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西烤烟主要化学特性的适宜性评价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江西烤烟品质特征和区域特点,对江西省16个县烤烟烟叶的主要化学特性进行了检测、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江西烤烟烟叶钾、磷、烟碱、钾氯比、还原糖、两糖比等化学特性符合优质烤烟烟叶要求的样本比例分别为100%,89.03%,87.10%,90.32%,67.10%和61.29%,钾含量均在2%以上,烟碱均在3.5%以下,主要化学特性均较适宜和协调.②烟叶总氮、烟碱、还原糖、钾含量、糖碱比等在部位间差异显著,符合部位分布一般规律.③安福、会昌、永丰、泰和、乐安、峡江等6县烟叶可聚为一类,此类烟叶还原糖、糖碱比、两糖比较高,烟碱含量较低;赣县、资溪、兴国3县可聚为一类,此类烟叶总氮、烟碱含量、两糖比较高,糖碱比较低;广昌、石城、信丰、黎川、瑞金、宁都、宜黄等7县可聚为一类,此类烟叶还原糖、两糖比较低,其它化学特性中等.江西烤烟主要化学特性具有明显区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烤烟烟叶香气质量与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对2004年44个国产和2个进口烤烟烟样的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淀粉、总挥发碱和总挥发酸及其燃吸质量进行了检测,并对所获得的数据作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2个进口烤烟烟样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淀粉和总挥发碱的含量均位于或稍偏离适宜指标范围,而44个国产烤烟烟样有50%以上烟样的烟碱含量偏高、钾和总挥发碱含量偏低,所有国产烤烟烟样的总挥发酸含量低于2个进口烤烟烟样;②烤烟烟叶样品的总挥发酸含量与其香气质、香气量极显著正相关,而其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淀粉、总挥发碱含量与其香气质、香气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不同焦油量烤烟化学成分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湖南烟区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样本按高、低焦油释放量进行分组,分析了不同烤烟焦油释放量组别的烟叶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高焦油组烟叶烟碱含量显著高于低焦油组;高焦油组烟叶钾含量显著低于低焦油组;高焦油组烟叶糖碱比值、氮碱比值、钾氯比值的平均值比低焦油组高,但差异不显著;高低焦油组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氯含量及两糖比值的差值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湖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年度间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烟区18 个植烟县的2005-2009 年共计234 个初烤烟叶B2F、C3F、X2F 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烤烟化学成分平均值基本都在优质烟的适宜值范围内,总糖、还原糖、总氮的变异较小,氯、钾氯比、糖碱比的变异较大。(2)湖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变异性在各年度表现不同,各年份各部位等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异不同。总体来看,年度内氯、两糖差的变异较大,总氮、还原糖、总糖的变化较小。(3)湖北烤烟B2F 等级年度间总糖、总氮、钾、氮碱比、糖碱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钾氯比达到显著差异。C3F 等级年度间总糖、总氮、氮碱比、糖碱比、钾氯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氯达到显著差异。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呈下降趋势,钾含量呈上升趋势。X2F 等级年度间总糖、总氮、钾、糖碱比、钾氯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氯、氮碱比达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玉溪市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化学指标差异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玉溪市烤烟烟叶的品质特征,为卷烟工业主要烟叶原料的种植、叶组配方及卷烟生产等提供数据支撑,检测了2009-2012年云南省玉溪市9个烤烟种植区主栽的K326、KRK26、NC297、NC71和红花大金元(红大)5个烤烟品种25430个烟叶样品的主要化学指标,对化学指标和协调性指标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分析了2012年5个品种烟叶的外观和感官质量等。结果表明:①玉溪烤烟烟叶总体上烟碱、总糖、氯和氧化钾质量分数4个指标基本在红塔集团要求的适宜范围内,两糖差、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两个指标与红塔集团对烟叶质量目标要求的符合性较低。②5个品种烟叶化学指标及其协调性指标存在差异,K326表现为高氮低钾;KRK26表现为高糖、氯和钾,低氮,氮碱比、钾氯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小,两糖差较大;NC297表现为低氯、氮碱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小、两糖差较大;NC71表现为高烟碱、高氮、低糖,糖碱比和两糖差较小;红大表现为低烟碱和氯,高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和非烟碱氮与总氮比值较大,两糖差较小。③5个品种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品种间有一定差异;感官评吸综合品质较高,较好地保持了各品种特色,符合红塔集团对烟叶原料的需求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影响重庆烟区烤烟感官品质的主要因子,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外观品质、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与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烟叶总糖含量中等偏高,糖碱比略高;还原糖、烟碱、总氮含量及氮碱比和钾氯比适宜,氯和钾含量偏低。烟叶香气质主要受总糖、两糖差、氮碱比、颜色和身份因子的影响,与其呈正相关;烟气浓度和劲头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烟碱、总氮、叶面密度、油分、身份,与其呈正相关,钾、糖碱比、钾氯比对烟气浓度和劲头也有较大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杂气主要受总糖、氮碱比和两糖差因子的影响,与其呈正相关;甜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氮碱比、两糖差,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四川会东初烤烟叶外观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四川会东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外观质量的关系,采集四川会东初烤烟叶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外观质量鉴定。结果表明,四川会东烟叶的颜色、身份、叶宽、单叶重4项外观质量指标在影响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方面起主要作用。四川会东烟叶的身份、油分与烟碱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颜色与烟叶总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宽与烟叶总氮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身份、色度与烟叶氧化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颜色与烟叶氯离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身份与糖碱比呈显著负相关。烟叶长度却与主要化学成分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四川会东烟叶随颜色加深,烟叶烟碱、总氮、氯离子含量显著升高,钾氯比显著下降;随烟叶身份增加,烟叶烟碱含量显著增加,氧化钾含量显著降低;随烟叶油分增加,烟叶烟碱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烤烟复烤片烟在济南自然陈化期间化学成分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8个产区14个烤烟复烤烟叶样品自然陈化7~51个月期间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增加,总糖、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含量逐步降低;南方产区糖降低幅度高于北方产区,上部烟叶糖含量下降幅度高于中部烟叶;总氮对陈化期间感官质量变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土壤养分与烤烟化学成分含量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烟叶基地烤烟叶片化学成分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烟叶基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处于富足状态,但各烟区的土壤养分肥力不均匀,烟叶钾含量偏低,蛋白质含量偏高;②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烟叶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分剐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H值与烟叶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③在一定范围内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与烟叶烟碱、总氮、蛋白质、钾含量的增加一致,土壤中速效钾、pH值的增加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增加一致.土壤水溶性氯和烟叶中氯含量的增加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重庆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影响重庆烟叶感官品质的主要化学因子,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烤烟的糖分含量偏高,烟碱、总氮、淀粉含量适中,钾、氯含量偏低;两糖差、糖碱比偏大,两糖比和钾氯比适中,氮碱比偏小。典型相关分析显示,劲头与总氮、烟碱呈正相关,与糖碱比呈负相关;刺激性与钾含量和糖碱比呈正相关,与总氮、烟碱含量呈负相关;甜度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与糖碱比呈正相关;透发性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因此认为,糖分、总氮、烟碱、钾和淀粉是影响重庆烤烟感官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醇化过程中烤烟片烟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研究了福建和云南烤烟片烟在醇化过程中还原糖、淀粉、总氮、烟碱、挥发碱、挥发酸含量及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 ,片烟的还原糖、烟碱、挥发碱含量及pH值均随着醇化的进行呈持续降低趋势 ;挥发酸含量则逐渐增加 ;总氮含量无明显变化 ;淀粉含量在醇化过程中的变化与供试片烟的产地、等级(配方 )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中部和上部不同成熟度河南烤烟烟叶中的多种重要中性香味成分和常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结合毛细管GC及GC/MS对香味成分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了异佛尔酮、氧化异佛尔酮、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等22种重要香味成分。根据行业标准测定了不同成熟度烟叶中总糖、总氮、总植物碱等常规成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香味物质的含量及所测物质中醛类、酮类、醇类的总量都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上部烟叶随着其成熟度的增加,总植物碱的含量随之增加,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及糖碱比随之减小,总氮、蛋白质的含量则以尚熟时最高;对中部烟叶而言,还原糖、总糖、总挥发碱、蛋白质、总氮的含量以尚熟烟叶最高,总植物碱以成熟烟叶最高,糖碱比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施氮水平和移栽期对烤烟还原糖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南雄烟区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施氮水平和移栽期对烤烟还原糖及烟碱含量的影响,建立了施氮水平和移栽期对烤烟还原糖及烟碱含量影响的模型,并进行了单因素效应分析和双因素互作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烟叶还原糖含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烟碱含量表现为上升的趋势;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烟叶还原糖含量表现为上升的趋势,烟碱含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南雄烟区,适当降低施氮水平和推迟移栽期可以提高烤烟还原糖含量和降低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研究低烟碱品种结合低烟碱栽培模式对烟碱的降低效果及其他烟叶化学成分和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河南省许昌市,以常规品种中烟100、低烟碱品种ITB687和超低烟碱品种NC926为材料,设置当地常规栽培模式(LCCP)和低烟碱栽培模式(LNCP)进行栽培试验。【结果】(1)不同品种在LCCP下农艺性状差异较小,而LNCP模式对其生长后期影响较大,叶片长宽比增加,上部叶面积和单叶重显著下降。(2)在LCCP下3个品种的生物碱含量差异极大,NC926上部叶和中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分别为0.28%、0.21%。LNCP显著降低烟叶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但低烟碱品种在LNCP下烟碱降幅相对较小,其中NC926上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降低38.03%,中部叶无显著差异;高烟碱品种采用LNCP降低幅度相对较大,其中中烟100上部叶和中部叶调制后烟碱含量分别降低44.11%、30.01%。(3)在LCCP下不同品种同一部位烤后烟的还原糖、总糖、总氮含量均表现为中烟100>ITB697>NC926,LNCP下烟叶总氮含量降低,上部叶还原糖、总糖含量增加,但中部叶还原糖、总糖含量降低。(4)...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通过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恰当评价烟叶内在品质 ,采用集对分析的同异反态势排序法对 2 0 0 1年河南 8个烟区 2 8种C3F烟叶的 6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这 6项化学成分指标值的优劣排序为 :烟碱 >氯 >还原糖 >氧化钾 >淀粉和总氮。结论是这些C3F烟叶的烟碱、氯和还原糖含量与优质烟标准较接近 ,氧化钾、淀粉和总氮含量相差较大 ,需要采取有关的生产和加工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提高白肋烟质量及其可用性的理论依据,采用标准方法测定了从打顶至调制结束2000年湖北鹤峰试验基地生产的白肋烟的总糖、总氮、氯、总挥发碱和总植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①白肋烟中的总糖从打顶到调制前期急剧下降,此后变化不大;②除打顶到采收上部烟叶的总氮含量降低较快外,上、中、下部烟叶的总氮含量均变化不大;③上、中、下部烟叶的氯含量均较低,但总体上明显增加;④从打顶、采收至调制的前2周,上、中部烟叶的总挥发碱含量显著增加,此后增幅平缓.下部烟叶的总挥发碱含量变化不大,且除打顶后的10d外,明显低于上、中部烟叶;⑤上、中、下部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即打顶到采收阶段急剧上升,调制期间缓慢降低.  相似文献   

17.
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烟碱含量与中微量元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描述统计、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统一栽培模式下7个主产烟省12个县的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烟碱含量与中微量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的中微量元素与烟碱含量都属中等变异强度,中微量元素中Mn在不同地区间的变异程度最大,P的变异程度最小。各部位烟叶中,下部叶烟碱含量的变异程度相对较大。②下部叶烟碱含量主要受Cu,Zn,Ca,Si和B含量的影响,直接效应顺序为:Si>Cu>Ca>Zn>B;中部叶烟碱含量主要受Cu,Fe,P,Mo和B含量的影响,直接效应顺序为:P>Fe>Cu>Mo>B;上部叶烟碱含量主要受Cu,Fe,Ca,Si和B含量的影响,直接效应顺序为:Si>Fe>Ca>Cu>B。由于中微量元素间的互作,不同部位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对烟碱含量影响的总效应存在多种变化。通过调控中微量元素含量来实现降低烟叶烟碱的目标时,不同部位叶片调节的措施和目标应各有侧重:上部叶提高Si,Ca和Cu含量是主攻目标;中部叶降低B和Fe含量,提高Mo含量是中心措施;下部叶降低B含量,提高Zn和Cu含量是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大理南涧两年(2008-2009)的红花大金元品种各24个等级48份烟叶样品为材料,测定了不同等级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对不同等级、不同叶组烟叶所测物质成分含量的差异,以及主要化学成分与多酚类物质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升高,多酚和烟碱含量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中部叶最高,下部叶最低;上部和下部叶中,随着叶色加深,多酚、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都降低;同一部位和相同颜色的烟叶,等级越高,多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越高;芳香值中部烟叶最高;主要多酚类物质与糖类物质和K2O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氮化合物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控氮降碱依然是进一步提高大理南涧红大上部烟叶质量可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