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规定,为进一步推动锅炉能效测试工作,促进节能监管,国家质检总局对有关单位报送的锅炉能效测试机构申报资料进行了核查,并于2011年5月4日将确定的第二批锅炉定型产品能效测试机构名单和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名单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电动葫芦的结构特点和能耗组成,建立了电动葫芦机电系统能耗计算模型,仿真了CD型电动葫芦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和转矩变化,计算了能耗。对不同载荷下的电动葫芦进行了能耗测试,计算了上升、下降及整个工作循环的能效,得到了能效和载荷,以及和起制动时间之间的关系。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当工作载荷和额定载荷的比值大于某一值时,能效指标的变化小;不同工作级别的电动葫芦的能效测试中,起制动时间和整个工作时间的比值应不小于某一值。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基于虚拟仪器的风机能效测试系统.依据GB-19761-2009规定的风机节能评价值及能效等级试验方法,构建了基于LabVIEW的能效测试平台,实现了风机性能试验中多通道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风机运行工况的监测和控制、风机性能曲线的自动绘制与拟合、试验数据存储、查询、显示等功能.研制的系统可有效解决传统测试系统成本与性能之间的矛盾,完成风机的能效检测和定级,为国家风机能效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风机生产和应用行业的能效测试和自检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对工业制动器能效测试的试验装置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高速轴制动器动态制动力矩测试装置、低速轴制动器动态制动力矩测试装置、制动器静态制动力测试装置和推动器测试装置。根据不同的被测样机和测试目的,介绍了不同的测试方案,介绍了在工业制动器能效测试中有效制动力测试和耗能测试方法。通过实际样机测试,介绍了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各个参数的测试和能效计算过程,为工业制动器能效测试装置研发、制动器能效测试和制动器能效提升研究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电动葫芦能效测试测量数据分散、运行控制自动化程度低、测试采集装置布置繁琐、测试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微控制器技术,研发了一款集供给能采集、负载高度测量、有效能计算、能效值计算、能效分级、运行自动控制于一体的多功能、便携式的电动葫芦能效测试仪。该测试仪融入了物联网和云平台技术,可以实现能效的在线监测和云监控。该测试仪的研发大大提高了电动葫芦能效测试的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为电动葫芦能效测试和能效远程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起重机械间歇、重复的断续周期工作方式和作业过程中绝对耗能量较大的特点,将能效比作为能效测试的技术指标,通过纵向能效对比试验,测试一系列不同负载量下的能效比值;通过横向能效对比试验,测试相同负载量下不同样品的能效比值。根据能效比值的对比结果,制定出节能设计环节中的相应措施,对业内同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GB/T30028-2013《电动葫芦能效测试方法》中电动葫芦能效的测试工况进行了研究,重点介绍了该标准规定的关于试验载荷的弊端和试验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现场改变试验载荷进行实物测试,得出了轻载情况下测试能效值偏低,重载情况下测试能效值较高,试验载荷在不低于50%额定载荷情况下电动葫芦能效测试结果与额定载荷情况下测试相当的结论。为降低测试载荷,放宽测试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可有效提高测试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空压机能效要求的正式实施,开发针对喷油螺杆压缩机的能效计算与评定系统日益重要。采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利用asp.net与SQL数据库开发出自动能效计算与评定平台,为我司生产的喷油螺杆机的能效申请提供依据,大大简化了车间测试人员与质量检测人员的工作过程,实现了空压机能效测试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动葫芦能效测试均为人工现场逐台测试、逐台分析,测试自动化程度低,测试数据分散,不利于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不利于电动葫芦节能设计研究和节能设备选用。文中采用物联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研发了一款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电动葫芦能效采集和分析系统,实现了能效参数远程采集、多台同时运行、无人值守、自动化测试和数据分析。为电动葫芦能效关键技术研究、节能设计、节能设备选用和节能监管提供了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10.
龚徐科  曹光敏  张志坚  阮航 《机电工程》2014,31(11):1411-1414
为了掌握简易升降机的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情况,对简易升降机不同工况下的能量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简易升降机能效对比测试的测试方案,采用了供给能、有效能标称值和能效标称值三条定义,确定了以能效标称值作为评价简易升降机能源消耗水平的指标,实际测试过程中采用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对两台参数基本一致的简易升降机进行了能效测试,并对不同工况下各品种简易升降机的供给能、有效能标称值、能效标称值、有功功率以及上述测量值的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测试结果和分析表明,强制式简易升降机在下降工况存在能量反馈环节,总体上曳引式简易升降机比强制式简易升降机节能,这也为简易升降机能耗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强夯机夯能效率难以测试的问题,开发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即通过测试强夯机夯锤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再对加速度积分得到夯锤落地速度和夯高,进而计算得到强夯机夯击能效率。这种方法简单方便,结果可靠,可作为强夯机夯击能效率测试的标准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机床量大面广,能耗总量巨大,提升机床能量效率已经成为发展绿色制造的重要内容。如何选择合适的机床能效测试方法是支撑机床设计、用户采购、运行优化和节能改造等场景下提升机床能量效率的基础性问题。为此,首先总结和比较了八种能效测试方法的内涵和特点,包括参考样件法、参考过程法、比能法、组件定标法、ISO 14955-3标准、GB/T 40735标准、固有能效潜力评估法和固有曲面法。然后,从五个场景(指导高能效机床优化设计、评选高能效机床制定能效标签等)和七个维度(操作耗时程度、操作难易程度、机床对比适用度等)评价机床能效测试方法。其中,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特定场景下七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因素和各项评价指标下八种能效测试方法权重因素,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来验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纯电动汽车能量回馈效率特性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高效的能量回馈,可有效延长纯电动车辆续驶里程,而能量回馈效率受到电动机转速、制动转矩、电池组荷电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利用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性能测试试验台,测试分析电动机转速、制动转矩、电池组荷电状态及电池组温度对能量回馈效率的影响规律;讨论电动机温度对能量回馈时最大制动转矩的限制;参考实车测试数据,设定能量回馈效率特性研究工况范围,对不同电动机转速、制动转矩及电池组荷电状态下的能量回馈效率进行测试;基于实测数据构建能量回馈效率预测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参考能量回馈效率模型开发控制策略,实车滑行能量回馈过程中,回收能量相对于原车控制策略提高了4.8%,这表明该模型可为高效能量回馈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输送能耗对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率受系统输送能耗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率与输送能效比之间的关系式。结合3个不同类型地源热泵系统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各系统的输送能效比和节能率。指出了降低地源热泵系统输送能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渔轮用液压绞车的卷筒钢丝绳长2000m,生产出来之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寿命试验.常规的试验方法通过节流为测试绞车加载,发热多,能耗大.以能量回收方法将绞车试验台的传统节流式系统改造设计成新的液压系统,实现能量的回收再利用,减少节流发热,提高整个系统能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Results from testing the sample of the setup for the NUCLEON experiment aimed at studying the energy spectra and the charge composition of cosmic rays in the energy range of 1012–1015 eV are presented. The sample has been made approach the actual setup to the maximum degree. Charged particle beams with energies of 200–350 GeV have been used for testing. The problem of selecting high-energy events and the accuracy of energy measurements using the method being developed are discusse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measuring the spatial flux density of secondary particles that are produced in the first act of inelastic nuclear interaction inside the target of the setup and pass through a thin converter layer in which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onent is multiplied. The event selection efficiency is shown to be rather high. The precision in determining the energy (90–80%) using this method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100-80%).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ully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UCLEON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7.
陈双琳  冯长水 《机电工程》2012,(6):686-688,692
为解决微机电系统的供电问题,将基于力电耦合智能结构的滞回能量捕获技术应用到微能源技术中。首先对已有的基于压电材料的能量捕获技术展开了分析,介绍了压电材料的发电机理以及铁电材料的优点和自发极化特性,提出了一种将铁电材料用于能量捕获的方法;然后,利用力电耦合能量捕获实验台,对铁电和压电结构进行了能量捕获实验。实验及研究结果表明:铁电材料及压电材料皆可满足一定的供电要求,但就实验所用两种材料而言,铁电材料的供电能力比压电材料要高。  相似文献   

18.
轴流式风机叶片用的高性能新翼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常用的轴流式风机,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设计了7个高性能翼型,对其中3个进行了风洞试验,同时还选用风机原来经常采用的两个已有翼型CLARK-Y和RAF-6E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新设计的翼型,其气动性能(升阻比)高于对应的这两个翼型。因此,新翼型可供风机设计时采用,预计可以提高风机效率,节约能耗.  相似文献   

19.
A new hydraulic closed-loop hydrostatic transmission (HST) energy-saving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imary power source. Furthermore, the system is energy regenerative, highly efficient even under partial load conditions. It can work in either a flow or pressure coupling configuration, allowing it to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of each configuration. A hydraulic accumulator, the key component of the energy regenerative modality, can be decoupled from or coupled to the HST circui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in low-speed, high-torque situations. The accumulator is used in a novel way to recover the kinetic energy without reversion of fluid flow. Both variable displacement hydraulic pump /motors are used when the system operates in the flow coupling configuration so as to enable it to meet the difficult requirements of some industrial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Modeling and a simulation were undertaken with regard to testing the primary energy sources in the two configurations and recovering the energy potential of the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ow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HSTs under partial load conditions can be improved by utilizing the pressure coupling configuration. The round-trip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in the energy recovery testing varied from 32% to 66% when the losses of the load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