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静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传感器网络分别存在网络覆盖率较低和部署成本高的问题。为此,在混合传感器网络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CS)的覆盖优化策略。将混合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目标区域,利用CS算法初步确定移动传感器节点的候选目标位置,通过位置优化方案得到移动传感器节点的最佳目标位置以完成覆盖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该优化策略能够有效缩短平均移动距离,减少移动节点数量,提高目标区域覆盖率。  相似文献   

2.
孙宇晶 《物联网技术》2021,(4):34-35,38
为降低水下传感器网络的部署成本,文中对水下无线传感器节点数目和覆盖率进行优化,提出了针对不同网络拓扑模型的水下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不同网络模型对覆盖性能的影响;然后,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问题,分别以网络节点数目和覆盖率作为适应度函数求解。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该策略能够在单个传感器覆盖半径减少的情况下以更少的节点数目达到更高的覆盖率,从而降低水下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成本。  相似文献   

3.
基于覆盖率的传感器优化部署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感器部署是传感器网络工作的基础,对网络的运行情况和寿命有很大影响。针对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时首要考虑的覆盖问题,提出一种可以满足不同覆盖率要求的节点优化部署算法,在提高节点覆盖性能的同时优化节点数量,降低网络的配置代价。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可最大化节点的覆盖效率。  相似文献   

4.
将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部署研究,构建节点的优化部署数学模型,将节点部署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利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求解优化模型,最优解作为节点的最终配置位置,使节点在不断修复覆盖空洞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完全覆盖监测区域。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覆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蜂窝网格锚点的虚拟力导向节点再部署覆盖增强算法;算法基于传感器节点覆盖圆盘与其邻居节点覆盖圆盘的交点构成正六边形蜂窝时,有效覆盖面积最大理论,设置对随机部署的节点虚拟引力锚点作为虚拟力导向移动的目标,建立锚点对节点的虚拟引力,建立节点之间虚拟斥力来避免节点移动中的碰撞问题;完成随机播撒的节点在虚拟力的作用下的再部署,提高覆盖率,保证覆盖质量;Matlab R2012a仿真实验中,随机部署不同数量的节点,网络覆盖率均较快达到95%以上,满足覆盖需求。  相似文献   

6.
李明 《传感技术学报》2012,25(6):826-830
针对部署区域中存在多个不同覆盖质量需求的目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重覆盖算法的异构节点调度机制。该算法在满足区域覆盖要求和重点区域监测目标多重覆盖的要求,及节点能量的约束条件下,以网络的有效覆盖率最大和工作节点数目最少为目标,借助改进的差分算法来对节点状态进行优化达到提高网络覆盖性能和降低网络能耗的目的。仿真结果显示,本文的算法在满足热点目标监测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兼顾网络的区域覆盖质量,减少了网络的能耗;较之随机调度算法,本文算法在覆盖率和网络能耗方面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陈翔  胡品爱 《计算机仿真》2012,29(3):209-212
研究无线传感器覆盖(WSN)优化问题,由于网络传感器节点分布不均匀,又存在冗余等问题。传统WSN高密度部署方法,节点分布极不均匀,节点覆盖区域之间的重复率高,节点浪费严重,导致网络覆盖率低、成本高。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率,提出一种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CPSO)的WSN覆盖优化算法。首先以提高网络覆盖率为优化目标,建立WSN覆盖优化数学模型,然后通过粒子间协作进行求解,并对粒子群混沌扰动,保持粒子多样性,从而得到最优网络覆盖。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覆盖优化算法,CPSO能够以较少传感器节点获得较高网络覆盖率,提高了网络通信效率,降低网络成本。  相似文献   

8.
研究异构无线传感移动网络的节点覆盖优化问题。为了有效提高异构网络覆盖率,在分析了传统虚拟力算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虚拟力影响因子融入微粒群算法,以解决网络全局优化。首先以网络有效覆盖率为优化适度值,建立网络覆盖数学模型,然后计算六边形布局下的虚拟力距离阈值,将其作为影响参照值作用到微粒群中,防止微粒陷入局部极值,从而指导微粒进化,得到最优网络覆盖;最后通过仿真测试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由骨干节点与普通节点组成的异构网络中,微粒群融合虚拟力优化算法有更加明显的改善网络覆盖率的优势,且得到经过此算法优化的任何随机部署无缝覆盖的最佳节点数量。  相似文献   

9.
对含有障碍区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部署问题进行研究。建立节点探测模型和网络覆盖率评价方法,基于概率传感器模型提出一种部署方式,即对障碍区域进行随机布撒节点,确定区域采用量子遗传算法(QGA)寻找最优节点部署位置,实现对同构WSNs节点构成的目标区域的高效覆盖。仿真结果与GA,QGA相比:改进QGA有效提高了算法整体的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0.
胡静娴  冯秀芳 《测控技术》2014,33(10):105-108
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问题,针对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分布不均,传统覆盖优化算法一般只考虑网络部署后单次优化的问题,提出基于节点冗余和覆盖集冗余的计算方法,用网络的局部特征表征全局特征,改进了网络覆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RGA-D算法,利用遗传算法计算覆盖集,同时考虑节点和覆盖集冗余度,对网络整个生存期进行全局优化。仿真实验表明,RGA-D算法能在活跃节点数和网络覆盖率之间达到平衡,解决了网络生存期后期容易出现覆盖盲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Failures triggered by hard to debug defects usually involv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many program elements. This paper hypothesizes that information flows present a good model for such interactions and presents a new fault localiz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information flow coverage. Using a test suite, the technique ranks the statements in a program in terms of their likelihood of being faulty by comparing the information flows induced by the failing runs with the ones induced by the passing runs. The ranking of the statements associated with a given flow is primarily determined by contrasting the percentage of failing runs to the percentage of passing runs that induced it. Generally, a higher percentage of failing runs implies a higher rank. To show its potential, th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everal open‐source Java programs and was compared, with respect to its fault localization effectiveness, with three other coverage techniques that use similar style metrics that are defined for statements, branches, and def–use pair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formation flow, branch, and def–use coverage performed consistently better than statement coverage. In addition, in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ases information flow coverage performed better than branch and def–use coverage. Specifically, it was always safer but not always more precise.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性越来越高,人们对软件质量保证意识也就逐步增强。如何展开测试、优化测试、选择测试方案及提高测试效率成为目前软件工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利用测试覆盖的多维度量指标,提出综合测试覆盖率、测试覆盖率满意度及测试效率作为优化测试方案选择的效用属性,将综合测试覆盖方案应用于马尔可夫测试模型中进行优化,获得了较优的覆盖测试剖面,优化了测试流程。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测试覆盖剖面比随机测试能够减少测试用例数,提高缺陷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软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软件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项目的成功和设备的安全.而软件中的复杂缺陷难以排除,因为它们涉及到许多程序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文扩展了基于信息流覆盖的缺陷定位技术.扩展后的技术融合了语句覆盖和分支覆盖技术,它还能定位复杂缺陷.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比基于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和定义使用对覆盖的方法要更可靠、更精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下环境的三维传感器网络节点随机部署时存在覆盖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垂直采样的水下三维传感网络覆盖算法,用于提高水下三维传感器网络覆盖率和连通性.垂直采样算法首先对三维监测区域进行垂直平面采样,然后再对该平面进行直线采样,把三维空间的覆盖问题转化为多平面内的直线覆盖优化问题,达到对整个三维网络覆盖优化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100 m×100 m×100 m的三维监测水域,垂直采样算法比三维随机部署策略可提高约4%~28%的覆盖率,在节点数为40时对覆盖率的提升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栅格地图的机器人覆盖路径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接触传感器的机器人覆盖问题,提出了基于栅格地图的内螺旋覆盖(ISC)算法.ISC算法通过边界探索获得环境边界地图之后,在线规划覆盖路径,用距离转变的搜索方法保证了完全覆盖,通过设置gate栅格降低了重复覆盖率.通过对三个房间组成的室内环境的覆盖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雷达威力解算中计算量大、速率低、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经度切割的威力解算方法。建立了3种程式雷达垂直威力模型,并以垂直威力上的高度层切线,建立直角坐标系下各个高度层的平面威力模型。将平面威力按等经度间隔切割成若干条块,建立大地坐标系下各个高度层的平面威力条块模型,给出经度切割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平面威力进行经度切割,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速率,解决了复杂遮蔽边界问题,是一种快速实用的解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覆盖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和规划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为了更直观地描述区域覆盖问题,简化区域覆盖算法,将对被监测区域的覆盖问题转化为对可数个点目标的覆盖问题,然后利用点覆盖算法对整个监测区域进行了多重覆盖算法研究。最终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集中式算法和分布式算法在保证一定监测概率前提下的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雷达探测范围的三维可视化问题,给出了投影网格融合算法(FatPig)。该算法在多个雷达包络的重叠区域构建面积较小、长度合适的网格,分别对每组重叠雷达包络对做竖投影和侧投影,逐步过滤得到较多的重叠区探测点和较少的非重叠区探测点,并以较低计算复杂度完成多个雷达包络的三维融合。采用标准重叠区探测点对比库方式,得到最优的网格长度,采用成对投影的策略从宏观角度降低计算复杂度,克服以往算法复杂度较高的弊端。分析了FatPig计算复杂度,并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随机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常包含覆盖与通信冗余节点,这些节点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同时影响网络的性能。因此,如何对网络中的覆盖与通信冗余节点进行有效的调度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蜂窝模型的分布式节点调度算法(RCSC)。在蜂窝结构的基础上,RCSC算法通过添加"桥梁节点"和填补"空洞"来进一步优化工作节点集,使得整个网络达到全"通信覆盖"和全"感知覆盖"。最后,RCSC算法结合LEACH协议,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动态调度。经试验仿真证明,由RCSC算法构建出的网络拓扑中的工作节点数少且稳定,从而减少了由于冗余数据通信导致的额外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软件和硬件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一种检验手段,目的是为了寻找软件系统的中缺陷,在业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了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并且在软件测试方面加大了投入。其中,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技术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针对被测单元内部是如何进行工作的测试,是以覆盖测试与路径测试为基本策略。该文将重点介绍白盒测试中的常用测试方法,并通过实例介绍实际运用白盒测试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