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简称闪存,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存储器。近年来,闪存技术发展迅速,在数码相机、DV、MP3播放器及U盘中都能发现它的身影。这些基于闪存芯片的存储设备与早期的软盘、光盘等相比,具有使用简易、价格便宜,不易损坏、携带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简称闪存,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发腱起米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存储器。近年来,闪存技术发展迅速,在数码相机、DV、MP3播放器及U盘中都能发现它的身影。这些基于闪存芯片的存储设备与早期的软盘、光盘等相比,具有使用简易、价格便宜,不易损坏、携带方便等优点。随着闪存芯片设备的普及,闪存设备的数据五失、安全防护逐渐成为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下面就提供一些简单实用的数据恢复与安全防护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闪存价格的进一步下调,购买闪存以取代软盘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不可否认,闪存目前已经担当起移动存储时代的领衔主角。前不久笔者也弄了一个闪存。但是功能太少,仅仅能够用来携带一些文件和资料。当笔者“眼馋”地看着其他闪存厂商推出的启动型、加密型等各具特色的闪存时,心中难免有些黯然。如何让自己的闪存也具有特色型闪  相似文献   

4.
虽然闪存等移动存储设备异军突起,但小小的软盘仍是我等用于交换文件共享资源的主要载体,但软盘1.38M的存储量.在许多时候又确实是让你我感到捉襟见肘。于是我们想出许多诸如压缩、分割文件的办法,让小小的软盘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小小的软盘.笔者想出了另外一个好办法,即减  相似文献   

5.
使用过DOS的朋友都使用过HD-COPY,它是德国人Oliver Fromme编写的一个磁盘对拷程序。功能非常强大,可以用作格式化软盘、软盘扩容,修复坏软盘、保存软盘信息、读取坏软盘、清洗软驱磁头等用处。从1992年问世至今一直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过今天我介绍的是一款国产的磁盘综合工具——FDC,它在功能上全面超过了HD-COPY,并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6.
说起数据移动储存的方式,不外乎几种设备途径:软盘、闪存、光储存介质、移动硬盘和DV磁带等,虽然采用的原理、用途场合各不相同,但从作为移动数据储存的角度来说,它们是具有横向可比性的。从存储的便携性来说,由高到低依次为闪存>软盘>光盘>磁带>移动硬盘。从数据的储存容量性价比(即价格/容量所得存储每兆字节的价格)来看,由便宜到贵依次为磁带>移动硬盘>光盘>闪存>软盘。再从存储数据的速度来看,由快到慢依次为移动硬盘>光盘>闪存(USB 1.1)>磁带>软盘。  相似文献   

7.
闪存又称USB闪盘或U盘。这个在1998年出现的小型移动存储设备。凭借容量大、便于携带、价格便宜,具有防震、存储数据不易丢失、简单、实用的特点,已经成功替代了软盘、软驱,成为个人移动存储的首选设备,特别是在办公应用中。U盘无处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U盘在Windows Me以上操作系统中无须安装驱动程序便可正常使用,是具有较高易用性、深受用户欢迎的电子产品。  相似文献   

8.
(一)闪存概述问存是闪速存储器的简称。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件,按记录媒体特性不同可以区分为三类:硬盘和软盘、光盘以及闪存;硬盘和软盘都属于磁存储;光盘属激光存储;闪存属电存储,因存储速度快而命名。闪存实际上是一种体积小、功耗低、速度快的可移动半导体存储器,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即在供电电源关断后,仍能保存内部的信息。闪存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即插即用,最大储存容量是2GB,个别厂家现在的工艺可以达到8GB。擦写次数已达100万次以上,数据保存时间至少10年。闪存在容量、寿命、读写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IT资深人士套用当今非常流行的一则手机短信来评价用户对于移动存储的导向与现实选择之间的茫然:俺们还用着软盘呢,你们就说上CDR了;俺们刚安了CDR,你们又卖上闪存了:俺们的闪存才配的闪存,你们又要虚拟了。这话有些牢骚的意味,不过对于刚刚打破十多年软驱一统天下沉寂局面的移动存储市场而言,新技术、新概念的确有些眼花缭乱,而事实上软盘也在电脑应用中越来越小,在它的替代选择中,性能价格比最高的闪存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宠儿。  相似文献   

10.
曾听说传呼机、手机落水后很难修复的警告。但现在习惯了随身携带闪盘、MP3等。当闪盘遇到水,那是什么后果呢?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就以亲身经历,和大家谈谈这方面的经验。前段时间,一位朋友的闪盘不幸掉进了水盆中,她马上捞出来甩掉其中的水滴,再用电吹风吹了十几分钟,着急地赶快把闪存接到电脑上,系统提示发现新的硬件,但标明是未知的URB设备,在资源管理器中无法找到闪存驱动器,后来一直无法使用。由于是人为原因损坏,经销商不予更换,并表示这类精密设备无法修理。我朋友的闪存就这样无奈地“下岗”了。我自己也有一只64M的闪盘,但朋友的…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与网络》2009,35(2):47-47
记得在2001年第一次看到闪存时,感觉非常新奇,不过因为价格不菲,而且容量也非常小.电影等大文件又装不下,只能装一些Word文档或者几首MP3。那时的闪存算是软盘的升级版,我也跟它“擦肩而过”。事实上,闪存虽然在2001年左右就被大众接受,但普及面并不广,当时的病毒也没有瞧上“她”。  相似文献   

12.
有位朋友一天突然找我要杀病毒软件,还一再强调要带软盘的那种。我问他为什么,答日,软盘杀毒放心。倍感无奈之下,只好找来一套带软盘的杀毒软件给他。  相似文献   

13.
经常玩电脑的朋友,肯定常常复制软盘,那么如何才能使复制的软盘与源盘文件完全一样,甚至连引导信息、文件分配表(FAT)都完全一样呢?或者将源盘作成IMG映像保存到硬盘上,在需要时再做成软盘呢?而光盘和硬盘的启动分区,是否也可以做类似的克隆呢?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不过这需要三款工具的帮忙,它们分别是HD-Copy、WinIso、Ghost,下载地址是http://hjz007.533.net。软盘的克隆使用过DOS的朋友大多都使用过HD-COPY,它是德国人OliverFromme编写的一个磁盘对拷程序。功能非常强大,可以用作格式化软盘、软盘扩容、修复坏软盘、清洗软驱磁头…  相似文献   

14.
启动型优盘     
张越 《个人电脑》2001,7(12):52-52
对那些选择了撺机而又对PC不是十分精通的用户,相信都会有一两个朋友为您的机器进行售后服务。当安装新系统或者硬盘被病毒作掉的时候,我们在安装系统时都会需要用到驱动盘。以往制作起动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使用1.44MB的软盘,通用、廉价是软盘存活至今的最佳理由,但是相信有些朋友可能过软盘损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1.44MB软盘是否对可容纳的文件数量有限制?我发现虽然软盘上还有空闲空间,但是我只能拷贝148个字处理文件。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只能拷贝112个文件。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限制?  相似文献   

16.
留声机     
闪存盘以其小巧、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大多数朋友的移动存储首选产品。从最初的8MB,到今天主流的128MB,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更高的容量。也许有朋友会说,不管闪存容量如何提升,它永远比不上我的移动硬盘。难道容量真的是闪存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儿?  相似文献   

17.
随着闪存盘的普及,我已经很少用到软盘了,除了有时候做张启动盘外几乎不碰软驱。偏偏这天朋友要我用软盘给他那台没有USB接口的“古董”传文件,没办法,只好利用一下软盘了。正当我向软盘拷贝文件时,系统忽然弹出错误提示:“Windows无法复制文件,可能软盘写保护……”从软驱中拿出那软盘,没有写保护啊,重新插入试着拷贝文件,故障依旧。换张软盘再试,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随后又试了其他软盘,并试着格式化它们,但无法格式化,虽说现在软盘不可靠,但也不至于每张都有问题啊!由于软驱能够正常读软盘。损坏的可能性也不大,会不会是哪里的设置出了问题,导致向软盘写入文件时出错。我最先想到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上最轻巧、用途最广泛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NVRAM),闪存早已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还是电脑、闪存盘以及大型服务器,都需要这些小小的芯片。在飞速普及的闪存面前,软盘、MO盘等介质已经被彻底淘汰,甚至传统的硬盘(磁存储)和光盘(光存储)的领地也被闪存逐渐占领。很多乐观的分析人士认为,不久的将来,以闪存为代表的固态存储技术将会把硬盘和光盘请进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妙手修软盘     
软盘发展到今天,由于网络的逐渐普及和闪存等设备的出现已经渐渐的将要退出舞台,但在某些方面,软盘还是很有用的,如启动系统、小文件夹的存储、移动,但是,软盘作为一种外存储设备,很容易出故障。在实际工作中也时常发生软盘不能读写,甚至连格式化操作也无法进行的情况,这一般都是由于软盘的零磁道损坏所致。软盘损坏后,存储在盘上的文件或数据就可能丢失,如果此前盘上重要的文件或数据没有备份的话,就会给工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对于损坏的软盘,可以根据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20.
在使用软盘的过程中,我也曾遇到过21期中《用HD-COPY再生软盘》所说的问题,但我发现用HD-COPY恢复软盘有更快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