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三乙醇胺对油酸进行酯化改性,获得油酸酯化改性捕收剂,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具有明显特征吸收峰。通过浮选机理研究,在试验用量范围内,胶磷矿纯矿物与改性捕收剂作用后接触角可达87.23°(此时上浮回收率达97.87%);油酸改性捕收剂引入亲水基团,CMC提高19.58倍,在水中溶解性增加;同时改性后的捕收剂分子截面积由7.27 ?2增大至9.51 ?2,分子截面积提高了30.81%。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对与纯矿物来自同一矿山的低品位磷矿石浮选具有较强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种脂肪酸类复合捕收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善金属氧化矿和非金属矿加温浮选的现状,降低选矿成本.以菜籽油脚为基本原料。经皂化后再与松香钠皂相混合,并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可获得乳化效果较好的复合捕收剂SYT-1.该复合捕收剂常温下就能在水中充分分散,捕收能力较强.与氧化石蜡皂浮选磷矿石的对比试验表明,其效果明显优于氧化石蜡皂.原矿P2O5品位为9.02%,经-粗-精-扫的闭路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指标,精矿P2O5品位达30.12%,P2O5回收率达91.26%. 相似文献
4.
5.
新型捕收剂CL-07+CJ常温浮选某中低品位磷矿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池周边拥有巨量的中低品位磷矿资源,为了高效开发这些资源,并解决磷矿石浮选常规捕收剂常温下分散性和溶解性差的问题,用昆明冶金研究院研制的新型常温捕收剂CL-07+CJ,对滇池附近某磷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石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60.4%,浮选温度为15 ℃,脉石矿物抑制剂Na2SiO3粗选用量为2.0 kg/t,矿浆pH调整剂NaOH粗选用量为0.8 kg/t,磷矿物捕收剂CL-07+CJ粗选用量为0.4+0.14 kg/t情况下,采用1粗2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浮选,可获得P2O5品位为34.60%、P2O5回收率为94.10%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6.
7.
针对某种低品位钛铁矿,该矿通过原矿分级-强磁-重选-混合强磁流程获得。根据入浮原矿的性质,采用攀枝花地区某选厂的粗、细粒捕收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后的混合捕收剂对其进行回收。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捕收剂具有的选择性和捕收能力均高于某一种粗或细粒捕收剂的优点,大大提高了粗钛精矿的产率和品位,有利于精矿作业,最终获得Ti O2品位达到47%以上的钛精矿,提高了钛精矿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北方某磷矿的磷资源利用率,利用DY-P磷捕收剂对该磷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DY-P磷捕收剂对该磷矿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受温度影响较小。闭路试验可获得磷精矿品位P2O5达38.12%,回收率达89.45%,杂质铁含量为1.07%,不但降低了铁的含量,而且使选矿药剂成本也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10.
硫氨酯是硫化矿石的优良浮选捕收剂。对硫氨酯的卤代烷酯化法、一氯乙酸酯化法、一步催化合成法、异硫氰酸酯醇解法四种合成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介绍,认为四种合成方法各有优缺点,仍待寻求工艺简单、经济、环保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脂肪酸是最常用的氧化矿浮选捕收剂。由于脂肪酸类捕收剂一般碳链较长,溶解分散性差,在氧化矿浮选过程中,往往需要加热矿浆来增强其对矿物的捕收作用,冬天温度低时表现得尤为明显。矿浆加热不仅需要额外的配套装置,还大大增加了浮选厂的能耗,从而增加其投资和运行成本。在氧化矿浮选中,尽管研究人员对开发新型捕收剂或复配捕收剂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只有少数深入探索了脂肪酸类捕收剂常温浮选问题。本文总结使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时矿浆需要加热的原因、缺点以及可能存在的解决方法,为研究人员进一步解决氧化矿需加温浮选的工程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脂肪酸及其皂类作为重要的阴离子捕收剂,是浮选磷矿、铁矿、铝土矿等氧化矿中捕收剂的重要组成成分。价格低廉的餐饮废油中又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制备所需的重要原料,通过以餐饮废油为原料配制出的一种新型脂肪酸类磷矿反浮选捕收剂,并对其进行了实验室反浮选评价试验。经一系列对餐饮废油的组合复配等试验探索,该新型脂肪酸捕收剂成品作用于原矿(P2O5品位为24.83%)进行单一反浮选后,能得到P2O5品位为31.08%的精矿产品。根据药剂的比较试验进行了工业试验,现场应用结果可以得到稳定的选别指标。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制备浮选捕收剂不仅价格低廉,有利于降低整体的选矿成本,同时也能很好地替代某些石化类及食用油类捕收剂,实现磷矿石的有效回收,更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餐饮废油重返餐桌的趋势,为国民的饮食健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高效选择性捕收剂AP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AP是一种高效选择性铜捕收剂 ,对铜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捕收能力 ,对硫捕收力弱 ,可以在部分优先浮选作业或快速浮选作业实现对单体解离铜矿物的早收 ,获得大部分高品位铜精矿 ,从而能提高最终铜精矿品位。AP已在选矿小型试验和德兴铜矿大规模工业试验及生产实践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7.
捕收剂N—十二烷基—1,3—丙二胺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脯在无水乙醇中被金属钠还原成胺的原理,合成了阳离子捕收剂N-十二烷基-1,3-丙二胺,并详细考察了其对赤铁矿、霓石、石英纯矿物的浮选行为。赤铁矿与霓石人工混合矿的浮选结果表明,N-十二烷基-1,3-丙二胺的选择性比十二胺的更好,对霓石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捕收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阳离子的十二胺DDA和阴离子的油酸钠NaOL为混合捕收剂体系,对中低品位锂云母矿物的浮选进行试验研究和相关测试。通过AFM分析对比云母表面捕收剂吸附形貌结构变化,推测混合捕收剂的协同作用机理可能是十二胺首先在锂云母表面进行有效吸附,油酸钠间接地通过头基间的静电吸引或是碳链之间的疏水作用,从而增加表面碳链密度和高度并使得吸附层更加稳定。浮选结果表明,矿物的粒径在50~74μm时浮选效果最好,过粗则锂云母与脉石不能有效分离,而过细则会造成脉石夹带严重;而药剂比例浓度也影响浮选效果,DDA与NaOL用量在2∶1时吸附效果最好。浮选产品的泡沫高度、稳定性试验以及含水量的测试也显示,NaOL有效地减少了浮选泡沫的含水量而降低对脉石的夹带,且使泡沫稳定性有所变弱,半衰期更短,消泡更加容易。另外对比不同的捕收剂添加顺序发现,先加入DDA后加入NaOL的情况下浮选效果最好,也从侧面印证NaOL可能是通过DDA的桥接而起到强化吸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对采用连云港设计研究院合成的新型捕收剂PF - 0 1对云南海口磷矿原生矿进行浮选试验 ,提出了胶磷矿无碱常温浮选的工艺流程 ,并获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