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基于Hoek-Brown和Mohr-Coulomb强度准则,建立了与工程扰动程度D、岩体地质强度指标GSI相关的非线性岩体强度参数(内摩擦角、黏聚力)表达式,分析了参数D,GSI对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影响变化规律。以巷帮煤岩体处于完整与破碎两种极端条件为例,基于提出的非线性M-C准则,建立了与参数D,GSI有关的巷帮滑移面正应力和极限平衡区宽度方程式,并研究参数D,GSI对极限平衡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参数D越小、GSI越大时,内摩擦角与黏聚力越大,说明岩体完整性越好,非线性岩体强度参数值越大;巷帮滑移面正应力随参数D的增大而减小,随参数GSI的增大而增大;极限平衡区宽度随参数D的增大而增大,随参数GSI的增大而减小。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5.
6.
基于Mogi-Coulomb强度准则推导了两向非等压下的圆形巷道塑性区隐式边界方程,分析了岩石内聚力、内摩擦角、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均不改变塑性区的形态仅对塑性区的大小有影响,随着内聚力的增大,塑性区的半径逐渐减小,且随着内聚力的增大,塑性区半径减小的速度增加;内摩擦角与塑性区半径变化趋... 相似文献
7.
8.
在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中,塑性区宽度的确定是采取安全措施的理论依据。以某矿4.2 m厚煤层开采为现场研究条件,通过现场实测及理论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大采高综采煤体变形、破坏问题,准确地计算出煤体破坏塑性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煤巷煤体破裂区厚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煤巷两帮煤体受力特点的分析研究,从理论上导出煤体破裂区厚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相关因素对煤体破裂区厚度的影响,与实测破裂区厚度比较,相对误差为10%左右,结果表明,减小巷道高度,增大煤体与岩层接触面的摩擦角是减小煤体破裂区厚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为分析水平应力不均衡系数对矩形巷道围岩塑性区扩展的影响,采用FLAC3D软件对矩形巷道不同水平应力不均衡系数条件下的塑性区分布进行模拟研究。假设理想化的地质采矿力学环境,建立4组水平应力不均衡系数数值模型,分析水平应力不均衡系数对矩形巷道塑性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应力不均衡系数为1.0、2.0时,塑性区呈圆形,水平应力不均衡系数为2.5时呈矩形,水平应力不均衡系数为1.5时,顶角和底角处几乎没有发生塑性破坏;水平应力不均衡系数为1.0、1.5、2.0和2.5时的破坏范围都是闭合曲线。随水平应力不均衡系数增大,顶板和底板的围岩塑性区扩展速度是先减小再增大,而两帮的围岩塑性区扩展范围是先保持不变,到深部时突然增大。 相似文献
13.
:处于强风化带的回采巷道具有围岩风化裂隙增多、强度减弱、矿压显现强烈等特征,如果仍采用普通围岩的巷道设计宽度进行掘进,容易形成巷道局部冒顶、围岩变形大、支护困难等工程问题.为了有效控制和维护巷道围岩,对影响巷道临界宽度的主要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认为自然地质因素、掘进与回采技术、支护因素是影响巷道临界宽度的主要因素;应用极限平衡理论、弹塑性理论,结合目前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确定强风化带回采巷道的临界宽度;并以东庞矿为工程实例来合理确定强风化带回采巷道的临界宽度.图1,表2,参9.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深井采空侧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导致的支护难题,运用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以常村煤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宽度护巷煤柱下采空侧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以及侧向支承压力的分布、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煤柱宽度达到30 m时,巷道围岩已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综采工作面上下两巷围岩的稳定直接影响着工作面的产量.本文以段王煤矿090509皮带巷为工程背景,对巷道围岩的破坏原因进行分析,依据强帮固顶的原则,提出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对巷道进行支护,并进行工程实践.实践结果表明: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之后,巷道两帮围岩最大变形为97 mm,顶底板围岩最大变形68 mm,巷道围岩的...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