一个关键的起点。我所经历的天大建筑本科教学是一种"师父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学生做的每一步都有老师身体力行地亲自示范,手把手、一代代传递下来某种价值判断、能力和传统,其实是一种很具有系统性的教育方法。黄为隽先生指导我做了第一个得高分的建筑设计,邹德侬先生让我第一次理解到建筑师要有结构的概念,聂  相似文献   

6.
为地方命名     
正冯路:我想从魏老师所关注的"原型"和"类型学"这两个词说起。对我来说,它们内含了一种建筑学的困境,那就是对于永恒性的追求。所谓原型就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事物,而类型实际上就是原型的应用。一个原型可以呈现出多种类型,因此转换成可以操作的类型学方法。这种历史永恒性曾经是建筑学的强大之处,但也给建筑学本身带来了困境。  相似文献   

7.
正旭可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形式形式在一方面是一个非常建筑学本体的命题,一方面他的外沿也非常的广泛。广泛到在建筑学教育中,形式是非常难教的。对形式的理解和感知,和每个人的个性和亲生经历息息相关。在建筑师的实践阶段中,形式也往往是最难跨越的一步。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平衡项目时间进度,时间预算的过程中,往往是最先被牺牲的一个对象。而反过来还有一种更加容易上当的危险,就是滥用形式,将形式的讨论局限在"风格"、"品味"和"流行"这两个词的界定范围内,而忽略形式本身的历史沿革。历史上有很多建筑风格,都有其代表形式。在具体工作和交流中,经常把形式和风格放在一起,好像两者是同意词。  相似文献   

8.
谭峥 《时代建筑》2015,(3):75-81,74
文章试图从半自主建筑学理论出发,以建筑师袁烽设计的松江名企艺术园(三期)为例,理解并探求低技环境下掌握了数字化造型与建造技术的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方法论基础,并在全球所谓"参数化主义"建筑学的大背景下寻找这一方法论基础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9.
<正>朱小地,1964年出生于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总建筑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天津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为建筑师,我对于空间的解读能力和表达热情来源于天性。时至今日,建筑始终凝聚着我的全部兴趣。我在工作中面对的各种矛盾提供了生成的可能性,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阐释形成了我设计工作的内容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法国建筑师德拉日先生一系列建筑作品的介绍,阐述其独特的绿色建筑学思想。这种绿色建筑学无论在垂直面还是水平面上都强调从城市与景观环境中生成绿色建筑,重视自然景观,并强调对一些地域性特点的思索与技术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