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刚性粒子增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刚性有机粒子增韧、刚性无机粒子增韧、纳米粒子增韧和刚性粒子一弹性体混合增韧的增韧机理。分析了影响刚性粒子增韧效果的因素。展望了增韧在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趋势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改性UPVC的研究及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无机刚性粒子增韧UPVC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总结目前国内增韧UPVC的无机刚性粒子的种类、方法、特点以及UPVC/无机刚性粒子复合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改性UPVC的研究及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无机刚性粒子增韧UPVC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总结目前国内增韧UPVC的无机刚性粒子的种类、方法、特点以及UPVC/无机刚性粒子复合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增韧增强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橡胶增韧塑料机理,讨论了橡胶粒子形态,结构等因素对增韧效果的影响。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刚性有机填料(ROF)增韧塑料的基本概念及冷拉机理。讨论了无机刚性粒子填充聚合物的增强、增韧与粒子的分散及界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增韧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橡胶增韧塑料机理,讨论了橡胶粒子形态,结构等因素对增韧效果的影响。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刚性有机填料(ROF)增韧塑料的基本概念及冷拉机理。对无机刚性料子填充聚合物的增强及增韧与粒子的分散及界面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非弹性体可以使一些韧性较差的高分子材料达到有效增韧的目的,从热塑性塑料增韧体系、核壳粒子增韧体系、液晶高聚物增韧体系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体系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概述。综述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非弹性体增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增韧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聚丙烯作为重要的通用塑料品种,其增韧改性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论述当前人们研究较多的四种增韧方法:橡胶或弹性体共混增韧、其它有机聚合物共混增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有机 无机纳米材料增韧。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些年来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聚丙烯(PP)的结构设计、刚性粒子粒径及其分布、改性剂种类及用量对增韧增强效果的影响以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机理。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刚性粒子增韧PP中,弹性体包覆刚性粒子的壳一核结构设计具有优异的增韧效果。在定量分析PP增韧机理方面,介绍了脆韧转变分析中界面黏结判据和粒间距判据,以及有限元方法在此领域的应用,刚性粒子增韧机理主要为界面脱黏到空洞/银纹化损伤和空洞/剪切屈服损伤的转变。此外还介绍了目前刚性粒子与橡胶混杂增韧PP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刚性粒子增韧HDPE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详细论述了近年来国内无机和有机刚性粒子增韧HDPE的研究发展状况,包括增韧的材料体系、不同刚性粒子增韧实例和刚性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与形态,并探讨了刚性粒子的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近年来对PVC的共混改性研究工作,总结了不同物质,如弹性体、塑料、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VC的机理。并讨论了部分PVC树脂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增韧改性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聚丙烯(PP)脆性高、缺口冲击强度低,特别在低温时尤为严重,其增韧改性是扩大PP使用范围的重要方法。综述近2年增韧PP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橡胶或弹性体共混增韧、热塑性塑料增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纳米粒子增韧及晶须增韧PP的最新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纳米粒子增韧PP的研究,并且指出纳米粒子/弹性体协同增韧PP将是未来PP增韧改性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刘云鹏 《中国塑料》2014,28(12):12-1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聚氯乙烯(PVC)物理共混改性研究的方法及其增韧机理。重点介绍了弹性体增韧、有机刚性粒子增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及纤维状填料增韧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物理共混改性增韧PVC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冯凯  李永青  马秀清  韩颖 《中国塑料》2022,36(7):157-164
简述了聚甲醛(POM)的增韧改性方法,包括弹性体增韧改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改性、合金化增韧改性和复合增韧改性,综述了近些年来对POM进行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OM及其改性产品在各领域的应用,并对POM增韧改性的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增韧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系统论述了国内外有关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弹性体或橡胶、热塑性塑料、刚性粒子、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纤维对PP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刚性粒子以及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对PP的改性研究。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能够避免弹性体增韧PP加工上的困难和刚性体在基体中易形成缺陷等问题,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在对PP增韧改性研究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
霍丽  姜巧娟 《广州化工》2014,(19):19-21
探讨了国内外尼龙材料增韧研究的现状,目前尼龙材料增韧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用尼龙与弹性体共混制备超韧尼龙,包括聚烯烃类弹性体增韧尼龙,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增韧尼龙,核-壳型冲击改性剂增韧尼龙,以及离聚物为增容剂增韧尼龙;无机刚性粒子增韧尼龙,能在提高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的同时,保证不降低其拉伸强度和刚性;有机刚性粒子增韧尼龙。  相似文献   

16.
热塑性弹性体增韧聚丙烯(PP)材料在常温下显示橡胶的弹性,在高温状态下可采用树脂的方式进行加工,因加工方式简便,扩展了PP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从单一弹性体增韧、弹性体协同增韧、刚性粒子/弹性体协同增韧、成核剂/弹性体协同增韧几方面对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材料进行阐述,并指出弹性体协同增韧、刚性粒子/弹性体协同增韧、成核剂/弹性体协同增韧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新型的动态硫化加工技术及设备也是今后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聚甲醛(POM)增韧改性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弹性体增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以及合金化增韧对POM增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和相关增韧机理,并对POM的增韧改性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PA6增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明  刘喜军 《化工时刊》2005,19(10):56-59
介绍了近年来用聚烯烃、橡胶弹性体、高韧性工程塑料、无机刚性粒子等对尼龙6进行增韧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其中以聚烯烃、橡胶弹性体应用最为广泛,而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A6则是一种较新的增韧方法,并可在提高材料韧性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