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简述了榆次老城的历史,重点对榆次老城的城隍庙、县衙、文庙、清虚阁等进行了研究,向人们重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精华,指出了榆次老城中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可为研究古城的礼制特色、宗教体系、建筑艺术和思想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洛阳明清老城历史街巷为例,通过文献史料分析、测绘数据整理、数值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老城的街巷格局、历史遗存分布、街巷空间尺度、街巷界面及建筑风貌等与老城街巷空间特色高度关联的几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探讨了老城街巷空间的特色所在。并由此进一步对位提出了老城街巷空间特色保护的相关对策,对洛阳老城风貌延续、城市特色营造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京老城传统风貌保护中存在历史连续性断裂、建筑遗产资源整合不足难以发挥整体文化效能等问题,强调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着力点是修补断裂的文脉,强化建筑遗产的关联性,重塑历史空间连续性。提出了一种将老城散点建筑遗产连线成片保护与利用的"主题式整合"方法,将建筑遗产资源有机融入整体保护与展示系统之中,形成一种线性或网状结构的遗产保护与利用主题框架。阐述了北京老城建筑遗产保护实践在"主题式整合"方法运用方面的探索,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肖洵彦  陈伟 《城市建筑》2012,(17):20-2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老城改造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范围不断拓展,众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文物资源在老城更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流失。本文以台儿庄顺河街规划设计为例,阐述了在顺河街的改造更新中,通过对现有历史遗存的分类保护,分析梳理传统空间及城市肌理,依照传统特色确定建筑形式形态,创造整体生态景观特色的思路与方法,达到在更新老街区的同时重塑传统空间场所气氛的目的,使城市得以遵循特有的文脉与精神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抱鼓石作为传统宅门的组成部分,在传统建筑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有统一的形制,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性,抱鼓石造型仍表现出了多样化的地方特色。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资料查阅与实例结合的方法研究山西榆次老城抱鼓石的艺术特点,总结出山西榆次老城抱鼓石均衡统一的造型特征及鼓身雕饰主次分明的构图特征,最后阐述了抱鼓石这一传统建筑构件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青岛老城街区里院建筑的特色及形成原因,阐述了对老城街区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并探讨了老城街区不同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提出了老城区改造的策略——适度更新,以期指导青岛老城街区改造建设。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0)
康巴民居建筑数字化推广,推广方式利用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技术,将康巴民居通过数字化手法呈现出来,内容涉及康巴民居选址特点,康巴典型民居建筑特色,康巴民居内部装饰,康巴民居建筑、结构、布局、层高的多样性,固定与活动建筑并存形式,康巴老城改造等等。康巴民居建筑数字化推广平台旨在传播与弘扬即将消失的康巴建筑艺术文化,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传播方式,以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化推广传播。  相似文献   

8.
在对北京老城院落更新案例进行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文章将其空间挖掘方法归纳为“空间量的拓展”“空间质的转换”“空间品质的提升”等三种,详细讨论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境,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延续传统文化、继承传统建筑意向和生活理念等方面的内在价值,为北京老城院落更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河南省襄城县老城为例,通过分析老城区位特征、地理特点,老城区明清时期的布局特征及现状传统格局特点,然后重点分析襄城县老城传统建筑构成特点及其价值,最后初步提出襄城县老城区传统格局保护的建议,对历史城镇的更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春彧  姜丽芳 《城市建筑》2014,(15):269-269
辽宁满族传统民居经过千百年的摸索与发展,为当今时代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发。本文试图总结辽宁满族传统乡土建筑的建筑元素特色、建筑技术特色与建筑文化特色,深层次剖析其成因,从而启发与指导当代建筑的乡土化回归。  相似文献   

11.
作为开放性的博物馆,广州大学城民俗博物村通过对原有的滨水古村进行保护性改造,在传统的居住商业基础上引入民俗展示、商业文化、休闲旅游、娱乐消费等现代功能,实现岭南传统聚落新旧功能的合理置换,使昔日的村庄演变成为大学城的综合服务区。  相似文献   

12.
陈国平 《规划师》2004,20(2):18-19
新晃县城景观系统的建设存在景观特色缺乏整体定位、对自然景观条件利用不足等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将新晃县城景观系统特色定位为“山水新晃·文化城市”。  相似文献   

13.
张巍  蒋朝晖  魏钢 《城市规划》2011,(Z2):43-46,52
以《北川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案例为基础,通过研究羌寨独特的空间尺度和四川地区传统的空间尺度,并结合现代城市空间尺度,在北川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的过程中探索如何将古老的羌寨空间在现代城市空间中再现和延续地方传统的特色空间。进而形成民族、地方、现代三者共存共荣的小城市特色空间尺度标准体系。同时通过塑造具有人文关怀的空间环境,展现羌族风貌、抗争精神和文化遗产,以促进地区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重庆开县长沙镇山花街地块旧城更新为例,探讨了在当今小城镇发展重心转移的背景下,旧城中心区更新设计的方法,并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政策上利用新旧区域绑定开发的方式规避开发商参与带来的片面追求利益的弊端;第二,在开发策略上以保持商业多样性的方式激活地块;最后在建筑设计方面通过强调步行空间与街道的重要性,延续以"街"为主的传统生活场景和交往空间,以此来保留城市的原有文脉。  相似文献   

15.
作为"潮"、"客"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面临着典型文化缺失、城镇地域建筑风貌缺乏特色的困境。该文通过对阝留隍镇建筑风貌现状分析和典型"潮"、"客"元素的文化解读,强调对具有地域建筑特色的小城镇风貌的重塑是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文化传承应坚守的重要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与街景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何邕健  陆引  毛蒋兴 《规划师》2004,20(6):67-70
我国现行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指导思想陈旧,规划面偏窄,政府操作实施困难。灵川县城镇体系规划引入概念规划的方法,从更广的层面、更深远的层次进行研究与规划,更能适应灵川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利于城市政府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7.
因埠而兴的湖北古镇--阳新龙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百浩  鲁锐 《华中建筑》2005,23(4):152-155,162
阳新龙港是一个因埠头而兴的湖北古镇,大革命时期曾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被誉为"小莫斯科".她以"三山·两河·一新城·一老街"的古镇空间结构、"背河式"生长的街道形态、富有节奏的街道界面以及亲切宜人的转角空间勾勒出龙港古镇的空间特色,天井、亮斗的灵活运用体现其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18.
水乡古镇与文化已经相融共生了千年,一直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然而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水文化遗产在不断流失,古镇景观在逐步失去特色,千百年来流淌不息的人文环境慢慢缺失,这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水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古镇水景有着相生相伴的关系,依托水文化来设计古镇水景,借水造景,人水相依,文静共生,为打造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古镇,发展水文明的古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湖头古镇结构形态与保护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安溪县湖头古镇为例,从古镇的空间结构、建筑特色和古镇文化方面入手介绍当前古镇的建筑和文化现状。对古镇建筑、民间文化、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和人文环境作出总结分析,并针对古镇现状阐述了具体保护措施。对在当前经济大发展下,如何保护和发展古镇进行了探讨。文章最后,重点指出人文精神在古镇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该与建筑一起被重视并且保护、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20.
改变"千镇一面、百城同貌"杂乱无章、呆板乏味的城镇风貌,已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借鉴传统,弘扬文化入手阐述了传统聚落风貌形成的特点,并用潜心研究,以点带面为题简要分析泰宁县特色风貌营造的成功经验。着重以融于环境,互为因借;藏风聚气,环境和谐;传承文脉,显现神韵;开拓创新,适应需要和持续发展,促进繁荣五个方面论述了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民俗街特色风貌营造的研究成果。实践和研究证明,各具特色的城镇风貌,可以充分展现城镇的精气神,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能够提高城镇文明,激发人们励精奋进,促进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