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与文化》2008,(1):106-107
由香港特区与深圳市政府首次合作举办的“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1月9日下午在香港古迹中区警署建筑群揭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和深圳市副市长闫小培等应邀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2.
付宝华 《建筑》2012,(23):21
有人说,看一座城市的建筑,就知道这座城市的人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如果一座城市的一些建筑没有文化内涵,就可能被人称为"建筑垃圾"。在中国近三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经常出现一些丑陋的建筑。这凸显了一些建筑设计者在审美方面的落后与盲从,也说明了一些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文化上的迷失。  相似文献   

3.
为了将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原因遗留下来的旧工业建筑融入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合理改造和再利用旧工业建筑成为了最为艺术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手段。在如此众多的工业建筑中,了解工业建筑特点及改造内容,并了解常用的改造手段,成为成功改造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改造再利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城市发展历程上,产业类建筑及地段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由其所产生的独特的“产业景观”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较系统地阐述和剖析了世界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基本概念、分类、再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改造设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城市建筑文脉是城市建筑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时空关联。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城市建筑文脉的显性及隐性因素,探讨如何传承城市建筑文脉及创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建筑。  相似文献   

6.
上海筑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研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再利用成套设备。它能将建筑垃圾中坚硬的混凝土和钢筋“咬碎”,并进行分类、筛选。筛选出的钢筋经冶炼后可制成隔离护栏,而分离出的小石料,再加入一些制砖的添加剂即成为一块块光洁、美观的人行道地砖等。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再利用成套设备@蔡  相似文献   

7.
王维仁  朱涛 《时代建筑》2008,(1):134-137
朱涛(以下简称朱): 咱们先从“具体的”谈起。我观察你,作为首届香港建筑与城市双年展的策展人,穿着比较平和,谈吐比较诚恳、清晰,你好像不太追求“明星作派”嘛!能不能坦白说,你承接香港双年展的策展工作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张希晨 《工业建筑》2013,43(1):9-13,161
更新旧建筑以节省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决策的共识。在城市重新规划定位的过程中,科学理性地看待旧工业建筑的价值,将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方式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地块的开发意向有机结合,把建筑的保留再利用作为新的规划设计的契机,从而打造出多元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将成为城市再造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关于城市和建筑色彩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是需要从学理和实验方法方面进行探究的。本文借介于城市与建筑之间色彩研究与营造的实例——"杭州奥体博览城色彩建构"项目,试探究城市色彩与建筑色彩规划及设计的理念、内涵、方式与方法,以及实际实验效果呈现之间的关系,通过"问题""明理""实证"和"结语"4个部分加以阐释与论证,意在揭示其学理依据及学科规律性的方法,以及论证其宴验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城市建筑设计及空间环境设计的内涵及外延,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概括了城市建筑空间的概念及城市空间设计的要素,并对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断完善和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水平的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处于新的十字路口,历史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创新均需要以文化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面对我国”城市黄金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抓住城市振兴的机遇,激发旺盛的城市活力,促进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今天人们对待城市文化的观念和方式,决定着城市走向未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山水城市”论及的相关问题已成为众多学者热衷的话题。其在实践过程中对51导城市建设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该文既从古今中外这一宏观的角度论述了“山水城市”观的主要特点及成就,也探讨了“山水城市”论应用于现实时所遭遇的问题。同时结合具体的城市,说明山水文化应用的前号。  相似文献   

13.
潘伟超 《新建筑》2006,(2):20-21
绘画是一种通过对事物外在表象的描绘和表现.传达出事物所投射的内在精神和本质的艺术。一般人习惯于城市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然而艺术家则会站在远处打量那些喧嚣之中的“城市”,通过城市这个主题来叙述人与客观事物以及现实生活之间的情绪和感触。作为迷恋于架上绘画感受的艺术家,试图以架上的语言方式朴实地直述我们的城市和建筑。  相似文献   

14.
城“市”析     
郑琦 《华中建筑》2009,27(3):212-214
该文回顾并论述了城“市”的历史源流。“市”最初出现于人类集聚点,其出现为集聚点乃至“城”成为城市提供了可能。早期“市”的规划受到封闭管理理念的影响,布局严谨。唐宋之际,市坊制发展成街巷制,街市逐渐兴起,古人的诗句透露出相关信息。元明以降,专业街发展迅速,城市的地名留下了显著痕迹。  相似文献   

15.
垃圾问题正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妥善解决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问题,环保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此之前,三部委还发布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四部委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  相似文献   

16.
从“宜居城市”到“宜居区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定位,引发了“宜居城市”研究和排名的热潮。在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趋势下,城市不再孤立存在,社会、生态、交通等城市问题也开始呈现区域化态势;面对城市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单个城市往往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宜居”。在这一背景下,尝试从区域的视角进行“宜居”探讨,提出了“宜居区域”的要素系统,并尝试构建“宜居区域”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设施又叫“城市社会性基础性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泛指一切直接或间接为城市居民社会生活服务的部门、行业和设施。它涉及面广,同市民生活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宜居城市"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武定 《规划师》2007,23(3):9-11
"宜居"是对人的居住行为和活动需求的满足状态,它既涉及到城市所提供的各种设施的水平,也涉及到城市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还涉及到人们自身的需求层次和价值观念.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对"宜居"概念的理解也具有多义性.对"宜居"来说,没有规则,只有选择!"宜居城市"是人们所选择的适合于自己生活并感到满意的城市,它应当是具有多样化选择并和谐共存的和谐社会、和谐城市.  相似文献   

19.
肖锋  马雷 《城市勘测》2009,(1):17-20
简要介绍了在全省统一的新一代高精度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框架下的建立地方测量基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高程归化改正、高斯投影改正对测边的影响详细阐述了在不同地域选择合适的模型建立“数字城市”地方基准。文中对常见几种数学模型示例讲述实现方法及其局限性,以便为“数字城市”建设选择合适测量基准。  相似文献   

20.
"数字城市"研究漫谈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城市规划研究工作中所运用的大量信息都可通过现代航天技术获得各种数据,诸如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人口密度与分布,建筑类型分布与密集程度……等,此类数据又可借助数字化、网络化做成可管理控制的规划虚拟模型,这样人们就可以在模型中获取所有与城市有关的信息.成为一个实在的城市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本文简要对数字城市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