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顾洁  王少军 《冶金能源》2006,25(1):32-34
介绍了高炉煤气的特点,以及采用全烧高炉煤气锅炉的节能措施,并分析了包钢高炉煤气利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马焕芬 《河北冶金》1995,(3):39-50,54
介绍了河北省高炉煤气放散及利用现状,高炉煤气发电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及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出了推广高炉煤气发电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炉煤气的特点,对发电机组的锅炉进行了改造,使之采用高炉煤气与煤联合燃烧工艺,满足了高炉煤气在炉膛内燃烧的要求,并遵循充分利用高炉煤气,不足部分由煤补充的原则,确定了燃料的结构,保证了发电机组安全,满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4.
杨灿军 《冶金能源》2003,22(1):18-19,46
炼铁厂高炉热风炉原来是用高炉煤气,由于高炉煤气理论燃烧温度较低,导致热风温度低,为提高热风温度,掺烧了混合煤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梅山新3号高炉投产后,热风炉热效率提高,自用高炉煤气量减少,使得高炉煤气放散量增加,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为此建设一台20t/h全烧高炉煤气锅炉,以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6.
韶钢750m^3高炉煤气全干式布袋除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的发展及国内高炉煤气布袋除尘的技术现状,分析了国内高炉煤气布袋除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同时对韶钢750m^3高炉煤气全干式布袋除尘系统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鄂钢燃气厂高炉煤气净化系统现有0800高炉煤气放散装置两个,分别设在1^#高炉和2^#高炉净煤气主管。其结构见图1。该装置通过调节电动蝶阀“2”来调节主管“1”的压力,其作用是当主管“1”的压力过高.超过正常操作压力上限,即打开蝶阀“2”,放散煤气,以保证高炉煤气管网压力在安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35t从锅炉接烧高炉煤气前后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及效益核算,阐述了选择3×35t/h锅炉作为高炉煤气主要用户之一是减少高炉煤气放散,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同时,指出了现有高炉煤气输送系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高炉煤气放散量,稳定管网压力,节约二次能源,满足高炉热风炉和用户连续使用高炉煤气的要求,鞍钢决定在“八五”期间建造一座高炉煤气储柜。经过分析和计算,确定了柜容和相应的柜型。  相似文献   

10.
谢金明 《攀钢技术》2002,25(3):59-60
为充分利用攀钢的煤气资源,实现节能增效,探讨了加强煤气调度管理,回收转炉煤气,增加焦炉煤气缓冲用户,新建高炉煤气柜以及采用放散高炉煤气作锅炉燃烧的经济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贾琼  王树忠 《冶金动力》2010,(6):51-52,59
应用某项专利技术,利用高炉煤气代替常用的焦炉煤气作为放散塔的点火伴烧气源,对高炉煤气放散塔的火炬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表明,高炉煤气放散塔能够实现可靠的点火放散,既减轻了对大气的污染,又节约了点火伴烧用的燃料气源。  相似文献   

12.
邓仁华  苍大强  赖朝彬  袁敏 《工业炉》2006,28(3):9-11,24
以新余钢铁公司130t/h锅炉为对象,利用CFD软件PHOENICS,对锅炉内的气体流动特性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点火烧嘴的工作条件以及环形稳燃热岛对锅炉内气体流动的影响,为燃高炉煤气锅炉的生产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得益于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俄罗斯众多钢铁厂使用天然气进行高炉喷吹。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效益最大化,提高高炉喷煤量、减少天然气使用成了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发展新方向。对俄罗斯所提供的两种高挥发分煤(1号、2号)和2种挥发分含量较低的煤(3号、4号)以及经配煤处理后的混煤进行工业分析和着火点、爆炸性、灰熔点等喷吹特性研究。研究发现1号和2号煤具有强爆炸性和较低的着火点,而3号和4号煤着火点较高,燃烧率较低。4种煤粉均不适于高炉单独喷吹。经混煤处理后的煤粉无爆炸性,燃烧率高于贫瘦煤,着火点介于对应2种单煤之间,灰分的质量分数均低于8%,低于国内高炉喷吹用煤对灰分要求。但俄罗斯煤的可磨性普遍较差。在所设定的混煤方案中,2号烟煤与4号贫瘦煤的混煤着火点适中、燃烧率较高、可磨性较好,较适合高炉喷吹,其中2号烟煤占40%时最适合高炉喷吹。  相似文献   

14.
张建良  姜春鹤  李克江  毕枝胜 《钢铁》2021,56(11):10-18
 高炉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床式冶金反应器,保持高炉内良好的透气透液性是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关键。高炉内部被软熔带分割开来,分为上部固体散料区和下部固液共存区,下部的固液共存区是决定高炉透气透液性和煤气流分布的重要区域,因此若想明晰高炉影响透气透液性的关键,必须对高炉下部固液共存区的反应进行全面研究。高炉高温区焦炭床与渣铁的相互作用行为是决定铁-焦-渣交互作用及高炉透气透液性的重要因素,调控好液态渣铁与焦炭床的润湿性变化,可以有效改善高炉内部的透气透液性,最终会影响高炉生产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明晰高炉内渣铁焦的界面润湿行为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界面润湿现象进行了概述;然后详细从铁水成分以及焦炭性质对铁-焦界面润湿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其次详细分析了炉渣温度、炉渣成分以及焦炭自身性质对渣-焦界面润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高炉内渣铁焦界面润湿行为的研究已经从实验室试验以及基础模拟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为高炉操作者理解高炉内渣铁焦界面润湿行为提供初步理论指导,但仍需在可反映高炉内实际复杂情况的润湿行为变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低热值燃气燃烧温度低导致烧结点火质量差的问题,采用描述碳氢火焰燃烧的化学动力学详细机理GRI-Mech3.0对低热值燃气的燃烧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富氧条件对低热值燃气燃烧温度、烟气氧浓度和燃烧速率的影响;开展了低热值燃气富氧点火技术的工业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富氧空气作为助燃剂可以显著提高低热值燃气点火温度,改...  相似文献   

16.
对于未配置焦化厂的大多钢铁企业而言,其烧结机所用的点火煤气绝大多数为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或二者的混合气体。采用这些低热值煤气点火的烧结,表层烧结矿质量较采用焦炉煤气而言为差。针对此,项目组研发了富氧点火工艺,在中天180 m2烧结机上成功实施。实施后,富氧点火在降低煤气消耗的同时提高了炉膛温度,在富氧300 m3/h条件下,炉膛温度升高15~36 ℃,煤气流量降低250~600 m3/h;同时富氧改善了表层烧结固体燃料燃烧效果,最终降低固体燃耗1.25 kg/t,表层烧结矿强度提升2.27%,内返矿配比降低1%。  相似文献   

17.
从炉缸结构设计关键要素的分析着手,从侵蚀机制、炉缸传热体系的建立到炉缸的设计理念对炉缸的长寿 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高炉长寿的关键控制环节为:设计、施工、烘炉、开炉节奏、操作稳定、维护管理。在合适 的炉缸冷却系统和结构配置条件下,有效杜绝和防止气隙是炉缸长寿的关键。设计要有完善的防止气隙的措施; 安装中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采用热水烘炉提高炉墙温度,促进水分蒸发;控制高炉开炉进程,给予新高炉一个 磨合期,保证炉缸的传热体系可靠、有效,以实现炉缸的无气隙化操作。无论炉缸耐材采用何种配置结构和采用何 种冷却系统,都必须以建立良好的传热体系为前提,只有尽快形成稳定的渣铁壳,才能实现炉缸的长寿。  相似文献   

18.
黄庆 《冶金动力》2010,(3):21-23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工艺中,含有酸性气体的煤气对煤气管网的腐蚀问题,梅钢3200m^3高炉设计的干法除尘工艺采用美国喷雾公司的技术,在煤气并网前喷雾碱液,来降温除酸,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八一钢铁公司炼铁分公司高炉分厂共有380m^3高炉6座,0^#-4^#高炉的煤气除尘采用湿法除尘工艺,高炉产生的荒煤气通过重力除尘、一二文串联除尘,然后汇总到半净煤气总管再进入三座电除尘塔进行精除尘,成为净煤气,向各个用户输送。5^#高炉的煤气除尘采用干法布袋除尘工艺。  相似文献   

20.
在高炉顶压调节系统煤气管道上安装煤气分析仪,通过煤气分析仪获取高炉内产生气体的相关数据及趋势。分析高炉冶炼过程中炉内湿度、温度、压力和物料的变化对煤气分析仪的影响,提出了最佳测量时段和标准炉况概念;然后将高炉冶炼的特征和煤气分析仪分析的结果相结合,阐述了煤气分析仪的特征以及对环境因素变化所造成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正确认识煤气分析仪在高炉煤气检测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