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向雨鸣  陈纲伦 《福建建筑》2011,(11):117-118
《建筑模型》是本院建筑学系设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研究此课程目的旨在加强建筑学的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文章从这门课程设置的意义、主要教学特点以及课程开设以来取得的教学经验等方面展开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一套有特色的建筑模型课程的教学和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谈建筑创作     
陶励 《安徽建筑》2002,9(2):24-25
建筑设计已进入了建筑创作时代,建筑师们将面临着挑战。本文从设计手法、建筑风格、思维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取得建筑创作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建筑师亚当·西尔维斯特(Adam Sylvester)生于1943年,后获建筑学博士学位,早年曾在著名的公益设计公司IPARTERV工作多年,任该公司的建筑设计师。90年代初期,他加入TER4设计公司,担任这家小型设计公司的首席建筑设计师。1997年匈牙利建筑师议院布达佩斯分院宣布成立,成为匈牙利建筑师议院最大的独立分支机构,亚当·西尔维斯特任职该分支机构的主席至今。在此,《当代匈牙利建筑》杂志编辑格茨·埃斯特对亚当·西尔维斯特就匈牙利建筑师议院和他的一些设计作品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藤村纪念堂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第一代日本现代建筑师谷口吉郎二战后设计思想的转变,介绍他在20世纪40~60年代探索的具有"纯净的意匠"的现代建筑之路,认为包括谷口吉郎在内的许多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师,没有走"国际化"的道路,而是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具有人文精神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设计尝试,其成就对中国当下建筑设计的继承与创新有重要的启迪。文章提示对具有人文精神的早期现代主义设计师和作品应加以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倾听21世纪的声音: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学术论文浏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学术论文集共收录了39个国家的100多篇学术论文,追忆历史,展望未来,来自全世界的作者们对21世纪建筑学的积极思考都聚焦在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建筑与技术,建筑与文化,建筑学与职业精神 ,以及建筑建设与青年建筑师这6个分题之中。  相似文献   

6.
张晓春 《时代建筑》2014,(3):116-121
文章从基地、建筑体块和空间组织等方面简要分析了由约翰斯顿和马克·李建筑事务所设计的2013上海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小展廊六望亭的设计理念和空间特点,介绍了展廊与双年展的关系,施工上的缺陷和展廊目前的使用困境,并提出对这种类型的小型展览建筑在展览结束后的日常使用和发展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Without the legal and economic strictures of permanent construction, pop-up architecture offers a unique opportunity for architects to build small-scale structures that enabl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engagement. What, though, are the political manifestations for instigating this typ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rough lightweight 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 Andrea Kahn , Adjunct Professor of Urban Planning at 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Preservation (GSAPP), examines this phenomenon by profiling three projects located in the public realm by Jonathan Kirschenfeld and CDR Studio in New York, and Vallo Sadovsky Architects in Bratislava.  相似文献   

8.
On October 8, the 2020 Sir Geoffrey Jellicoe Award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IFLA) was awarded to Yu Kongjian, professor of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of Peking University. This highest honor for landscape architects and scholars recognizes their outstanding lifelong achievements. This article is a record of his speech given in the award ceremony that summarized his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careers. Looking back, Yu held that his village landscape experiences, melded with modern concepts of landscape and urbanism, sustainability and aesthetics, enables him to deal with the common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dustry today. At the moment, the global COVID-19 pandemic is a powerful reminder that this is an incredibly sobering time to contemp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the nature. He also believed that the pandemic—together with other cris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i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at can not only heal bodies and minds, but also the planet itself.  相似文献   

9.
崔勇 《城市建筑》2014,(1):31-33
基于作者于KCAP建筑规划事务所、NL建筑事务所和EIOMA建筑事务所密集的工作经验,本文就其各自特别的设计方法论与气质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04年度AIASF最佳设计优胜奖得主之一的大卫·贝克尔联合事务所的获奖建筑作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建筑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技术发展的历史,近代之后,随着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分工,建筑师一方面要紧密地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合作采用一些已有的技术,另外一方面,还要在建筑创作中提出自己对于技术的需求并积极的参与试验,使技术很好的为建筑师的创作服务,因此很多新的结构技术和新材料实验也被建筑师纳入到了建筑创作的整体框架中,成为影响当代建筑百花齐放局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英国的建筑教育系统,接下来对谢菲尔德大学建筑系和它的建筑学职业文凭课程进行分析,通过重点选取两个职业文凭设计工作室的学生作业加以说明,最后讨论值得国内同行参考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提供了借鉴。在简述美国风景园林专业(LandscapeArchitecture)教育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康奈尔大学风景园林系跨学院设置的特色和意义的分析以及香港大学园境学专业设置和认证的介绍,展现出香港对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借鉴。最后指出了当前风景园林专业和行业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大胆设想和发展方向。美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提供了借鉴。在简述美国风景园林专业(LandscapeArchitecture)教育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康奈尔大学风景园林系跨学院设置的特色和意义的分析以及香港大学园境学专业设置和认证的介绍,展现出香港对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借鉴。最后指出了当前风景园林专业和行业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大胆设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浅谈仿生建筑创作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晓斐 《华中建筑》2007,25(1):155-159
建筑仿生是当代建筑设计的一种类型,它依托于高技术、多学科的科研理论,追求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节能、生态,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该文旨在分析部分仿生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及其设计手法,浅谈仿生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施瑛  孙一民  潘莹 《建筑师》2011,(4):83-87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Team10并不是一个建筑师事务所.更像是一个松散的学术组织。Team10中的建筑师们各自独立开业.建筑理念也不尽相同.但对国际式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质疑这一共同目标.使他们凝聚在一起。Team10提出的各种关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理论至今对当代中国仍具有参考价值。更为重要的是,Team10在三十多年的活动时间里.所呈现出的开放性、批判性、独立性、包容性,已成为Team10小组的根本精神所在。研究与学习Team10的精神.对于反思当代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实践.改变当代中国建筑与城市理论浮躁而又空洞的现状.促进中国建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What happens when ancient cultural practices are combined with the most current design technologies? Archi-Union Architects used the opportunity of their entry to the 2014 Shenzhen Bay ‘Super Cit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to develop a bespoke generational method that integrated feng shui with advanced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techniques. Philip F Yuan, the founder and director of Archi-Union Architects, who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Architecture a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here describes the City of Breeze project and the design methodology behind it.  相似文献   

17.
张光玮 《建筑师》2014,(7):39-45
本文是对日本东京大学建筑学发展历史与博士教育概况的介绍。开篇从明治时期东 京帝国大学的创始切入,进而展开与日本近代建筑学和建筑史学发展息息相关的东大建筑学 科演进历程,可窥今日东大的学术渊源。另一方面,对现在东大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导 师制度及近十年来与研究经费制度相关的结构改革进行简述,让读者从多个侧面了解东大的 建筑学博士教育情况,为有意入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发展和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瑛  吴桂宁  潘莹 《华中建筑》2008,26(12):271-272
该文概述了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发展历史,总结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该课程由传统的基础训练型到现代的认知型以及进一步发展到综合(适应)改良型的各阶段特点,对广义建筑学中这一重要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并由此指出建筑教育的改革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而是一个与时俱进,自我调整完善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余迅  卢求 《时代建筑》2004,(1):124-125
“中国当代建筑展”于今年10月10日至12月20日在德国莱茵河畔著名城市杜塞尔多夫市“建筑之家”举行,此次展览在德国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圆满成功。近二十家中国大型设计院和中小型建筑事务所参加了此次展览。这次展览是由“德中建筑协会-DCB”及德国最大的北威州建筑师协会AKNW联合举办的。  相似文献   

20.
For Markus Braach , co-founder of architectural software consultancy Adaptive Architecture, an initial interest in genetic algorithms in the 1990s evolved into working on the generative simulations of historic cities that had developed organically over time, and then on to real urban planning projects with Kees Christiaanse Architects and Planners(KCAP). Here he describes how an emphasis on a purely bottom-up approach, which was characteristic of his earlier work and drew him to the field, has since been replaced in his practice by a greater emphasis on traditional spatial planning and us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