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稠油SAGD开发技术在风城油田历经10年的实践开发,已成为超稠油开发的主体技术,但受隔夹层、工艺条件等方面影响,部分井组水平段动用不均,蒸汽腔呈现局部到顶、发育不均、横向扩展缓慢的特点,限制了产油水平上升。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和分析,结合双水平井SAGD开发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风城油田应用了一套适合风城超稠油的SAGD老区开发调整技术—直井辅助双水平井SAGD技术,持续稳步推进了SAGD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原油埋藏浅、黏度高、储层非均质性强,实施双水平井SAGD开发存在诸多挑战的问题,开展浅层超稠油SAGD开发技术及配套工艺技术攻关研究,优化双水平井部署设计,SAGD循环预热及油藏工程设计,配套钻完井工艺、井下管柱结构、井下测温测压等关键技术.根据开发实践及技术经济指标,制订了超稠油双水平井SA...  相似文献   

3.
采用"层次约束、模式指导"的储层构型分析方法,对风城油田重32井区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试验区密井网条件下辫状河砂体构型模式、夹层类型和夹层延伸规模进行了精细描述。通过对露头考察,结合沉积微相精细研究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得出,SAGD试验区的辫状河心滩坝构型具有水平及对称斜列式夹层分布特征,据此建立研究区的辫状河构型分布模式。将与研究区具相似沉积环境的露头夹层规模进行统计,拟合了辫状河心滩坝内部夹层的预测公式,利用区内单井夹层厚度,得到其延伸范围。将构型分析得到的地质认识以参数的形式加入模拟过程,对若干模型进行优选,再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结合构型模式,应用虚拟井完善构型模型,最终建立了符合辫状河砂包泥沉积特征的构型模型。  相似文献   

4.
双水平井SAGD开采正式生产之前需要对上下平行的注采井对之间的油层进行预热,预热效果对SAGD的成功开发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双水平井SAGD循环预热的计算模型,以风城油田SAGD水平井为例,模拟计算了循环预热过程中的相关参数,研究了水平井对之间的空间距离、蒸汽循环的速度以及循环蒸汽的干度对预热效果的影响。分析认为,循环预热蒸汽干度为0.8时,蒸汽循环速度应不低于30 t/d;若以较高的速度60 t/d循环预热时,蒸汽干度不宜低于0.4. 水平井对距离为5 m时,循环预热时间约为93d  相似文献   

5.
《油气地球物理》2013,(4):70-72
综合应用SAGD蒸汽腔发育监测技术发现,风城双水平井SAGD试验井蒸汽腔发育呈现非标准化、非均衡性和上升速度缓慢的特征。在掌握了影响SAGD蒸汽腔发育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针对风城SAGD特殊汽腔发育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系列蒸汽腔发育改善治理技术,包括注采管柱工艺、生产调控、关键操作参数设计。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系列有效改善了蒸汽腔发育程度,油藏动用程度和产油速度得到显著提高,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7.
风城超稠油油藏属陆相辫状河流相沉积,夹层广泛发育,特别是超稠油Ⅲ类油藏,非均质性强,导致SAGD开发过程中存在水平段动用程度低、蒸汽腔扩展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SAGD开发效果。针对该问题,在风城超稠油油藏辫状河储层发育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将夹层发育状况归纳分类为4种典型模式,分析了4种模式下SAGD蒸汽腔的发育形态,并对应提出了直井辅助SAGD、多分支SAGD及储层改造等开发技术,形成了一套针对超稠油Ⅲ类油藏SAGD高效开发技术体系,在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该成果对强非均质性储层超稠油油藏SAGD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风城油田SAGD循环预热采出液使用常规破乳药剂无法实现油水分离,进入稠油处理站后,易造成净化原油含水升高、脱出污水净化困难。通过物性分析、显微照相和Zeta电位测定等手段研究了循环预热采出液的稳定机理,认识了循环预热采出液的胶体分散特性,并研制出复合净水药剂进行破胶,结合工艺优化实现了循环预热采出液的油水分离、浮油脱水和污水净化,形成了"汽液分离+喷淋降温+油水分离+浮油回收"的循环预热采出液处理工艺技术。该技术为SAGD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SAGD循环预热采出液具有温度高、携砂量大、油水乳化严重、乳化类型复杂,循环液中含有大量的带负电的微小泥质颗粒,使得SAGD采出液产生静电排斥稳定结构的双重稳定的特性,常规处理工艺和药剂体系很难将原油和污水处理达标。采用复合净水剂除油+微混凝处理工艺对循环预热采出液进行处理,同时使用热化学沉降处理老化油,在沉降72 h后,出水含油、悬浮物均稳定在200 mg/L以内。现场试验总体效果较好,在不需要调整现有工艺的条件下,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循环液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0.
风城油田低物性段普遍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鱼骨型分支井SAGD通过分支深入储集层可改善常规SAGD蒸汽腔扩展受限的问题。为了达到最佳开采效果,有必要对鱼骨型分支井SAGD的分支形态进行优化,并掌握影响采出程度变化的规律。为此,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及正交实验设计的手段,确定分支参数对提高采出程度具有敏感性,并优化分支参数,分析不同储层物性下分支参数对采出程度的影响规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风城油田,该研究区块的最佳井型部署方案为:分支长度为120 m、分支数量为4条、分支角度为75°、分支异侧为非对称分布、分支间距为100 m。通过研究可知,各分支参数的影响权重以储层渗透率2.0 D为明显的分界点:当储层渗透率小于2.0 D时,主要影响因素为分支长度、分支数量;储层渗透率为2.0 D时,分支角度、分支间距的作用开始变强。研究成果对风城油田SAGD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型化生产测试仪器,直接在水力泵井吸入口处同时测试流量和压力2个参数,既简化了测试流程,又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信度。经现场试验,效果良好。该仪器经适当改造,在含水率测试、压力恢复测试、注水测试等领域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范凤英 《石油钻采工艺》2001,23(6):65-67,84
固体清防蜡技术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油井清防蜡新工艺。该技术是针对原油生产过程中,油井结蜡影响正常生产而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油井防蜡降凝产品,它摈弃了以往各种清防蜡措施施工繁琐和费用较高的缺点,不仅现场施工简单、费用低,而且在1个周期内不用任何维护。在胜利、中原、辽河等油田结蜡较严重区块的现场使用,都取得了防蜡、降凝、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的良好效果,保证了油井的正常开采。一次性投放后,有效期可达8~12个月,在有效期内,不用采用其它清防蜡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已开发的油区内对产能衰竭的老井实施开窗侧钻小井眼工艺,可使低效、无效采油井(死井)复活,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由于小井眼的井径较常规井径减小,相应地要求完井、采油的井下工具及工艺技术进行改进,以适应小油套管尺寸所带来的特殊需要。介绍了针对?101.6mm小井眼试验井井况研制的相关井下工具及试采工具组合施工作业、试采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已开发的油区内对产能衰竭的老井实施开窗侧钻小井眼工艺,可使低效、无效采油井(死井)复活,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由于小井眼的井径较常规井径减小,相应地要求完井、采油的井下工具及工艺技术进行改进,以适应小油套管尺寸所带来的特殊需要。介绍了针对101.6mm小井眼试验井井况研制的相关井下工具及试采工具组合施工作业、试采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ѹ�ϲɹ��ռ����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庆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气层薄而多,单层产能较低,开采难度大,降低成本是气田经济有效开发的必由之路。文章介绍了长庆气田气井多层分压合采工艺技术,提出了探井、开发评价井及开发井的分压合采工艺。现场应用表明:气井分压合采工艺技术对于开发长庆多层系气藏,提高气田整体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川东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井深、压力高、产气量大、产层多等特点,分析了油层套管环空窜气的原因,并根据防气窜理论和现场实践经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川东地区防止油层套管环空窜气的综合固井技术。其技术关键:一是研究筛选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适合防气窜工艺的水泥外加剂配方;二是注水泥施工中提高顶替效率和压稳气层。  相似文献   

17.
对二甲苯生产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对二甲苯(PX)生产的技术进展状况,介绍了芳烃联合装置中歧化烷基化、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工业应用及研发成果,以及混合芳烃分离技术工业化及研究现状,目前国内仍然以催化剂、吸附剂的研制与开发作为提高PX产量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油层吸汽不均,改善油井吸汽剖面的方法主要有分层配汽与分层注汽。一趟管柱分注合采工艺,是在分层注汽工艺基础上,将注汽管柱和开采管柱合二为一,它不但能够达到分注工艺对吸汽剖面的改善作用,而且能够简化施工过程,并能达到无需压井注汽后直接开采的效果,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提高蒸汽的热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茂名石化180万吨/年蜡油加氢处理装置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劣质蜡油加氢处理RVHT技术及配套催化剂。该装置以劣质蜡油为原料,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生产硫含量小于0.1%的精制蜡油作为后续催化裂化装置的优质原料。实践证明,采用蜡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技术可生产满足粤Ⅳ标准的清洁汽油调和组分,为炼油厂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巴洛沙星的生产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对现有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探索出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巴洛沙星的新工艺。用螯合法把化合物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DFQ-Et)螯合制得硼螯合物(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羧硼二乙酯)[DFQ-B(OAc)_2],再与3-甲氨基哌啶缩合,水解得到巴洛沙星,总收率75.2%。并对巴洛沙星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产率高,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