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英语教育在中国的普及,其负载的英语文化弱化了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角色,使得跨文化对话严重失衡。从教师、教材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来探索并诠释民族文化角色,对民族地区外语教育如何真正实现跨文化对话、构建和谐文化生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的重要特征.随着人类跨入多元共生、相互对话和相互交融的文化多元主义时代,比较文学特有的充满生命力的开放性愈益突出,并为寻求异质文化的沟通和融合提供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本质不在于同一性而在于其差异性,但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即差异是同一的具体形态而同一是差异的理想形态。这就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新辩证论。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必须首先承认差异与同一的辨证关系,然后才能通过这种关系进行文化对话。而对话不是万能的,必要的文化逾越是不可避免的。正象差异与同一是一体的,文化对话与文化逾越也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相似文献   

4.
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教学内容的设置时应加重"中西文学跨文化比较"的教学内容的比例,尽量遵循适度原则,典型性原则以及可操作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大师生共同关注的中西神话、中西诗歌、中西戏剧、中西小说以及文学理论等比较文学研究实践内容的比例。从一个中西比较的视野来审视本科阶段所学的学科知识,树立一种中西文学跨文化比较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文学、教育三个层面论述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时性,并认为其内涵是: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新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不仅包括吸收异文化,而且还包括传播母语文化,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英语是全球发展中的通用语,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表达工具,承担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职能。随着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中国对外交流需求不断加大,具有中国特有文化的"中国英语"应运而生。本文着重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英语及表达方式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集团主义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思想根底。日资企业将集团主义引入到中国,却遭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导致中日员工之间在奉献意识、责任观念以及人事管理等方面出现文化冲突。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开展跨文化培训、建构跨文化管理团队和机制以及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等,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推动企业的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别探寻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定义,认为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关系既不是许多比较文学家以为的"翻译研究是比较文学之下的一个分支",也不是巴斯奈特宣称的"比较文学是翻译研究之下的一个分支"。事实上两者之间具有"交而不同"的关系,它们的不同在于两者有各自关注的对象:文学和翻译;它们的相交点在于二者共同关注文学翻译并且都开始"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关系。对话诠释学将成为未来的"钥匙",它可以使我们避免"文明冲突",开拓协调文化之间和文明之间的道路。其中,为了做到与周围世界和谐发展,目前开展许多对精神源泉的实践,其中就有道教。道教是最早的生态伦理体系。依照道家哲学思想,生态伦理的度超越了人类生活社会政治的度。只有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才能恢复和保证文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强"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介绍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跨文化知识导入的方法和原则,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外教群体是多元文化的集群,管理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为解决这个跨文化集群中由于文化冲突产生的各种矛盾,外教管理人员应具备跨文化管理的意识和策略;通过对外教管理过程中常遇的四种类型文化冲突及典型案例论述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以"文化融合"为管理目标的实施跨文化管理的五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以语言为工具的跨文化交际翻译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两种或多种文化间的空白地带或矛盾方面,这对跨文化交际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影响。处理此类文化问题的时候,对于"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方法的选择要求翻译者充分考虑到译出语与译入语各自以及相互之间所涉及到的文化、语言与翻译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将这一关系作为在归化译法与异化译法之间进行选择的重要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13.
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是比较文学研究中一个具有独特研究价值的课题.从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入手,最能够深入到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层面.只有依据不同社会及文化的特点实现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才有助于各国文化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以"本土化"的POA教学理论为指导,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课堂,以期寻找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途径。通过实验发现该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还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中国文化的输出和传播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双向互动。同时,采用POA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导入中国文化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的双向交流性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能用地道的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但随着"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产生,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能力得到了重视。从英语专业学生在表达能力上出现的缺失着手,指出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应提高学生平时文化学习的意识,加强师生的中国文化学习并鼓励学生多阅读。  相似文献   

16.
海外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教师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使用第三种语言教学情景下海外学院中方教师遇到的挑战很多,对其进行跨文化培训尤为重要。重点探讨对柬埔寨中方教师进行跨文化培训的方法和工具,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跨文化交际实践项目、柬埔寨文化手册、中国文化与柬埔寨文化对比、当代柬埔寨文化习俗和文化心理、基本的柬埔寨语和英语强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概念做进一步梳理,在相关跨文化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认同为视角,来分析和阐述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从而把握文化认同的变迁与形成规律,认清文化认同的现状,探究中国文化认同危机存在的原因及表现,明确中国文化认同构建的使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认识并确立中国文化身份,不断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认同,追求文化发展的先进性,最终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繁荣共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重新认识边缘化的音译尤其是中译外的音译问题,细化音译符号所指的文化意义的媒介传播方式,本文以"中新网"和"中国文化网"英文外宣网站为例,探析了网络的超文本、超链接、跨时空、跨文化等媒介优势与文化词的音译有机融合,对中国文化具有更强的外宣传播效应.在网络跨文化传播中,音译语言符号与图像视频、民族背景、受众语境共现融合,以这些方式外显民族文化意义,实现文化意象形象化,民族文化趣味化,受众认同国际化.在网络媒介视域下文化词的音译作为一种异化翻译策略在文化平等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从本质上可以避免因语言、文化障碍导致的文化误读,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方面人们原有的文化身份会使其加强本民族认同感,抵制他者文化的入侵;另一方面,人们会因为现实需要和他者文化交流,甚至对他者文化妥协,认同、乃至被异化。各个民族怎样在坚持自己的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同时又顺利地与他者文化良性互动成为当今世界重要议题。以奥巴马对话中国青年这一个跨文化交流事件为例,分析中美参与者的互动,剖析全球化下的文化认同和抵制。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翻译强调翻译服务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功能,女性主义兴起以后,译者性别逐渐被引入翻译研究之中。许多研究者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发现,译者性别对跨文化翻译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文章结合跨文化翻译的内涵,以情感色彩、性别意识为视角,从词汇翻译、语态翻译、对话翻译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探讨译者性别对跨文化翻译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