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过滤组合工艺与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对比,通过检测各工艺构筑物出水浊度、COD_(Mn),不同滤速下炭滤池水头损失等参数,验证前砂滤池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存在的必要性。前砂滤池对浊度的去除率高达92.61%,出水浊度基本在0.3 NTU以下,对延长炭滤池中活性炭寿命有重要作用;前砂滤池对COD_(Mn)的去除率为18.63%,能为炭滤池减轻有机负荷;砂滤池存在的情况下,保持滤速稳定,炭滤池的水头损失基本稳定,反冲洗周期得到延长,而无砂滤池存在时,炭滤池水头损失增长较快,反冲洗周期较短。  相似文献   

2.
BAF预处理强化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珠江广州段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常规生物强化"组合工艺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炭砂滤池是进一步改善水质的重要环节,出水中NH_4~+-N、COD_(Mn)和浊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04、1.02 mg/L和0.25 NTU;相对原水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8%、61.1%、97.4%;相对沉淀池出水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7%、31.3%、70.6%。炭砂滤池出水未出现亚硝酸盐积累现象,NO_2~--N的最高值为0.032 mg/L。活性炭丰富的孔隙结构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强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BAF曝气池及沉淀池的跌水作用提高了水中DO的浓度,有利于炭砂滤池中生物氧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生物砂滤池是对传统石英砂滤池进行生物强化,在石英砂滤料表面培养附着生物膜,具有运行管理简便、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可用于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但石英砂滤料的表面特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砂滤池的挂膜效果与除污效能。综述了生物砂滤池工艺的特点、成膜行为及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论述了石英砂滤料的改性方法,并对改性砂滤池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砂滤池的系统深入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金松  朱佳 《净水技术》2000,18(3):28-31
对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试验对比确定了臭氧扩散装置的型式和特定水质条件下的臭氧最佳投量,开发了一种新型臭氧尾气破坏设备并应用于生产实际,对不同种类的活性炭进行了比较和选择,并对工艺系统中生物活性炭的设计参数和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长江陈行水库原水为研究对象,对比炭砂生物滤池和普通快速滤池对水中CODMn、UV254、氨氮的去除效果,评价炭砂生物滤池出水生物稳定性.结果表明:炭砂双层滤料具有良好的强化过滤效果;炭砂生物滤池出水CODMn均值为0.86 mg/L,平均去除率53.9%;UV254均值为0.017 cm-1,平均去除率64.4%;炭砂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4.1%;该工艺出水AOC为45为μg/L,生物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郭键勇  陆少鸣 《水处理技术》2012,38(2):69-71,75
针对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中试研究,分析在不同的曝气气水体积比下,该工艺对南方某水厂水源的净化效果,并与中置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净水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对于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曝气气水体积比为0.2最合适。在此条件下,炭滤池对浊度、CODMn、UV254、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4.17%、47.40%、49.40%、84.62%。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比中置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更好。  相似文献   

7.
利用砂滤池的截滤作用,对给水深度处理工艺炭滤池出水微型生物进行把关,解决O3-BAC工艺生物穿透问题。结果表明,后置砂滤池比常规净水工艺砂滤池出水微型生物密度小,后置砂滤池采用粒径较小的滤砂能更好地解决微型生物穿透现象。对于浊度为0.5 NTU左右的炭滤池出水,应适当采用粒径较小的滤砂,以提高对浊度的去除率,采用双层填料砂滤池可以使出水平均浊度降至0.10 NTU,提高了城市供水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复合式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特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对普通陶粒曝气生物滤池(BAF)和在清水区悬挂生物绳(Biocord)的复合式曝气生物滤池(HBAF)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两种BAF启动、不同进水污染物负荷、重新启动、反冲洗时的工作性能.结果显示,与BAF相比,HBAF启动时间、反冲洗后恢复时间更短,分别缩短3 d和1 h.HBAF与BAFCOD去除率的差值随着进水COD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当进水COD负荷5 kg·m-3·d-1时,HBAF与BAF COD去除率的差值达8%;HBAF与BAF的NH4+-N去除率差值随进水NH4+-N负荷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微囊藻毒素污染与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囊藻毒素(MC)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它们从有毒藻细胞内释放出来后在水体中通常存在数天至数周。我国很多富营养化水体中含有MC,在常规制水工艺中不能被有效去除,导致自来水厂出水中含有超过浓度限值的MC,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采用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去除饮用水中MC,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RT为1.5h时,MC-RR,MC-YR和MC-LR的去除率分别为60.57%、63.30%和68.79%.生物降解是MC去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3种典型新型生物滤池BAF、DNBF和AF的工作原理、结构、关键性工艺参数与工程应用实例,从工艺的关键性设计与运行影响因素,以及3种工艺与短程脱氮、同步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新脱氮理论相结合等方面,分析与探讨了BAF、DNBF和AF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国内外3种典型生物滤池的实际工程应用现状,指出新型生物滤池的应用瓶颈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工艺的推广应用与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祝明  赵燕  王守伟  张泉 《河北化工》2008,31(2):13-15,17
研究了生物渗滤床处理生活污水稳定运行时介质表面的生物膜形态和微生物种群分布特征,分析了生物膜及微生物种群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物渗滤床内的生物膜颜色、形态和微生物种群分布受渗滤介质质地、介质层深度影响,沿水流方向呈现不同变化规律.河沙介质表面生物膜颜色沿水流方向由黑色渐变为土黄色,其表面形态由起伏层叠渐变为平缓;除磷专用介质表面生物膜呈黑色,其表面凹凸交错,与河沙介质表面生物膜形态大相径庭;微生物种群构成多样,共检出包括细菌类、放线菌类、后生动物等三大群类20个种属的微生物;系统营养结构复杂,不同代谢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位置渐次形成优势群落.  相似文献   

12.
随着饮用水源污染的日益加剧和饮用水质标准的提高,采用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显得越来越有必要。文章系统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工作原理和安全性问题,并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水质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朱玉强  林辉 《辽宁化工》2000,29(5):289-290
着重就降低水中的铁,锰含量进行了有效的试验,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受高浓度床料冲刷、磨损影响,水冷壁管壁厚减薄,泄漏或爆管事件频繁发生。防磨梁技术是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采取的一种主动防磨措施,保证锅炉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延长了炉内喷涂防磨周期,综合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张泉  王守伟  祝明 《河北化工》2007,30(2):57-58
采用生物渗滤床技术处理生活污水,设计日处理量为60 m3,水力负荷为1 m3/(m2·d).结果表明,生物渗滤床技术处理效果稳定,COD、氨氮和磷酸盐(以P计)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6.5%、92.6%和98.7%,并且此工艺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吨水处理费用仅为0.28元,适合在城市生活小区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源污染物的复杂性,传统净水工艺已无法满足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为了有效去除饮用水水源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和膜处理技术等深度处理技术应运而生。该文主要概述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和膜处理技术等深度处理技术,以及各深度处理工艺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生物活性炭滤池工艺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活性滤池的工艺参数直接影响其处理效果和成本,本文分析探讨了炭床高度和空床接触时间对生物活性炭滤池净水效果的影响,认为空床接触时间是决定性因素,合理确立了生物活性炭滤池的相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讨论了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包括AOC、BDOC、MAP、BGP和AOC—TDWMS等。论述了不同水处理工艺对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常规处理对AOC和BDOC具有有限的去除能力;预处理工艺、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可有效地提高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同时,描述了管网中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的特性变化,得出管网水中水质生物稳定性呈现规律性的变化;AOC和BDOC浓度沿管网延伸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这主要由水中余氯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占优势的一方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