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心而论,我是很幸运的.从业的这十几年,恰逢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阶段.身处深圳1这座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在资本与效率主导的市场背景之下,我们这些建筑师的设计业务伴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大潮可谓风生水起,如火如荼.而与此同时,在亲历了十余年来数以百计的设计项目之后,我常常在反思,这一座座我们参与塑造的“速生城市”,未来将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它们与那些由时间和故事积淀而成的典范城市相比,将会是怎样的一种苍白?从急功近利到乏善可陈,难道这就是我们当下所必须经历的城市发展路径吗? 建筑应当为城市创造厚度,无论物理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 我以为,从建筑师的角度,当以敬畏之心对待城市,因为我们的建筑会成为后世对于一个城市认知的载体,也是其中的人们对于城市生活记忆的裁体.我们今天在基于对未来的思考上构划建筑,而在更久远的未来,它终会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成为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质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讲,建筑师在创造未来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一个城甫未来的历史,在增加着它的“厚度”.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城市,在我们可见的未来几十年里,会走向何方呢? 有两个命题或许将成为主流: 一个是数字化、网络化对城市及建筑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筑和建筑师都在被迫做减法.因为他们的功能都在逐一溶解,建筑从类型明确的格局走向它的最初--遮蔽与隔断;建筑师则从一技之能的专家返回到人手可及的工匠.  相似文献   

3.
正建筑师的使命通常在建筑完工时就已结束,我们为何不能激进的参与更多?我们为何不能参与自己亲手铸就的城市历史一部分,用它来创造新的故事?我们为何不能成为一个编剧来记录我们城市的未来?要是说建筑是不好的,变成城市发展的阻力那会怎样?要是说建筑是种宣言,挑战既存的统治阶层又会怎样?要是说建筑是种媒介,或者是种技术,这个社会又会变成怎样?24组,是一个探索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组,或者直白的称作电影组,在平面图纸以外的"时间轴"是联系现实和(反)乌托邦的重要线索。我们通过电影,视频,动画,绘画,视觉装置,物理模型去驾驭潜在的建筑构想,  相似文献   

4.
正建筑行业黄金的十年已经过去,面对目前市场的变化与行业的发展,建筑师个人应当如何调整行业心态?企业应当如何调整发展战略?未来的城市建设应当如何进行?在本次"人物专访"栏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联西北院的总建筑师倪欣先生来谈一谈他的看法。服务民众·理念与实践UED:行业内很多人都认为您的设计很接地气,您在工作中愿意投入大量精力为使用者考虑,希望设计  相似文献   

5.
篇首语     
建筑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一点可能正需要像托马斯·赫尔佐格 合伙人事务所这样的建筑师来体现:当前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更需要合理的方法与策略,这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比如说,21世纪的中国是要依赖于大量能源的消耗、从而必须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还是要建立在高效节能建筑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20,(2)
经历了40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城市社会,从欠发达国家转变为(接近)发达的国家。受精明投资者委托,并由有一定创意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建造的混凝土建筑遍布中国各地,这些建筑支配着中国的城市景观。正是这条混凝土巨龙塑造了中国在政治愿景和市场经济主导下进行城市化的成功形象。文章简要展现了中国城市在过去40年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提出城市规划者在未来几十年里必须面对的诸多挑战。未来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将放缓,城市修补将主导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战略,并影响地方政策和相关行业。修补混凝土巨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将迫使地方政府重新思考城市发展策略,重点关注发展的质量和大众的感受,而不是数量。大学也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方法,让优质的城市规划师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最后简要阐述了在中国使用欧洲那样人性化修补城市方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室内设计专业的趋势——全球性的作业网络,这是怎样的概念?基本上是基于两个假设:是市场的全球性;二是资源的全球性。什么叫市场的全球性?我们渐渐看到,国外很多建筑师到中国搞设计,如美国建筑师从纽约到北京做项目,这佯,他的市场就不只是纽约一个点,他已从地球的另一半飞到了北京。是不是美国经济不景气,他要到处接生意?其实不是,市场的全球性已是绝对  相似文献   

8.
威尼期建筑双年展,被誉为全球建筑师的奥斯卡盛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到今年已经第10届。今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于2006年9月10日揭幕,展出至11月19日止。每周双年展都会祝国际建筑发展状况,拟定出不同的主题,以期反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来建筑的变化发展,和技术、文化及论述上所产生的显著变化。而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首次把目光对准了现代城市,关注城市、建筑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个世纪前只有10%的人住在城市,而现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接近一半的人住在城市。有数据表明,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被提高到75%。因此大会组委会特意在双年展的后半部分安排了一个有关21世纪城市的议程,邀请城市的管理者和建筑师一起讨论城市发展和调整。  相似文献   

9.
十年,对建筑钢结构行业来说,对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委员会来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十年,是令人难忘的十年!从1996年到现在短短十年,我们行业,从弱小发展到强大;从繁复庞大的建筑业中的一个附属部分,发展到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引领主力,成为建筑行业中高科技的代表,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技术的重要象征之一.这是我们行业从不为世人所知,到充分显示了自身巨大作用和强大实力的十年,也是我们行业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许多项目和技术甚至跻身世界前列的十年.  相似文献   

10.
胡浩 《中外建筑》2001,(4):13-14
《北京宪章》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一章中提出了“全社会的建筑学”的概念。笔者以为,这既是对20世纪建筑学发展的一个精当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建筑设计模式的一种良好展望。它至少包含以下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建筑师要参与社会,“建筑发展要考虑到全面的社会——政治背景,建筑师要作为专业人员参与所有层次的决策”;另一方面,建筑设计过程也要接受全社会的参与,“(建筑学)必须要创造出日益美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而这有赖于使用者与决策者的参与”。 1 建筑师要参与社会,参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所有层次的决策 建筑是什么?答案从来众说纷纭。然而,不论说建筑是空间、还是场所,或是别的什么,人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建筑绝不只是一个房子,绝不只有一个物质的壳,它还必须包含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意义、经济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