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息安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学习的一门专业课,文章针对社会信息化需求,结合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4个方面对“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其中教学模式主要融合了CDIO与任务驱动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专业知识,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罗小娟  黄如 《电子质量》2023,(11):78-83
“电路原理及实验”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的基础课。针对目前专业课开展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以“电路原理及实验”课程为对象,从优化教学内容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开展工程案例教学和进阶式实践教学、引入积极心理学提升育人精神品格、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和优化考核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并结合“电路元件”部分的教学内容,说明了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效果。从学生评价与反馈来看,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内容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3.
“电机设计”是电气工程学科电机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但是设计理论和分析内容过多占用教学时间,从而使“电机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部份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在“电机设计”课程中合理地增加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电机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实验课程“金课”是一流本科教育重要组成。本文以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为例,从实验课程“金课”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究实践。内涵上强化实验课程育人,基于“做中学”梳理实验课程核心要素,构建分层次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实现实践导向性学习向项目导向性学习实验教学模式转变;外延上重塑实验课程“前端培养”,增强课程基础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5.
“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课程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本文介绍了该课程的综合改革方案,即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环节之后增设综合实验环节,并引入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电路模拟仿真。改革后的“电子技术设计与实践”课程有效地融合了“模拟电子技术”实践和“数字电子技术”实践两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并实现了基础实验到综合设计环节的良好过渡。  相似文献   

6.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是电气工程的专业主干课,在该课程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非常必要。为了能够在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同时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从“开学第一课”激发专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国重器”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科学家精神”引领价值观塑造三个层面,探索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教学实验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达原理与系统"是电子工程专业最具代表的专业课之一,受实验条件的制约,多年来课程教学大多局限于课堂教学,以实验为主的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本文结合雷达原理与系统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课程实验设计思路,并给出了部分实验安排,研制了雷达原理与系统实验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8.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针对我院省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的必修主干专业基础课程。“通信原理”教学中存在的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因素,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论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构想,并对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性实验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抽象化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课程不仅是软件工程、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非计算机工科专业的入门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通过分析该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采用思政融入、资源重组、项目教学一系列措施改进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口袋实验室”改进实验方式,“学生成长档案袋”改进评价模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编程能力,形成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10.
周渝霞 《移动信息》2023,45(6):161-163
“5G全网建设技术”是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5G通信网络建设存在高成本、高消耗、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而开展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可降低实验成本,易于运行维护。仿真实验以5G基站、承载网、核心网等5G移动通信系统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实验中对理论进行验证并加深对其的理解,构建“5G全网建设技术”课程的仿真实验体系,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原有电子测量实验课程存在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少、与前沿理论联系不紧密、实验平台缺乏等问题,无法满足课程培养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基础实验+综合拓展+科研引导”的递进式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引入翻转课堂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研制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支撑多层次个性化课程内容。应用表明,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应用前沿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电工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课教学效果,文章以经典电路实验“感性负载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为例,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工技术及应用”、学习通APP平台为载体,给出了基于CDIO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方案。教学实践表明, 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合高职“电工技术及应用”课程。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补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物理、电类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深入挖掘其课程思政元素,能够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育人作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对于理工科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动化专业大类系列课程建设是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建设。本文对自动化专业大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实验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大类系列课程的建设,将保证本科课程体系结构的相对稳定,为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各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平台课程建设中,结合平台课程专业知识,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了体现“课程思政”新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完善了思政考核机制,构建了以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联合培养的“立德树人”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育人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是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一门较为重要的专业课,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但是,目前课程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验证性实验内容相对简单,实验课程考核机制单一等),因此教学方法亟须改进。针对课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提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得更为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搭建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创新实践平台网站,支持特定权限下远程启动仿真软件进行课题开发,一体化集成关联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案例、教学科研成果等,提供信息共享与交互平台。构建“专业基础能力”、“设计开发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递进式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学习者学习动力与兴趣的前提下,实施产教研融合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课程体系基于建筑模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人才能力的培养关联度不高。有必要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课程设置经验,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的教学改革,并根据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与职业能力的对应关系构建不同的课程模块,设计出基于能力本位的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思想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非常重要,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发展相关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合理科学设置电类基础课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影响之一就是电类基础课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程度。本文使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以某一专业的学生学习成绩为研究对象,挖掘出电类基础课对其专业课的支撑作用,为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提供决策信息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