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为了解决各个信任应用域之间的跨域安全问题,保证隐私数据的跨域共享,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了基于主从链的隐私数据跨域共享模型。首先构建了主从链,并提出基于主从链的跨域共享模型架构;设计了基于智能合约的跨域访问机制,并基于跨域访问机制提出了面向隐私数据的跨域安全共享方案;最后,对模型的稳定性、吞吐量、存储开销等方面进行了实验及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同最新的单链跨域模型相比,吞吐量提升了270 TPS左右,节点的平均CPU负载和平均内存开销分别下降了24%和64%;同现有多链跨域模型相比,节点的平均CPU负载和平均内存开销分别下降了15%和20%,为物联网隐私数据的跨域安全共享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医疗数据共享成为未来医联体发展的方向,而医疗数据共享时保护患者的隐私信息则成为各大机构的研究重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端边云协同模式的医联体系统架构,该架构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建立个性化的隐私保护模型,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属性调查建立隐私保护模型,并通过不同层次链的管理模式实现隐私数据与非隐私数据的脱敏存储与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3.
医疗信息的访问互通有助于医生掌握转诊患者的病情,及时准确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然而医疗数据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一旦泄露不仅会损害医疗机构的声誉,还会影响患者的个人生活,并且医疗信息大多由医疗机构管理,患者对自己医疗数据的使用情况并不知情。访问控制是医疗信息共享中重要的安全机制,其中,基于属性的加密机制可以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但是仍存在属性授权集中、解密开销大和追溯难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在实现分布式医疗机构节点间信任建立和数据共享方面有很多优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医疗数据共享场景下患者敏感信息保护的需求出发,结合区块链技术对医疗信息的访问控制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属性加密访问控制方案,建立了多授权机构的访问控制模型,避免了单一授权带来的信任问题;设计了代理解密算法,降低了终端的解密开销,提高了解密效率;支持访问者的属性撤销,实现了患者对医疗数据的灵活控制;同时,利用区块链自身优势实现了对属性授权机构的追溯问责。安全性分析与性能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是静态安全的,且具有更低的计算开销和存储开销。  相似文献   

4.
温亚兰  陈美娟 《计算机工程》2022,48(5):145-153+161
随着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医疗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在高效利用各个医疗机构医疗数据的同时保护病人的隐私,提出一种将联邦学习与区块链相结合的医疗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方案。使用联邦学习对多源医疗数据进行建模,将训练的模型参数和医疗机构的声誉值存储于区块链上,并利用区块链对贡献高质量数据的医院进行奖励。通过分析数据源质量对联邦学习算法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双重主观逻辑模型的声誉值计算算法来改进联邦学习的精确度,使用改进的声誉机制保证在数据共享中筛选数据源的效率,并利用区块链和联邦学习技术,提高共享效率和实现隐私保护。此外,利用Tensorflow搭建分布式平台并对算法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筛选出高质量的数据源,减少边缘节点与恶意节点的交互时间,即使当声誉值在0.5以上时,也能达到0.857的学习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数据共享与数据分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由数据共享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样需要关注。区块链具有可溯源、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数据共享与分发方案带来的单点故障问题,同时保护数据安全。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和密码学的数据安全共享与受控分发模型,模型包括数据上传算法、数据共享算法和数据分发算法,采用IPFS存储数据,利用区块链记录数据从上传到共享与分发的整个过程,具有良好的可追溯性,可充分保障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针对数据共享时的隐私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共享方案。将星际文件系统和区块链技术结合,在可靠存储数据的同时降低区块链的存储负担。基于高级加密标准和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技术,提出双阶段数据访问控制机制,通过设置访问策略限定数据共享范围。利用智能合约对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数据共享效率。对方案进行性能测试和安全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保护数据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7.
自高速公路取消省界收费后,跨省车辆通行的数据在多个省份之间存在的分散存储、数据共享流程繁琐和隐私泄露等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共享方案,基于区块链链接省部两级联网中心,使其共同维护同一个账本。并采取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相结合的方式对链上数据进行处理,以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用户的隐私保护。同时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跨省结算和数据的实时共享。为提高链上数据的检索效率,基于数据表加密技术实现链上链下数据的安全同步存储和访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能够满足高速公路车辆通行数据共享的一致性、安全性、可信性要求,而且其区块链存储和查询TPS完全满足安徽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场景下的实际需求。未来随着通行数据不断增长的情况,可采用增加节点的方式提升业务处理能力,性能和功能优势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8.
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数据共享对于实现跨医院诊断并促进医学研究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解决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数据共享困难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跨链的医疗数据安全共享方案.采用中继链、跨链网关和数据链结合的跨链架构,结合AES和CP-ABE加密算法进行细粒度的医疗数据访问控制.同时利用可搜索加密技术实现医疗数据的安全搜索.为缓解区块链的计算存储开销,将IPFS和区块链相结合,链下存储密文,链上存储密文地址和密钥.通过安全性分析和实验证明,该方案在医疗数据安全共享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云存储方式是将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中,以此来减轻本地存储的负担。然而,把数据存储到不受信任的第三方云服务器上,可能导致一些数据安全隐患的出现,其中最典型的是数据的完整性问题和隐私问题。针对数据完整性问题和隐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方案。该方案利用区块链的梅克尔树属性、匿名性、不可篡改等特点构建安全云存储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完整性问题和隐私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葛纪红  沈韬 《计算机应用》2021,41(9):2615-2622
针对能源互联网跨企业、跨部门的数据共享过程中存在的能源数据易篡改、泄密、数据所有权争议的问题,结合区块链可追溯、难以篡改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多链架构的能源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实现了能源数据跨企业、跨部门的访问控制。该方法中采用监管链与多数据链相结合的方式保护了数据的隐私,提高了可扩展性;使用链上存储数据摘要、链下存储原始数据的方式缓解了区块链的存储压力;通过支持外包的多授权属性加密技术实现了对能源数据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区块链网络具有可用性而且该方法中支持外包的多授权属性加密技术在功能性及计算花销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所提方法可以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实现能源数据的细粒度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11.
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能够在不丢失数据所有权的同时依托隐私保护技术实现安全的分布式模型训练,但是其也具有中心化、缺乏公平激励等问题。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信任公证等特点,但是其也具有网络吞吐量小、资源浪费等关键问题。针对上述技术方法的问题与特点,提出了一种双区块链激励驱动的数据分享联邦学习框架,称为FedSharing。分别构建主链与侧链:主链使用交易封装联邦学习中交换的全局参数,同时结合链上智能合约和链下扩容技术建立梯度状态通道;侧链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修正Shapley值工作量证明算法(PoFS),修正传统Shapley值计算中成员平等性前提,将联邦学习中成员合作历史诚信度这一影响联盟利益的因素纳入考量。测试结果表明:梯度状态通道较智能合约去中心化方案每轮次时间平均降低4~5 s,PoFS共识下激励分配比例更符合公平实际。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布式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机构用户将数据保存在云端,实现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数据资源共享。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数据一致性等特点,为解决云存储存在的隐私和安全挑战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离链存储框架。在区块链中部署区块节点和存储节点,其中区块节点用于执行底层区块链运行机制,存储节点用于存储数据和文件,通过将区块和存储功能区分开实现了离链存储,保证了区块链的运行效率。此外,文章还提出了一个使用基于经典数据占有机制的全局交互验证方法,以确保数据文件的分布、可靠和可证明的存储。用户向区块链中添加区块(存储文件)时会触发公平挑战机制的审核机制,从而隐式验证离链存储的所有文件是否完整。  相似文献   

13.
在区块链数据存储与查询过程中,由于区块链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全网所有用户均有可能获取查询者的数据信息,存在泄漏查询者隐私数据的风险。采用区块链链上-链下存储思想,设计区块链数据存储模型,引入代理重加密机制,将存储者加密后的数据分布式存储在链下,将存储者发送的索引信息和Merkle树根哈希值存储在链上,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并减少了区块链数据对存储资源的占用。利用椭圆曲线加密算法设计区块链数据保密查询的不经意传输协议,使得全网所有用户均无法获取查询者的数据信息,保护了区块链数据传输过程中查询者的隐私。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中查询者完成一次区块链上的不经意传输仅需2n+2k+2次椭圆曲线乘法运算,相比于现有不经意传输协议具有存储空间小、计算复杂度低等优势,并且在相同长度的密钥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信息不透明、数据流易窜改以及追溯能力不足等导致的供应链组织间缺乏信任、机会成本增加的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设计了可信制造供应链溯源框架(trusted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TMSCT)。首先,设计了一种主从链协作机制,帮助用户在保护隐私的同时进行可信合作;其次,通过链上链下存储模式减轻分布式节点的存储压力;此外,基于布隆过滤器与Merkle树构建B-Merkle 树,以快速判断当前区块是否包含目标数据。实验结果表明,B-Merkle树可以有效降低查询请求的平均处理时延,所提框架在数据存在性判断、隐私保护、灵活性和缓解节点存储压力方面相比现有解决方案具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Storing and sharing of medical data in the cloud environment, where computing resources including storage is provided by a third party service provider, raise serious concern of individual privacy for the adoption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Existing privacy protection research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i.e., privacy by policy, privacy by statistics, and privacy by cryptography. However, the privacy concerns and data utilization requirements o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edical data may be quite different. The solution for medical dataset sharing in the cloud should support multiple data accessing paradigms with different privacy strengths. The statistics or cryptography technology alone cannot enforce the multiple privacy demands, which blocks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real-world cloud. This paper proposes a practical solution for privacy preserving medical record sharing for cloud computing.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ttributes of medical records, we use vertical partition of medical dataset to achieve the consideration of different parts of medical data with different privacy concerns. It mainly includes four components, i.e., (1) vertical data partition for medical data publishing, (2) data merging for medical dataset accessing, (3) integrity checking, and (4) hybrid search across plaintext and ciphertext, wher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ryptography are innovatively combined together to provide multiple paradigms of balance between medical data utilization and privacy protection. A prototype system for the large scale medical data access and sharing is implemented. Extensive experimen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proposed solution.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医疗病历可控共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郑志勇  袁勇 《自动化学报》2021,47(9):2143-2153
电子医疗病历共享能够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 促进公共医疗领域的发展.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不同医院之间病历共享困难、病人无法掌握其病历的使用情况等问题, 本文提出了病人可控、云链协同的病历共享模型. 各级医院组成联盟区块链, 病历数据实行链上、链下混合存储. 病历共享模型利用聚类算法, 改进实用拜占庭共识算法, 使得各节点可以更高效地达成共识. 将基于属性的加密方案与多关键词加密方案结合进行病历加密, 实现了数据可控共享, 病人可自主定义访问策略, 同时用户可以对加密病历进行安全、精确检索. 考虑到用户属性的动态更新, 本文设计了属性更新子协议. 最后评估了模型的安全性和性能, 并分析了模型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医疗数据的泄露或恶意被窜改以及医疗纠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隐私保护方法。利用哈希算法加密患者的身份信息,治疗结果通过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加密,而AES的密钥使用ECC(ellipse curve ctyptography)算法加密,所有的加密密钥、治疗结果、患者身份信息存储到联盟链上。采用群签名技术追溯签名医院,群管理员可以解密医疗数据,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协助第三方解决医疗纠纷。效率分析表明,在安全性相同情况下,该方法较的加/解密效率比对比方案分别提高了14%和46%,同时分析了群签名各类算法的时间开销。通过与同类方法对比,该方法既可实现患者身份、医疗数据的分类隐私保护,又可保证交易存储开销是合理的,在医疗数据隐私保护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区块链的医疗记录安全存储与共享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电子医疗记录的存储与共享给病人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从而造成名誉损害和财产损失。现有的多数保护隐私的医疗记录存储与共享方案使用了中心化的管理节点,容易遭受集中攻击导致单点失效和恶意篡改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个双区块链结构的医疗记录安全存储与共享方案 EMRSBC,其中使用2条联盟链分别用于医疗记录存储与共享。该方案解决了传统单链应用中拓展性差、吞吐量低的问题,将医疗记录的共享与存储分开,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以及智能合约的链上代码实现在不可信环境中的访问控制,有效地保护了病人的隐私数据在存储与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区块链的电网云服务器数据存在数据共享困难和隐私泄露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双联盟链的智能电网数据共享模型(DSDCB)。首先,基于星际文件系统(IPFS)在链下存储电力大数据,在链上存储IPFS文件指纹,并使用多重签名公证人将电力数据共享给其他联盟链;然后,在保证隐私不被泄露的情况下,使用代理重加密结合安全多方计算来进行单节点或多节点安全数据共享;最后,利用全同态加密算法在无需解密电力数据的情况下对密文数据进行合理整合。DSDCB的单节点跨链数据共享模型能抵抗51%攻击、女巫攻击、重放攻击和中间人攻击。经证明当恶意参与方少于k个、诚实参与方超过1个时,DSDCB的安全多方跨链数据共享模型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性。仿真对比表明,DSDCB的计算成本低于代理广播再加密(PBRE)和用于安全云存储的加密数据共享方案(CPBRE-DS),比一轮通信可验证全同态秘密共享(FHNVSS)方案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