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鹏  文磊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3,40(4):1070-1074
智慧教育中,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追踪是很重要的技术之一。传统的深度知识追踪方法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上,但RNN存在梯度消失或者梯度爆炸的问题,并且很多知识追踪方法没有考虑到学习过程中遗忘行为对结果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准确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了一种融合遗忘因素的深度时序卷积知识追踪模型(temporal convolutional knowledge tracking with forgetting, F-TCKT)。该模型引入了三个影响学生遗忘行为的因素,包括学习相同知识点的时间间隔、学习的时间间隔和同一知识点的学习次数。首先利用全连接网络计算得到表示学生遗忘程度的向量并与学生的答题记录进行拼接,然后使用梯度稳定的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 TCN)和注意力机制预测学生下一次答题正误的概率。经实验验证,与传统方法相比,F-TCKT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2.
邵小萌  张猛 《计算机应用》2023,43(2):343-348
针对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存在的可解释性不足和长序列依赖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卷积知识追踪(ATCKT)模型。首先,在训练阶段学习学生历史交互的嵌入表示;然后,使用基于题目的注意力机制学习特定权重矩阵,从而识别并强化学生的历史交互对每一时刻知识状态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使用时间卷积网络(TCN)提取学生动态变化的知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利用扩张卷积和深层神经网络扩大序列学习范围,缓解长序列依赖问题。将ATCKT模型与深度知识追踪(DKT)、卷积知识追踪(CKT)等四种模型在ASSISTments2009、ASSISTments2015、Statics2011和Synthetic-5这4个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和准确率(ACC)均有显著提升,尤其在ASSISTments2015数据集上表现最佳,分别提升了6.83~20.14个百分点和7.52~11.22个百分点,并且该模型的训练时间与DKT模型相比减少了26%。可见,所提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学生的知识状态,更高效地预测学生未来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CNN和BiLSTM网络特征融合的文本情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洋  董红斌 《计算机应用》2018,38(11):3075-3080
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在自然语言处理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自然语言在结构上存在着前后依赖关系,仅依靠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文本分类将忽略词的上下文含义,且传统的循环神经网络存在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问题,限制了文本分类的准确率。为此,提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特征融合的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文本向量的局部特征,利用BiLSTM提取与文本上下文相关的全局特征,将两种互补模型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解决了单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忽略词在上下文语义和语法信息的问题,也有效避免了传统循环神经网络梯度消失或梯度弥散问题。在两种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特征融合模型有效提升了文本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知识追踪任务旨在根据学生历史学习行为实时追踪学生知识水平变化,并且预测学生在未来学习表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与遗忘行为相互交织,学生的遗忘行为对知识追踪影响很大.为了准确建模知识追踪中学习与遗忘行为,本文提出了一个兼顾学习与遗忘行为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LFKT.LFKT模型综合考虑了四个影响知识遗忘因素,包括学生重复学习知识点的间隔时间、重复学习知识点的次数、顺序学习间隔时间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结合遗忘因素,LFKT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利用学生答题结果作为知识追踪过程中知识掌握程度的间接反馈,建模融合学习与遗忘行为的知识追踪模型.通过在真实在线教育数据集上的实验,与当前知识追踪模型相比,LFKT可以更好地追踪学生知识掌握状态,并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5.
孙敏  李旸  庄正飞  余大为 《计算机应用》2020,40(9):2543-2548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不仅会忽略词的上下文语义信息而且最大池化处理时会丢失大量特征信息的问题,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NN)存在的信息记忆丢失和梯度弥散问题,和CNN和RNN都忽略了词对句子含义的重要程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并行混合网络融入注意力机制的模型。首先,将文本用Glove向量化;之后,通过嵌入层分别用CNN和双向门限循环神经网络提取不同特点的文本特征;然后,再把二者提取得到的特征进行融合,特征融合后接入注意力机制判断不同的词对句子含义的重要程度。在IMDB英文语料上进行多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文本分类中的准确率达到91.46%而其F1-Measure达到91.36%。  相似文献   

6.
孙敏  李旸  庄正飞  余大为 《计算机应用》2005,40(9):2543-2548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不仅会忽略词的上下文语义信息而且最大池化处理时会丢失大量特征信息的问题,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NN)存在的信息记忆丢失和梯度弥散问题,和CNN和RNN都忽略了词对句子含义的重要程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并行混合网络融入注意力机制的模型。首先,将文本用Glove向量化;之后,通过嵌入层分别用CNN和双向门限循环神经网络提取不同特点的文本特征;然后,再把二者提取得到的特征进行融合,特征融合后接入注意力机制判断不同的词对句子含义的重要程度。在IMDB英文语料上进行多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文本分类中的准确率达到91.46%而其F1-Measure达到91.36%。  相似文献   

7.
知识追踪模型主要使用学习过程、学习结束和学习间隔等三类学习行为数据,但现有研究没有融合上述类型的学习行为,无法准确描述多种类型学习行为的相互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多学习行为协同的知识追踪(MLB-KT)模型。首先采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描述每类学习行为的同类约束性,然后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建模三类学习行为的多类协同性。将MLB-KT模型与深度知识追踪(DKT)、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卷积知识追踪(ATCKT)模型在3个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LB-KT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有明显增加,且在ASSISTments2017数据集上的表现最佳,与DKT、ATCKT模型相比分别提升了12.26%、2.77%;表示质量对比实验的结果也表明MLB-KT模型具有更好的表现。可见建模同类约束性和多类协同性能更好地判断学生的知识状态、预测学生未来的答题情况。  相似文献   

8.
琚生根  康睿  赵容梅  孙界平 《软件学报》2023,34(11):5126-5142
知识追踪任务是根据学生历史答题记录追踪学生知识状态的变化,预测学生未来的答题情况.近年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知识追踪模型在灵活性和预测性能上都明显优于传统知识追踪模型.但是现有深度模型大多只考虑了单一知识点题目的情况,无法直接处理多知识点题目,而智能教育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多知识点题目.此外,如何提高可解释性是深度知识追踪模型的关键挑战之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多知识点融合嵌入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所提模型考虑涉及多知识点的题目中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提出两种新颖的多知识点嵌入方式,并且结合教育心理学模型和遗忘因素提升预测性能和可解释性.实验表明所提模型在大规模真实数据集上预测性能上优于现有模型,并验证各个模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盲卷积算法细节恢复有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和梯度先验的图像盲卷积算法。虽然每个图像块可以通过字典稀疏表示,但是图像块重构出的图像常常出现“伪像”,本文将梯度先验知识和超拉普拉斯先验知识融入稀疏表示盲卷积模型中,采用迭代方法交替估计中间清晰图像和模糊核,一旦获得模糊核,采用超拉普拉斯非盲去卷积算法恢复出最终的清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去模糊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抑制振铃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商业领域,对网络评论的情感分类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而为了克服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所构建分类器会产生较大计算开销,精度表现较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模型中卷积神经网络(CNN)与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的情感分类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卷积神经网络往往被用来提取文本的局部特征信息,但却容易忽视文本的长距离特征,而RNN则往往被用来提取句子的长距离依赖信息,但容易陷入梯度爆炸问题。因此,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对于局部特征信息的良好提取能力与循环神经网络对于长距离依赖信息的记忆能力,构建了一个CNN-BIGRU混合模型,用以提取文本的局部特征以及文本的长距离特征。其中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使用了双向GRU模型,以避免RNN模型的梯度爆炸与梯度消失问题。在谭松波的酒店评论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实验分类的准确率比单独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最高提升了26.3%,比单独使用循环神经网络模型最高提升了7.9%,从而提高了对中文文本情感分类的精度,并减少了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学生毕业去向预测研究工作忽略了社交关系对学生毕业去向选择的潜在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社交图嵌入的自注意力模型(social graph embedding-based self-attention neural network,SGE-SANN)对学生毕业去向进行预测.首先处理包含共性和个性的社交关系,并使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将其嵌入到学生成绩特征之中;然后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平衡影响学生毕业去向的特征因子;最后由多层投影层进行特征融合与预测.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证明了SGE-SANN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河湖藻类水华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对藻类水华爆发预测准确性不高。为解决此问题,以叶绿素a的浓度值作为蓝藻水华演化过程表征指标,提出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RNN)蓝藻水华预测模型。首先,用遗传算法改进的一阶滞后滤波(GF)优化算法对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处理;然后,搭建GF-LSTM网络的蓝藻水华预测模型,实现对水华发生的精准预测;最后,以太湖水域梅梁湖区域的采样数据为样本,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并与传统的RNN和LSTM网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GF-LSTM网络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16%~18%,而RNN模型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28%~32%,LSTM网络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9%~22%,对采用数据的平滑性处理效果较好,预测精度更高,对样本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克服了传统RNN模型在长期训练时出现的梯度消失与梯度爆炸缺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界普遍通过循环神经网络(RNN)建模强度函数来刻画时序点过程,然而此类模型不能捕捉到事件序列之间的长程依赖关系,并且强度函数具体的参数形式会限制模型的泛化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强度函数的注意力机制的时序点过程生成模型。该模型使用Wasserstein距离构建损失函数,便于衡量模型分布与真实分布之间的偏差,利用自注意力机制描述历史事件对当前事件的影响程度,使得模型具有可解释性且泛化能力更强。对比实验表明,在缺失强度函数先验信息的情况下,该方法比RNN类的生成模型和极大似然模型在QQ图斜率的偏差和经验强度偏差这两个指标总体上分别减少35.125%和24.200%,证实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贝叶斯知识追踪模型(Bayesian knowledge tracing,BKT)被用于智能教学系统中追踪学习者的知识状态并预测其掌握水平和未来表现.由于BKT容易忽视记忆遗忘现象,以及未考虑学习行为对表现结果产生的影响,导致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学习者的行为和遗忘因素的贝叶斯知识追踪模型(behavior-forgetting Bayesian knowledge tracing,BF-BKT).首先,采用决策树算法处理学习行为数据,引入行为节点;然后初始化遗忘参数并赋值,更新学习者知识掌握水平的算法;最后,利用ASSISTMENTS提供的公开数据集对相关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对比.实验验证,BF-BKT能够达到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Identifying a nonlinear radial basis function‐based state‐dependent autoregressive (RBF‐AR) time series model is the basis for solving the corresponding prediction and control problems. This paper studies some recursive parameter estimation algorithms for the RBF‐AR model. Considering the difficulty of the nonlinear optimal problem arising in estimating the RBF‐AR model, an overall forgetting gradient algorithm is deduced based on the negative gradient search. A numerical method with a forgetting factor is provid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convergence facto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accuracy, the multi‐innovation identification theory is applied to develop an overall multi‐innovation forgetting gradient (O‐MIFG)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stim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O‐MIFG algorithm can capture the dynamics of the RBF‐AR model very well.  相似文献   

16.
人员作为软件项目调度过程中的核心资源,其学习遗忘特性是无法忽视的.借鉴已有学习和遗忘模型,构建学习/遗忘效应与人员技能水平之间的动态关联模型,进而给出考虑人员学习/遗忘效应的软件项目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采用新型调度方案编码方式和不可行解修复方法,给出基于改进NSGA-II的软件项目调度多目标优化方法.面向具有不同项目规模的算例仿真实验表明,考虑人员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改善调度方案性能,而遗忘效应则会使调度方案的项目总工期和成本增加.因此,在软件项目调度问题中,考虑人员的学习和遗忘效应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