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沙棘黄酮是沙棘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主要的存在形式是由槲皮素等苷元构成的糖苷型化合物。由于相对于糖苷型黄酮来说,苷元型黄酮更利于吸收且功能性更强,因此很多实验报告对糖苷型黄酮类化合物转化为苷元型化合物进行了报道。基于目前的研究情况,本文对沙棘黄酮的结构、存在形式、功能特性及其生物转化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涂绍勇  李凤娇  杨爱华 《食品科学》2010,31(19):221-224
探讨微生物转化沙棘黄酮苷生成黄酮苷元的工艺条件。选取1 株黑曲霉菌株进行试验,考察发酵产物中主要黄酮苷元异鼠李素、槲皮素的含量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最佳氮源和转化条件,微生物转化后用HPLC 法测定。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氮源可得到最高的黄酮苷元含量;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装液量体积分数40%、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96h,在此条件下,转化得到的异鼠李素为78mg/g,槲皮素为22mg/g。  相似文献   

3.
沙棘资源开发与沙棘黄酮提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国内以往沙棘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沙棘黄酮,并对沙棘黄酮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沙棘叶为研究对象,在茯茶的“发花”工艺基础上,采用人工植入的方式将Eurotium amstelodami BSX001孢子悬浮液接种9月份采摘的沙棘鲜叶,制备新型的沙棘叶发酵茶,通过感官审评得知“发花”能够赋予沙棘叶新的风味。沙棘叶经发酵后总黄酮由发酵前的(19.37±0.67)mg RT/g提高到(36.62±1.01)mg RT/g,总酚由(44.61±0.82)mg GAE/g提高到(58.54±1.32)mg GAE/g,每 100 g沙棘叶茶中含异鼠李素(58.37±0.87)mg、槲皮素(64.14±0.91)mg、山奈酚(45.24±1.62)mg,这些黄酮苷元在未发酵沙棘叶中含量极低。另外试验表明沙棘“发花”后抗氧化、降脂活性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苷形式存在,本文采用酶法水解黄酮苷中的糖基使其转化为苷元,提高抗氧化活性。银杏黄酮苷经过复合酶预处理后,黄酮苷含量仅为0.23%,再用转化酶水解可获得高含量的苷元,产品银杏苷元黄酮含量达59.65%,其中槲皮素占总黄酮苷元的24.87%,山奈酚占30.18%,异鼠李素占4.60%。   相似文献   

6.
沙棘资源开发与沙棘黄酮提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了我国沙棘的营养特点、药用价值及利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沙棘黄酮,并对沙棘黄酮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沙棘资源开发与沙棘黄酮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沙棘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沙棘黄酮,并对沙棘黄酮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沙棘叶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正交试验优化沙棘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醇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50%,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h,1.5h;水提法的最佳工艺:提取温度为回流,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h,1.5h,用水量100mL,80 mL.乙醇提取法沙棘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258 2%,水提法为0.927 8%.  相似文献   

9.
沙棘和银杏黄酮对沙棘油的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相同添加量(0.02% )的槲皮素、沙棘黄酮、银杏黄酮、BHT对沙棘油进行了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沙棘黄酮、银杏黄酮都可作沙棘油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0.
孙文凯  高翠平  袁怀波  何明 《食品科技》2012,(5):190-193,198
研究沙棘黄酮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实验测定了沙棘黄酮分别在温度、pH、时间、底物浓度、酶液加入量等因素条件下对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沙棘黄酮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底物浓度的增加,酶量的增加而增强,而且在35℃及pH7.1时沙棘黄酮对酪氨酸酶活力的抑制作用最强可达到47.45%。说明沙棘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沙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物质.是沙棘及其制品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介绍了沙棘中所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生理功能以及提取纯化工艺,对国内外研究沙棘中黄酮类化合物所采取的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分析了我国沙棘黄嗣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沙棘果汁树脂降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阴离子交换树脂降低沙棘果汁含酸量的效果。结果显示,D941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能降低沙棘果汁酸度,升高果汁色值及透光率,对Vc的吸附能力较弱,其可滴定酸表观交换吸附量为2.70g/100mL,吸附平衡时间为3h,适宜工作流量为4BV/h,再生剂NaOH适宜浓度为0.2%,再生周期为4次。D941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沙棘果汁的降酸。  相似文献   

13.
研究沙棘SOD纯化和化学修饰的效果。用沙棘原果为材料,经透析膜进行纯化SOD,选用月桂酸对沙棘SOD进行化学修饰,最后分别对天然SOD和修饰后SOD做热稳定性、抗酶解性、抗酸碱性和金属离子影响的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修饰后SOD的热稳定性与pH稳定性均明显提高。与天然SOD相比,修饰后的蛋白酶酶切耐受性明显增强,同时金属离子对修饰后的SOD影响也较天然SOD不同。  相似文献   

14.
沙棘果汁乳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沙棘果汁的乳化剂、稳定剂及其配比的选择和乳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0.15%的稳定剂和0.15%的复合乳化剂,可使沙棘果汁乳化1%的沙棘油,得到一种具有营养保健价值和贮藏稳定性的沙棘果汁产品。  相似文献   

15.
牛广财  朱丹  魏文毅  王欣  王鹤霖  杨建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3):226-228,233
以沙棘汁为主要原料,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制成沙棘原醋,再调配成沙棘果醋饮料。以沙棘原醋用量、沙棘果汁用量、蜂蜜用量、蔗糖糖浆用量为实验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沙棘果醋饮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经正交实验得出每100mL沙棘果醋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沙棘原醋8mL,沙棘果汁15mL,蜂蜜3g,蔗糖糖浆10g。经过调配、过滤、灌装后,在100℃下杀菌5rain。生产的沙棘果醋饮料色泽亮丽,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沙棘果香、醋香和蜂蜜香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择合适的沙刺果汁稳定剂,以保持沙棘果汁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沙棘果汁稳定剂的选用进行了探讨。结果:沙棘果汁饮料的最佳乳化稳定剂为黄原胶,添加量为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单甘酯的稳定效果均不理想。结论:工艺简单可行,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沙棘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鹏  刘畅  王珏  王昌涛 《食品科技》2011,(2):203-206,211
采用传统水提法提取沙棘水溶性膳食纤维,讨论固液比、浸提液pH、浸提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液相和气相色谱等分析手段初步研究了沙棘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水提法提取最佳条件为水料比35、pH为7、浸提温度80℃、提取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沙棘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4.53%,平均分子量为2.065×105,单糖组成为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在沙棘SDF分子链中存在分支结构。  相似文献   

19.
研究建立了微胶囊沙棘油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测定了微胶囊沙棘油粉末产品的过氧化值为12.9meq/kg,比原料沙棘油的过氧化值上升了0.6meq/kg;同时考察了200d内产品过氧化值的变化。在200d内,沙棘油微胶囊粉末产品的过氧化值仅上升了2.9meq/kg,而同等保藏条件下,原料沙棘油过氧化值最高值已经超过55meq/kg,已完全氧化、酸化,说明了壁材成膜性良好,可以延长沙棘油产品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以沙棘和黑枸杞为主要原料,白砂糖和柠檬酸为辅料,经打浆、调配、均质等工艺研制的一种复合饮品.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饮品的最佳配方:沙棘原汁添加量为24%,黑枸杞原汁添加量为45%,白砂糖添加量为12%,柠檬酸添加量为0.2%.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得的复合饮质地均匀、口感细腻,对DPPH的清除率可高达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