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余良虎 《酿酒》2008,35(1):113-114
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大家都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上至魏末的阮籍、嵇康等人,下至近现代的周作人、林语堂、胡愈之、沈雁冰等。酒是文人们悲喜爱恨、人生遭遇的真实写照,酒使文人走向奔放、洒脱,文人与酒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宋代社会繁荣发展,酒和诗词成为了宋代社会的代名词。宋代文人以酒入诗兴,以诗抒酒意,酒和诗词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酒诗词文化,宋代酒诗词文化是我国历史上中华传统优秀的酒文化和诗词文化相互融合产生的艺术结晶。宋代酒诗词文化凸显了宋代文人的美学价值和丰厚的文化内涵,诠释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美学的追求。这篇文章主要从酒与诗词、酒与文人情怀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宋代酒和诗词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文人与酒,是个谈老了、谈滥了的旧题目。但各个时代文人与酒有不同的风彩,且同是文人与酒,其缘分也不尽一样。所以,谈文人与酒的文章总是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中国文人中,能喝酒,又能谈酒、写酒、颂酒的人多得难以计数;一些文人,即使自己不会喝酒,但也喜欢说酒、论酒、赞酒。外国也有这样的情况。 酒与文人、文艺确有不解之缘。 这一因缘是怎么形成的?文人、文学、文化、艺术为何与酒有此因缘?  相似文献   

5.
文人·诗·酒     
酒是水制的诗,诗是心酿的酒。 文人曾撰联写“七雅七俗”——“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把“诗酒”并列“七雅”之中,足见诗与酒的缘分由来已久。翻开古代卷帙浩繁的诗卷,几乎页页都散发着浓浓的酒香……  相似文献   

6.
古代传统饮酒观的演变及中国人饮酒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围绕酒德、酒量、酒风三者对中国饮酒文化作了视角独到的贯通古今的深入讨论。论述了“酒德”话语霸权地位演变的过程与中国饮酒观的历史发展趋势,剖析了中国传统酒人的“酒量”观及其影响,阐述了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主张的实际影响与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酒文化角色,同时对现时代中国人的酒饮文化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酒道     
文人与酒特别相亲狎,这似已成定论。对于我,一生中有三件不可或缺之物:一是书,它形成我的思想;二是笔,它支撑我的人生;三是酒,伴我消尽脑中块垒。窃以为,三者中最为亲切者,则非酒莫属也。或有言酒误人误事,最典型的例子在《三国》:张飞守徐州,刘备诫其不得饮酒,飞却不然,聚群僚泥饮,大醉,被吕东夺了城池。众人皆责酒误事,颇有点寻替罪羊购味道。在我看来,酒如刀枪,人以对_枪作恶,非刀枪之恶,实人之恶也;以酒误事,岂是酒不好,大抵是人不好罢了。明李文人张潮有云:“胸中小不平,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对.剑不…  相似文献   

8.
把酒不论文     
“把酒论文”是常被文人津津乐道的雅事,乃至有“李白斗酒诗百篇”或“席上赋得”之类的佳话。“诗酒生涯”历来为传统文人所向往。如闻一多推崇“痛饮酒,熟读《离骚》”的名士风范;鲁迅谈“魏晋风度”时更要拈出一个“酒“字。诗文与酒俨然具有某种天然的亲和力。而我虽忝为文人之列,却喜欢“把酒而不论文”。酒是酒,文章是文章,两者最好不要掺和到一块去。  相似文献   

9.
每逢男人劝女人喝酒时,总爱说:“喝!女人自带三两酒”。“自古文人爱美酒”,有不少女文人也不例外。唐代女诗人薛涛,早年随父薛郑人蜀,其父死后,她沦落为歌妓,居洗花溪,曾创制深红小笺写作,人称“薛涛笺”。她常与元稹、白居易、杜牧等名士酬唱,成为冠绝一时的名妓。后来,她酒后投入一井而香消玉殒。后人用此井之水酿成美酒,号“薛涛酒”。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把诗和酒联系起来,这大概与“李白斗酒诗百篇”有关吧.诗酒诗酒,确实,诗和酒、酒和文人有着不解之缘.有关古代诗人、文学家与酒的奇闻轶事和咏酒的诗文,人们已知道不少,其实现代作家中,嗜酒者也不乏其人,以酒为  相似文献   

11.
闲话酒令     
自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早期出现酒以后,酒文化就随之发展起来,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酒法、酒德、酒文、酒令等。酒令是人们饮酒时助共取东的一种游成。酒个脱胎于西周的酒官制度,当时除有主管全国酒类监造和供奉的酒官外,还有专门监督饮酒礼仪的酒官,又称“酒监”“酒史”等,最初是监督酒利,责人少饮,以避免酗酒乱德,后来渐渐演变为使人尽兴而饮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人聚饮的流行,酒夺得到充分的发展,盛行于唐代,极盛于清代。唐代以后,大多数酒令B益通俗、灵活、大众化,酒令发展到现在,几乎是以俗分为主了。酒令是活跃气氛…  相似文献   

12.
孙丹 《中国酒》2023,(7):70-72
<正>在莫言的小说中,他以“酒”为意象,且研究层出不穷。无论是赞扬还是批判,均饱含了文人的思想,并渗透了作者的情感,让作品的描摹更深刻,更能“打动人心”。莫言的小说蜚声海内外,其中以“酒”尤其是“高粱酒”作为他的最爱,在他的多篇小说中均有所体现。关于莫言小说中酒的意象的探究,成为了莫言小说研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文章以莫言小说《红高粱》和《酒国》为例,探究其小说中关于“酒的意象”的描写,  相似文献   

13.
傅建伟 《中国酒》2012,(3):74-77
通篇《水浒》,与一种物质紧密相连,而且绝对是不可以缺少的,那就是“酒”。可以这样说,酒是成就这些英雄豪杰的神来之物!随手翻阅施先生此鸿著,其哪回无酒香,何人不爱酒啊?  相似文献   

14.
6 醉态文艺———酒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审美酒与美神的血缘关系和与传统文化的特殊关系决定了酒与文艺水乳交融 ,密不可分。我国自古就有“酒文一家”、“酒文天地缘”之说。于是乎 ,酒便永远地流淌在浩浩荡荡的文艺长河中 ,发散在无边无涯的书卷画艺海洋中。各种种类、各色各式的醉态文艺就掺揉在中国文艺里 ,悠悠扬扬 ,缠绵不断。中国文人中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醉客”、“醉翁”、“酒仙”、“酒龙”等等。文以酒增色 ,酒以文生辉 ,酒与文艺珠联璧合 ,相得益彰 ,共同为人们创造了精美的精神食粮 ,为传统文化增添了耀眼的珠光宝气。6 1 …  相似文献   

15.
中华千秋诗酒缘,宋人杨万里诗曰:“谁为白日上青天,谁见千盅况万钱。要人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从古至今,文人飘逸潇洒的翰墨  相似文献   

16.
酒话连篇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可见,酒话往往是真话。所以谈酒也须先饮酒,饮至半醉才能谈出些深有体会的真知灼见来。若以时序推算,酒应列中国四大发明之前。夏朝的仪迪就已发明了酒,只不过仪迪的名气,没有他的传人杜康的名气大罢了。自酒发明以来,文人武士饮。帝王将相饮,普通黎庶也饮,只是酒质有些区别,旧社会统治者饮的是御酒、贡酒,老百姓喝的是水酒、薄酒。到了当代,富民平等,宫廷御液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有时还能从酒上把历史颠倒的人物关系给重新颠倒过来,比如说,仆人饮的乙醇,主人却能饮得甲醇,甲比乙好是不是?可后来喝甲醇…  相似文献   

17.
《酿酒》2016,(2)
正婉约江南,琴棋书画,才子佳人,千古美谈。看得见妙笔生花,酣畅淋漓,听得见丝竹之音,动人心弦。但若不是为酒香所熏,那些流传至今的书法、绘画、音乐佳作,是否能减色呢?中国文人出江西,江西文人出临川。临川被喻为"才子之乡、文献之邦"。光耀华夏的临川文化圈其实是以抚河美酒带展开的,而李渡美酒无疑是抚河美酒带最耀眼的明珠,因酒让文人们追香而来,因酒让他们才思迸发,为后人留下一篇篇不朽名作。  相似文献   

18.
酒与餐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概念,没有酒的美食可以美味,但绝对不算完整,当然餐酒搭配也并非高深莫测,用评价美食的一句话同样适用,那就是“适口者珍”。  相似文献   

19.
披阅丹青,人类生活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将士出征、文人作赋、师鹏之会、逢年过节,都离不开酒。被世人称为“酒仙”的唐代伟人诗人李白,隐居时饮酒,求仕时饮酒,得意时饮酒,失意时饮酒,宾朋相聚时饮酒,唱和吟诗更离不开酒,晚年终因饮酒过度,导致病发身亡。  相似文献   

20.
清代嘉庆年间,浙江钱塘县出了一位著名的文人,叫做梁绍壬。梁绍壬不仅工诗善文,学识渊博,而且于文章之外还有一大癖好,那便是饮酒。梁绍壬一生曾到过许多地方,北至京城,南达闽粤,而江浙一带的繁华地区,如松江今上海、苏州、无锡、杭州、扬州、镇江等地,更是无处不留下他的足迹。梁绍壬每到一地,都要品尝当地的名酒,如松江三白酒、苏州福贞酒、无锡惠泉三白酒、宜兴红友酒、扬州木瓜酒、镇江苦露酒、绍兴女儿酒等等。其它如安徽苕溪下若酒、山西汾酒、潞酒等等,梁绍壬无不一一尝遍。梁绍壬一生虽然尝酒不计其数,可是他却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