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Fredlund的体变理论为基础,以饱和土的沉降公式的研究思路为指导,对非饱和土进行二维本构面的假设,土水特征曲线的简化,还利用了非饱和土的收缩曲线e~w的e和w的关系等,对非饱和土的沉降公式进行推导,得到了简化的非饱和土的沉降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小经典库仑土压力理论与实际工程中竖向分层土压力之间的误差,在传统库仑土压力理论和有限土压力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建立了挡土墙后竖向分层填土的静力学平衡关系,得到了竖向分层填土的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通过与现有理论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分别分析了填土性质参数及挡土结构几何参数对土压力的...  相似文献   

3.
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水特征曲线是解释非饱和土工程现象的一项基本的本构关系,土-水特征曲线特性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工程实践中非饱和土的试验研究既费时又费力的问题.上海地区的软土地层虽然常年地下水位较高,但对于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降水作业区、地下水面以上的路基堤坝、以及沿江近海地段的因潮汐等引起的地下水位波动带等,非饱和土仍大量存在.在上海软土地区开展非饱和土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介绍非饱和土特征曲线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上海地区软土的土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非饱和土与饱和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土中存在基质吸力.吸力对土的力学性状有重大影响,是非饱和土研究的核心问题.根据基质吸力测定试验拟合了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得出在相同干密度下,基质吸力随含水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5.
含水量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是当前土力学中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由于非饱和土强度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如何准确地确定非饱和土强度较为困难,目前研究的方法也较多.非饱和土与饱和土强度的本质区别在于含水量的不同,将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公式运用于非饱和土计算当中对确定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用含水量确定非饱和土抗剪强度计算...  相似文献   

6.
通过砂卵石土的直剪压缩试验,对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非饱和、饱和砂卵石土的强度与变形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砂卵石土的抗剪强度与压应力之间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王祥  李旭  秦宏楠  刘艳  刘丽 《岩土工程学报》2023,(S1):102-105+118
在基坑工程和重力式挡墙工程中,非饱和土体在浸湿条件下会产生显著的侧向土压力增量,严重时还会造成支挡结构的破坏。为定量评估浸湿作用对非饱和土侧向土压力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实测浸湿饱和作用下,不同初始饱和度的试样,在不同上覆荷载条件下的侧向土压力增量;并建立相应的静止土压力增量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试样湿化饱和后,其静止土压力系数K0值大小一致,与初始饱和度和上覆荷载无关;(2)湿化前的初始饱和度越低,湿化饱和后的静止土压力增量越大;(3)湿化饱和后的静止土压力增量,随湿化时的上覆荷载增加而变大;(4)基于试验数据和机理分析,得到了湿化条件下考虑上覆荷载与初始饱和度的双线性土压力增量计算模型;将该计算模型应用于某支挡工程,发现湿化后的土压力可达初始土压力1.8倍以上,在设计时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河北地区土水特性曲线试验及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金国 《工程勘察》2010,(8):6-10,30
非饱和土土水特性试验是获取非饱和土力学参数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耗时过长,严重影响着非饱和土理论的实际应用。本文利用新型土水特性曲线压力板仪,对河北省范围内三处典型地区的土质进行了土水特性曲线室内试验,分析研究了土质、埋深与孔隙率对土水特性曲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北地区土水特性曲线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可以快捷地得到相应地区同类土层的土水特性曲线参数,为快速获取非饱和土力学参数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相法和渗吸法获取了郑开工程由于降水施工引起的非饱和砂质粉土和粉质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特征曲线显示,两种非饱和土的减饱和过程都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然后根据土-水特征曲线,对两种非饱和土进行了直剪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在低吸力范围内非饱和砂质粉土和粉质黏土的抗剪强度与吸力基本上呈线性增长关系,并得到两种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参数φb分别为8.5°和4.9°.该工程非饱和土强度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为工程地表沉降控制和掌子面稳定性分析等提供了重要的基本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斜面土钉支护墙的土压力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面土钉支护墙的主动土压力,习惯上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朗肯土压力理论来进行计算,其值偏于保守。本文根据库伦无粘性土坡的一般土压力理论计算公式及相应主动土压力公式,求出斜面土钉支护墙的滑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η值,并给出斜面土钉支护墙的土压力计算公式,文中还给出常用范围内对朗肯主动土压力的折减数ζ,可供实际设计中选用。对粘性土进坡,建议按等值内摩擦角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1.
吴志刚  张翔  王西宁 《山西建筑》2009,35(6):138-139
对非饱和土进行了介绍,分析研究了主要的非饱和土的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指出非饱和土抗剪强度与饱和土抗剪强度不同,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由三部分组成即凝聚力产生的强度、摩擦强度和吸附强度。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土水特性试验需要专门的仪器且耗时,所以土水特征曲线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尚未普及。以粉质砂土、黏性土和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室内饱和土的各向等压压缩和土的收缩试验,提出一个预测脱湿路径下低吸力范围内SWCC的简单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有效应力与变形的统一关系,可以构建饱和土和非饱和土之间的联系;针对不同初始干密度下土的收缩特征曲线,利用曲率公式并结合所提均值法,可定量获得残余含水率;利用所提方法预测的低吸力范围SWCC与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研究结果可以确保在进行必要的常规饱和土试验时,能够间接获得非饱和水力参数。  相似文献   

13.
张金利  岳强 《山西建筑》2010,36(19):1-3
运用Brooks-Corey模型拟合了垃圾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和非饱和渗透系数,运用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研究了垃圾土的一维水分运动过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垃圾土在降雨入渗过程前后的水分运动,展示了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使得对垃圾土中的水分运动过程的认识更加直观清楚。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土力学原理,探讨了气候影响下非饱和膨胀土对挡墙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和过程,根据土体的基质吸力,利用土体弹性平衡,求取土体裂缝开裂深度,将开裂深度范围内土体作为超载作用在下卧土层上,利用极限平衡条件,求取挡墙土压力的数值,同一挡墙不同时间的土压力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刘明晴 《江西建材》2022,(3):105-107
文中列出了几种关于非有限范围内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的方法.方法一是库伦土压力黏性土的数解法,比朗肯公式应用范围更广,但计算较复杂.方法二确定出非有限范围内挡土墙的破裂角θ,进而把非有限范围内的土压力转化为已知破裂角的有限范围内的土压力求解,采用楔体式算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较为简单.方法三也是将非有限范围内的土压力转化为...  相似文献   

16.
降雨入渗对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2,他引:31  
对非饱和膨胀边坡在考虑暂态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情况下进行了参数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裂隙的存在边坡中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量分布有较大影响。膨胀土渗透性越低越应注意裂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非饱和土是土不同状态的一种,所有的土都可能对于水处于部分饱和状态。因此,理想的土本构模型应该能够预测在所有可能的孔压和应力范围内土的性质;同时,也可以描述在该范围内任一的应力和水力路径。在过去大约 20 a 的时间中,非饱和土本构性质的研究经历了重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基本理论方面:体积变化、剪切强度、屈服应力、土水滞回及水力学性质的耦合等。拟从对试验数据的预测效果、各理论间的一致性以及饱和与非饱和状态的连续性 3 个方面,对非饱和土本构基本理论的研究现况进行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8.
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着重论述了饱和土与非饱和土的强度准则及其相应的指标,以及这些准则和指标在工程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表土几乎全是非饱和土,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用饱和土力学理论和实验手段不能正确解释和处理非饱和土工程问题。首先介绍用低吸力和高吸力分别描述土的非饱和程度;简单回顾饱和土力学理论之后介绍现在比较认可的非饱和土力学理论;介绍低吸力下非饱和土持水和力学性质的测试方法,重点说明因使用陶土板而需要注意事项与对策以及非饱和土三轴仪的体积测量方法;用吸力控制压缩试验、三轴试验和真三轴试验的实测结果说明非饱和土的典型力学性质;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持水曲线的直接影响因素和持水与力学性质的耦合特性,用弹塑性方法建立非饱和土持水和力学特性耦合的本构模型,并用吸力控制或量测的等向压缩和三轴试验结果验证;开发高吸力范围内吸力控制三轴试验方法,用该方法获得广吸力范围内4种典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用其中两种广吸力范围内强度数据对各种非饱和土强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对于非饱和土力学具有奠基性的意义。虽然现有的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公式种类很多,但是同时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明确物理意义的非饱和土力有效应力公式并不多,而且其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为此,笔者首先简要概述了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公式的演化历程,并对几种典型的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公式的理论依据及物理意义进行了讨论,通过比较发现,邵龙潭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推导得到的饱和与非饱和土统一的有效应力公式与1996年Vanapalli所提出的半经验公式在形式上相似,但是前者却阐明了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的物理意义即不包含孔隙流体压强作用的土骨架应力。将该公式与四参数Van Genuchten模型进行结合分别对膨胀土、粉质粘土、粘质砂土以及灰质粘土4种不同种类的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试验精度范围内,理论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该公式在试验和工程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