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永杰 《城市建筑》2006,(11):83-86
200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以“城市:建筑和社会”为主题,对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探讨建筑对城市的作用,并将这一问题引申到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变当代生活方式等层面。展会中有关中国城市的内容频繁出现,为研究中国当代建筑和城市问题提供了参考视点。  相似文献   

2.
秦蕾  杨帆 《城市建筑》2013,(21):29-30
本文介绍了"上海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中有关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专题研究展"中国当代建筑展览文献展"的概况,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状况、特点、主要问题,以及展览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双年展:一种建筑批评的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易 《时代建筑》2003,(1):46-51
2002上海双年展以“都市营造”为主题第一次使艺术家与建筑师会聚堂。作品的呈现是对中国当代建筑与城市的多维审思,也是一种建筑批评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建筑     
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于2004年9月20日~10月6日在北京举行."国际居住建筑艺术展·国际建筑艺术论坛"由北京苹果社区主办.与会嘉宾畅所欲言,阐述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建筑师》2014,(3):124-124
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主办的第14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将在2014年6月7日开幕,持续到2014年11月23日结束。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经文化部评审委员严肃认真的评选,最终确定了策展人姜珺的方案。他携手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几组建筑、设计和研究团队,共同构建主题为"山外山"的中国馆,以契合今年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当代建筑巨擘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提出的"Fundamental"(基本法则)这一主题。有别于以往参展建筑师各自为政的作品展示,此次中国馆建立了多位一体的合作构架:三家建筑事务所将采用三种材料和构造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二十年来的超常规发展让世界瞩目。近年来西方对于中国格外关注,以中国当代建筑为主题的展览在威尼斯双年展、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荷兰建筑协会(NAI)等最重要的展览机构登台亮相,也使中国诞生了一批活跃于国际建筑舞台的"明星"建筑师。但是西方媒体和学术界对于中国建筑的关注,似乎仍然集中在为数不多的一些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上,对于中国大批量建造的建筑产品,更多听到的则是一种负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9月份(2006年9月)是一个展览的盛季,新加坡双年展、韩国光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等包括建筑的艺术展相继举行;9月8日,第三届“威海国际人居节”举行,举办了“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9月9日,第10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开展;9月20日-22日,第十二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行,包括了一个规模盛大的建筑展;9月26日-10月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北京双年展)举行,一个个性质不同、运作各异的建筑展,其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配合2008年奥运会,文化部和建设部将要携手打造自己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围绕2011年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物我之境:田园/城市/建筑"的主题,在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现实语境下,对"物/我"、"田园/城市"、"人/环境"等概念进行诠释和演绎。  相似文献   

10.
在2004年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中,一组<真实的建筑>的作品展,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浓厚兴趣.这是法国首次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一部分,代表法国正式参加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借以展示法国现代建筑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文章是研究上海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的作品"当代中国建筑建筑期刊杂志报道专题研究"的说明和自我解读。文章通过对作品中系列图解的解释和分析,提供一种基于关键词频率统计的对2000年以来专业媒体中建筑言论和建筑现象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工业建筑》2006,36(6):34-34
2006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建筑设计巡礼活动现已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是建设部和文化部共同主办的2006年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的系列活动之一。该项活动包括2006双年展HD中国建筑展、2006双年展主题论坛、2006双年展HD建筑设计榜评选活动、2006双年展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报告、颁奖晚会、作品出版等系列活动。此项活动将突出“交流、互动、共同进步”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陆邵明  王利民 《华中建筑》2006,24(9):113-116
该文通过对2004年威尼斯双年展部分建筑作品的解读,剖析了当代先锋建筑的一种倾向——景观化都市建筑,即打破了传统建筑学、城市规划与哥观设计学三者之间严格的界线.将曾被视为景观设计领域的方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去,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且进一步阐述了这类建筑的特征及其相应的学科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4.
戴春 《时代建筑》2011,(5):12-17
文章通过对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的内容策划与展览筹备过程的介绍,呈现了一个复杂多元的建筑展的策展过程,策展团队期望展览能够建构一个推动城市发展的本土的、当代的、开放的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15.
建筑设计巡礼活动是建设部和文化部共同主办的“2006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的系列活动之一。该项活动包括:2006双年展HD中国建筑展,主题论坛,2006双年展HD建筑设计榜评选活动,建筑设计行业国际竞争力行业报告,颁奖晚会,作品出版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6.
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已落下帷幕,笔者参与了本次双年展的部分工作,亲身感受了此发展会的主题思想以及各展馆对大会主题思想的回应.通过重点介绍中国馆的主题及参展作品《序列》,展现步入国际顶级建筑展览空间的“中国设计”的自信.  相似文献   

17.
《北京规划建设》2004,(6):46-47
“从非建筑的角度思考建筑,将使建筑获得崭新的发展可能。”能否打破规约的束缚,在以人为本这个前提下,在建筑与非建筑之间构架上进心一座桥梁,让其或借鉴渗透,或碰撞融合,或独辟蹊径。2004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国际学生作品展的设计者为建筑学及相关专  相似文献   

18.
侯建华 《石材》2008,(11):53-53
在北京2008年第三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上,意大利建筑师以他们精美绝伦的建筑作品赢得了赞誉。而2008年10月27日上午在北京酒仙桥,原国营798厂里举办的“意大利建筑语汇研讨会”,更让中国的建筑师和装饰设计师们耳目一新。本次建筑双年展倡导“城市·建筑·生态”,突出绿色环保,生态循环理念。石材作为原自自然,回归自然的建筑材料,被众多建筑设计师首选。展览中不乏精典的石材作品。石材在意大利设计师的手中,已不再只是建筑材料、装饰材料,而是把石材当作功能材料,循环利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建筑今天出现了"地方化"和"现代化"两种建筑文化倾向,然而由于受到西方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很难从中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建筑发展的途径,从"现代建筑"的地方化和地方建筑的"现代化"两个方面加以阐述,辩正地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2018年第十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以"自由空间"为主题,强调建筑中的慷慨精神和一种人性观.一方面延续了威尼斯双年展对于建筑的社会性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以一种理想化的愿景激发了参与者创造性的回应。文章试图通过展览主题的解读和部分代表性作品来解析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的演绎。此外,中国的参与也为双年展增色,为展览提供了新鲜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