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帅  矫忠直  周俊强  梁铎  康婷婷 《广东化工》2023,(9):184-186+202
污水处理厂仅生物除磷无法实现出水总磷达标排放,则需要辅助化学除磷。针对在化学除磷工艺中人工过量加药的问题,研究化学除磷优化控制策略,建立精确除磷加药控制系统。构建了精确除磷加药控制算法模型,通过序批式试验可知,通过投加聚合硫酸铁浓度为30~80 mg/L,化学除磷过程中TP(Total Phosphate)去除率可实现40%~80%,进水过量投加系数为3.98(gFe/gp)。使用精确除磷加药控制系统和人工加药同期数据对比,高密池出水OP(orthophosphate)值范围控制0.21~0.26 mg/L,出水水质TP值低于0.3 mg/L,满足出水水质TP指标。平均每月除磷药剂节省25.9 t,平均每月除磷剂成本降低28%,吨水除磷剂成本节省0.011元/t。本研究中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控制的优化方法,可为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位于太湖流域的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O处理工艺的尾水为对象,进行了化学混凝除磷试验.结果表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PFS和PAC较其他无机低分子混凝剂具有更好的除磷效果,且铁系混凝剂比铝系混凝剂除磷效果要好,PFS的除磷效果最好,PAC次之;混凝剂投加量为15 mg·L-1时,可使处理后出水TP的质量浓度<0.5 mg·L-1,混凝剂PFS当n(Fe3+)/n(P)为1.25时除磷效果最好,是一种高效的混凝剂,投加量少、成本低;混凝剂和助凝剂联用时,非离子型PAM对PAC和三氯化铁的助凝效果较明显.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磷含量,化学除磷方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复合除磷剂包含聚合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铝以及硫酸铜等有效成分,将复合除磷剂溶解后加入到生物曝气池出水中,经水力搅拌后进入二次沉淀池沉淀,总磷降至0.3 mg/L以下,出水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放。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污水处理厂水体中总磷超标问题,通过实验测试新型除磷剂"消脱磷"在污水除磷中的应用,将出水总磷浓度降低到正常标准以下,使其达到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浩  李捷  于翔  罗凡 《工业水处理》2022,42(2):150-154
随着环境敏感水体区域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该区域内的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超深度除磷.针对环境敏感地区某污水处理厂的现有处理工艺,对全流程的磷素(总磷、悬浮态磷、溶解性正磷酸盐、其他溶解性磷)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沿程总磷都是以悬浮态磷和溶解性正磷酸盐为主,在各处理单元中悬浮态磷和溶解性正磷酸盐质量分数都在86%以上,二沉池出水平均总磷为0.192 mg/L.以该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超深度化学除磷(出水总磷<0.05 mg/L)的可行性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的最佳投加量为60 mg/L,此时各形态的磷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去除,使用最佳投加量并且pH在6.75~8之间时,出水总磷低于0.05 mg/L,pH为7.25时混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使出水TP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Ⅳ类标准(TP≤0.3 mg/L),研究比较了FeCl_3、Al_2(SO_4)_3、FeCl_3和Al_2(SO_4)_3按n(Fe:Al)=3:1比例配制的复合除磷剂,以及复合除磷剂在分次投加方式下的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初始TP浓度为5 mg/L时,复合除磷剂比单独使用FeCl_3、Al_2(SO_4)_3除磷效果好,当除磷剂投加量为100 mg/L时,复合除磷剂磷去除率为96.4%,分别比Al_2(SO_4)_3、FeCl_3高出9.49%、1.68%;多次投加除磷剂时以二次和三次投加时效果较好,当复合除磷剂投加量为100 mg/L,二次投加除磷剂时,磷去除率为98.2%,比一次投加、三次投加时高出1. 8%、0.44%;实际水样连续流试验选择二次投加除磷剂,出水TP含量可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并且出水浊度也从2.63 NTU降低至0.99 NTU,去除率达到了62.4%。综合考虑除磷剂消耗量和成本,选择复合除磷剂应用于实际生产较好,每处理1 t含磷量5mg/L的废水成本约为0.22元。  相似文献   

7.
针对南方城市污水C\N较低的特点以及现有脱氮除磷工艺脱氮除磷效率不高的缺点,设计了一套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来强化脱氮除磷的中试装置。本工艺以广州市石井污水处理厂细格栅出水作为处理对象,针对不同工艺参数的除磷效果进行研究,并对各种因素进行组合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好氧池末端的溶解氧质量浓度为1.5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硝化液回流比为200%,缺氧混合液回流比为150%,体积比为1:2.6:6.4时,高效脱氮除磷工艺对有机物和总磷的处理效果最佳,出水平均COD为32.04 mg/L,TP的平均质量浓度为0.35mg/L,去除率分别为81.32%和85.60%,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1级A标准,取得了较好的除磷效果,并且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装置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8.
于璐  刘巍  杨晓进 《化工科技》2015,23(2):32-34
作者介绍了磷污染的危害及除磷技术现状,针对某污水处理厂的废水ρ(总磷)(TP)情况,在现有生物除磷工艺的基础上,开展了化学除磷研究,确定了最佳除磷药剂、最佳搅拌时间、最佳沉淀时间和确保TP达标的药剂投加量。通过化学除磷技术的研究应用可确保生化除磷效果不稳定的情况下污水厂出水TP的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UNITANK工艺生物除磷的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总结了UNITANK工艺强化生物脱氮除磷运行矩阵设置的基本原则,试验得出了UNITANK工艺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核心控制矩阵和工艺运行控制参数,污水厂年度运行结果表明其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0.
用电絮凝法深度处理污水二级处理厂出水,解决了前面工艺除磷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取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测定了电流密度、电极间距、原水pH以及电解时间等因素对电絮凝法深度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电絮凝法深度除磷的效果明显;在电解密度为7.82 A/m2,电极间距为15mm,水样pH保持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电解时间为15~...  相似文献   

11.
污水处理厂出水的聚硅硫酸铝铁混凝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型混凝剂聚硅硫酸铝铁(PSFA)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磷的混凝去除效果,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原水pH、与聚丙烯酰胺(PAM)复配等因素对混凝除磷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Al2(SO4)3混凝除磷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PSFA可有效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TP含量,当投加量为36mg·L-1时,可以使出水TP的质量浓度从1.51mg·L-1下降到0.32mg·L-1,出水达到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199-2009规定的TP排放一级标准;PSFA混凝除磷适宜pH为6~10;PAM可以有效提高PSFA混凝除浊和除磷效果,减少混凝剂投加量;PSFA比PAC、PFS、Al2(SO4)3具有更好的混凝除磷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絮凝剂对污水生物除磷过程有机物降解及除磷的影响,以实际废水、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为探究对象,建立序批式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在中温条件下研究了絮凝剂对EBPR系统的影响并能揭示相关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AC与PAM存在能抑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且两者同时存在时稳定时期出水COD为...  相似文献   

13.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铅矿坑涌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婷婷  徐晓军 《化工进展》2015,34(6):1799-1803
实验采用常见的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通过烧杯混凝实验进行除铅, 比较了3种絮凝剂对矿坑涌水中铅的去除效果;进而比较了3种絮凝剂分别组合之后对铅的去除效果, 筛选出既高效又经济的混凝剂组合, 并最终确定混凝剂组合为PFS和PAM。并且考察了投加顺序和pH值对组合混凝剂除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在最佳PAC、PFS投药条件下与PAM混用, 对含铅矿坑涌水的处理效果要比单独使用PAC、PFS任何一种絮凝剂效果好, PAM有利于提高PAC、PFS对铅的去除率。PFS与PAM组合除铅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9.5, PFS投加量200mg/L, PAM投加量1mg/L, 投加顺序为快速搅拌时投加PFS, 慢速搅拌时投加PAM, 混凝反应时间14min, 静沉15min, 含铅矿坑涌水经该工艺处理后, 铅去除率可达99.05%, 出水铅浓度降至0.238mg/L, 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体化活性污泥法(Unitank)I艺除磷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对比三氯化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和复合铁铝四种药剂的同步化学除磷效果,分析了药剂投加量对出水总磷(11P)、浊度和pH的影响。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可知,复合铁铝是Unitank工艺同步化学除磷最经济有效的药剂,其最佳投药量为173.3mg/L,TP去除率为80.1%,出水TP为0.37mg/L,处理成本约为0.067元/gP。  相似文献   

15.
几种高效混凝剂去除水中痕量磷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混凝试验,比较了聚铝、聚铁、聚铝铁三种混凝剂对水中痕量磷的去除效果,考察了pH值对聚铁、聚铝、聚铝铁除磷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的助凝除磷效果。结果表明:聚铁混凝除磷效果明显好于聚铝和聚铝铁;三种混凝剂除磷最佳pH值分别为:聚铁7.5,聚铝6.5。聚铝铁6.0;pH值对聚铝、聚铝铁除磷的影响显著,对聚铁的影响较小;PAM和PPC具有较好的助凝除磷效果;将PAM和PPC联用能进一步提高助凝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化妆品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难降解,利用混凝工艺处理该废水能够减缓生化处理单元的负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为揭示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混凝过程中污染物的去除机制和污泥性质的变化,考察了不同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投加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率和污泥性质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EDX)、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A)分析污泥絮体官能团、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热稳定性的变化,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超滤技术分析出水中有机物分子量的分布规律和有机物成分的变化,优化最佳混凝工艺运行条件。结果表明:进水中的天然有机物(NOM)荧光强度高,有机物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0×103和<3×103区间,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2.89%和50.57%。当进水COD为6700~7500 mg/L时,在助凝剂PAM投加浓度为0.03 g/L,PAC、PFS和PAFC投加浓度分别为2.8 g/L、2.8 g/L和3.0 g/L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分别为87.20%、79.89%和83.74%,出水浊度分别为2.54 NTU、9.3 NTU和5.51 NTU,NOM荧光强度大大减弱。其中,PAC+PAM对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最好,出水有机物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30)×103和<3×103范围内,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1.84%和25.92%,形成的混凝污泥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污泥表面蓬松,呈多孔网状结构。混凝工艺可吸附脂类大分子物质,提高了高浓度化妆品原料生产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7.
新型高分子硅铁混凝剂深度处理腈纶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新型氧化混凝药剂——无机氧化性高分子硅铁混凝剂(PSF)对腈纶废水生化出水进行处理,并与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效果进行对比试验;以出水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确定出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9、CaO投加量为1.0 g/L、PSF和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分别为900、6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去除率可达到30%以上。采用PSF新型混凝剂可以有效去除腈纶废水生化出水中的溶解性大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效果明显优于其它2种混凝剂,可以作为腈纶废水深度处理的一种新型预处理药剂。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确定昆山某厂后置化学除磷的优化控制宜采取流量比例控制的方式,并通过实验小试及生产实验确定了该厂生物除磷及同步除磷的最低处理目标,即将二沉出水TP控制在1.2 mg/L以下。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沉出水TP不高于1.2 mg/L,且80%以上为PO3-4时,后置化学除磷PAC的最佳投加量为8 mg/L,最大不宜超过10 mg/L,此条件下对TP的去除率不低于50%。  相似文献   

19.
以硅酸钠、硫酸铁、硫酸铝、硬脂酸钙为原料,制备了固体聚硅酸铁铝(PSAF)混凝剂,并以桂林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为原水,研究了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固体PSAF混凝剂投加量和溶液pH对其混凝效果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固体PSAF混凝剂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硅酸钠聚合的pH为2.5,溶液硅酸钠的浓度0.4 mol.L-1,Al3+与Fe3+的摩尔比5:5,加入铁铝混合液的温度为30℃,超声时间为40 min,硬脂酸钙的质量浓度为0.10g.L-1;混凝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TP的质量浓度为1.23 mg.L-1、pH为7.5、固体PSAF的最佳投药量为125 mg.L-1时,TP的去除率为91.03%,COD去除率为70.3%,浊度去除率为60%。在pH为6.0~8.0时,固体PSAF除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