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等几条基本原理。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生态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产品;生态设计更是一种伦理;生态设计应该是经济的,也必须是美的。  相似文献   

2.
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生态化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产品;生态化设计更是一种伦理;生态设计应该是经济的,也必须是美的。  相似文献   

3.
浅议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宁永锁 《山西建筑》2006,32(10):42-43
利用生态设计原理,对城市的景观设计谈了一些见解和看法,说明了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生态设计是一个过程,不是产品;生态设计更是一种伦理。  相似文献   

4.
周仿颐 《山西建筑》2009,35(33):10-11
阐述了生态设计的概念,并从可再生资源、建筑中生物学的应用、科技的生态化及有记忆的建筑这四个方面说明了对建筑中的生态设计这一问题的理解,并提出了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建筑师应该着眼于全局,把建筑真正融入到自然之中,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相似文献   

5.
典雅之美     
设计理念:设计本身不是目标,仅仅是一个过程,设计是在不断探索新的生活方式。而设计成果,每每就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反射,或者说是生活方式的沉淀形式,所以,设计就是一种对于特定生活方式的多种表达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6.
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手法初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黑  倪琪 《华中建筑》2005,23(4):127-130
分析了贯穿于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恢复与促进、生态补偿与适应等两大生态设计理念,探讨了运用两种理念设计时常用的五种手法:保留与再利用、生态优先、变废为宝、借助科技、利用自然。认为生态设计应遵循4R原则、自然优先原则、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生态的景观设计是使人居环境走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设计是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今天通过中国园林的发展脉络浅析园林设计与生态设计在中国发展的必然。人与自然在制约中前进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的演变一直是一个自然过程。在人类产生并从自然中相对独立出来以后,人类活动开始频繁干预自然,自然过程之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不但是自然的一  相似文献   

8.
仿生设计是一种理想的生态设计,是自然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核心是主张尊重和学习自然.江苏扬中仿生设计以扬中的自然机理和特殊形态为基础,仿造河豚的形态和功能机理进行分区,凸显各自然节点的景观风格与生态功能,形成具有自然特色,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浅谈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楚华 《广东建材》2008,(5):180-181
现代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但工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大量聚集,污染、噪声、拥挤和城市的恶性膨胀,人居环境遭到破坏并直接威胁到人类身心健康,使得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来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景观生态化设计与生态设计语言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设计自成为风景园林设计重要的发展方向以来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如何开展生态设计”成为长期以来困扰生态设计发展的核心瓶颈,使生态设计多处于“说得多做得少”的困境中.生态设计语言的缺失是形成这一困境的关键原因,同时它也是突破这一困境的关键途径.景观生态化设计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语言来指导生态化设计,并构成生态设计的基本范式和框架.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单元、基本组合与空间格局以及生态过程作为生态设计语言基本构成,以生态流与生态过程为内在连接规律,将生态设计的空间图示、自然景观图式、文化景观图式、网络化图式等连接为一个具有整体性、完整性、连续性、动态性特征的整体性景观.  相似文献   

11.
刘鸿琳  王跃 《规划师》2011,27(11):92-9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城市公共绿地,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用生态理念指导的城市公园逐渐成为公园建设和发展的主导方向.宜昌市六泉湖公园规划运用生态设计理念,从公园选址、公园分区模式、交通组织、竖向处理、绿化植被配置和生态技术引入六个方面着手,构建了高品...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减少快速城市化引发的过度人工干预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延续城市现状资源本底的生命力,从而体现城市湿地的“生态价值”是大势所趋。结合重庆市梁平双桂城区湿地城市设计项目实践,提出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构建城市湿地连绵体的理念。辅以小微湿地自然保育、景观更新的系统化湿地修复策略,与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相结合,提出了湿地修复与城市空间设计协同的路径,包括城市用地空间与湿地生态基底耦合、城市慢行系统与湿地生态网络耦合、公共空间节点与湿地生态斑块耦合;并进行了湿地城市实施效益的初步评估。以期通过促进城市与湿地的协同共生,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景观设计反映了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它不仅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寻求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平衡。本文从满足业主需求、提高美学品位、加强执行力等方面提出现代景观设计“多”、“好”、“快”、“省”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4.
Ecological resilience and resilient citi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urban realm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across continents, and across contrasting types of land cover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facing new environmental threats and experiencing new demographic and social pressures. The urban component of the global ecosystem can be made more sustainable by incorporating the ec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resilience into the discourse. Sustainability is seen as a social, normative goal, which can be promoted using the mechanisms of ecological resilience. Ecological resilience differs from engineering resilience. Ecological resilience emphasizes the capacity of a site to adjust to external shocks and changes in controlling interactions, while engineering resilience emphasizes its ability to return to a state that existed before perturbation. Ecological resilience is particularly appropriate to urban systems, given the extent and open-ended nature of the changes and challenges they face. Adaptive processes are explored as contributions to the achievement of a successful adaptive cycle in urban socio-ecological systems. Key tools for incorporating the ecological thinking about resilience into the social discourse include landscape or patch ecology, the novel idea of the metacity, an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and design models, and the use of designs as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水生态景观的建设性破坏现象与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协调水生态景观复杂系统中并存的水利安全、生态安全和景观需求引发了业界的广泛思考。从水环境特点及其评价因子入手,提出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起水景观物理形态与其内在生态特征的动态关系,并通过设计—分析—评价—再设计的循环设计路径,实现多方案比选,提高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进一步促进其多目标融合。结合2个实践案例,对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流程和工具予以阐释,为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梁晓宇 《城市建筑》2014,(33):24-24
城市的道路是城市整体空间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的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地设计和规划。现代城市道路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以生态和自然为原则,借助科技手段和铺设绿色植物,构筑了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引领的新型工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后工业景观公园”作为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主要载体,因其标志性和典型性成为风景园林界实践的重要对象,研究其生态设计思潮的演变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后工业景观公园近60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公园建设背景、指导理论、生态设计手法,将生态设计思潮划分为1960—1985年探索期的环境修复模式、1986—2005年融合期的郊野景观模式、2006—2019年发展期的自然景观模式以及2020年以来兴盛期的生物友好模式4个阶段。生态设计思潮经历了从消除场地污染的环境修复到兼顾科学修复与艺术表达,从利用自生长植被群落、保护生物栖息地到设计适应生物多样性的友好环境,从被动到主动、从以人为中心的安全防控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审美转变。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设计的出发点是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地形,依山就势,将建筑融于自然之中,使其不但不破坏大自然的风韵,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增添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位于自然、城市和基础设施彼此相互混杂景观中的城市湿地的生态设计方法(?)相对于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湿地(?)洲仔湿地的恢复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的典范。洲仔湿地邻近高雄高速铁路站,周围环绕不断发展中的高密度住宅群。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却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贯穿全区的生态流。为解决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问题(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野生生物生境和城市公园之间的冲突;自然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三个城市生态愿景,重新定义了“人地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在高密度城市居住环境中,设计可以作为生态介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