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半导体吸收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电绝缘好、抗电磁干扰、无火花、能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下使用等优点,非常适合组建电力设备、石油井下等环境下的温度监测系统,但它目前仍存在测量精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称结构的半导体式温度传感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分析了测温原理和系统结构,并构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该系统在263~419K的温度范围内有1K的测量精确度和0.1K的分辨率,以及良好的线性度和反应时间,有效消除了光源和光探测器性能的不稳定和光纤耦合效率变动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海洋测温传感器的时间常数与动态误差有密切关系,因此减小测温传感器的时间常数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指出常用海洋测温传感器时间常数所引起的动态误差不能忽视,并介绍了两种新研制的小惯性钢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和试验结果。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重复性都比较好,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消除了压力效应的影响,并使时间常数τ≤200ms,列出了实际测量的结果,同时对利用金属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所组成的快速测温系统的应用也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热电阻温度计是工业生产测温系统建造中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之一,但在不同的测温工况下选择什么样的热电阻产品,是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的内容.选用错误或不合适类型的热电阻可能会造成系统测温不准,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甚至可能对生产场所带来安全隐患.本文从测量准确性、经济性、使用环境限制、安装空间限制等角度,考察目前已有的热电阻温度计...  相似文献   

4.
ADS1240在热电偶测温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绍兴 《仪表技术》2009,(11):69-70,72
分析热电偶测温系统结构,包括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测量放大电路、AD转换器、CPU和显示电路等。介绍了ADS1240管脚结构,最后分析了ADS1240在热电偶测温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采用SAMSUNG公司的32位ARM微控制器S3C44BOX的新型测温系统,利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820作为分布式测温元件,实现多路温度采集。系统外围电路简单,精度好,可靠性高。主要介绍DS18820测温原理及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6.
Fluke 80—5系列最新推出工业用内置测温功能的真有效值多用表,它的高精确度和诊断功能将最大限度提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徐莉振  鲍敏 《机电工程》2013,30(1):65-68,72
针对Pt100铂电阻多路测温系统存在精度低、硬件电路设计重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Pt100铂电阻的高精度多路测温系统。以Pt100为温度传感器、Atmega16L为控制核心,通过模拟开关CD4052组合进行了多路测量控制,运用滤波、放大等信号调理电路以及16位高采样精度的A/D转换器ADS8320,以查表结合软件补偿的方法进行了非线性补偿,从而实现了高精度测温;同时,对各组成部分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测温系统的综合误差。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传统三维火焰温度场无损测量主要利用全息干涉方法或莫尔光栅方法,这些方法存在着测量系统复杂、成本高、数据获取困难等缺点。设计出一种基于多光谱辐射层析测温原理的三维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系统具有使用灵活,测量精度高,获得数据便捷等优点。采用重排算法及MART技术相结合作为少投影数扇形束CT重建算法。四峰温度场模型的重建结果为确定光纤温度传感器旋转及扫描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温度测量的原理与方法。该系统采用24位A/D转换器,将多路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快速检测;测温电路自校正,能抑制环境变化和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际测量,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性强,满足了系统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DS18B20在16路测温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使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820。组成以单片机为核心的16路测温系统,可以完成测温数据的存储、传输、上、下限报警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1.
温度测试对于航空发动机设计与研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航空发动机的测温环境具有高温、高压、高速气流冲击、高转速、安装空间狭小等特点,还要求测温系统具有大量程、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工作性能,可供选择的测温方法非常有限。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抗电磁干扰、极端环境下的安全可靠和使用灵活等优点,并具有串联复用的准分布式传感能力,在航空发动机温度测试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比总结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光纤法布里-珀罗、光纤超声和光纤辐射等几类典型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制造工艺和技术特点,分析了航空发动机研制中不同对象和场景的温度测试需求,对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在航发测温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发展水平综述,对其在未来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在未来研究及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后续航发测温领域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剑峰 《机械》2006,33(6):I0005-I0005
ATP近日推出一种测量温度、湿度和气流的新型多功能高精确度测量仪器。ATP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测试与测量仪器的一家专业供应商。此次推出的这种新型手持式仪器分单路和双路输入两种版本,非常适合于工程质量要求高以及生产和实验室环境下的高精确度测量等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M的多功能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的多功能温度监测系统,整个系统由测温单元、控制单元、显示及传送单元组成。测温单元采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PAR,控制单元选用ARM微控制器LPC2119,显示及传送单元通过现场显示、有线传输、无线发送3种方式实现了系统的多功能用途。该系统具有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易于扩展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就测温仪形式来说,可归纳为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两种。不同的被测目标必须采用不同的测温形式,比如测定冶炼炉内钢液的温度,因为非接触式只能测定发热体表面的温度,而钢液表面有很厚的炉渣层,加上炉内本身存在温度梯度,故只有插入钢液内部,采用接触式测温的形式才能比较正确地测定钢液的温度。又比如测定回转体、运动体某点的温度,只有采用非接触式测温的方式比较合适,当然也可采用把温度传感器直接安装在运动体上,让其发射与温度相对应的电磁波,再经无线接收其电磁波。这也是一种方法,但在恶劣环境下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线型感温探测器,以光纤作为传感器,可实现沿光纤分布的温度实时测量。理论分析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原理以及影响空间分辨率指标的因素,并给出了0.5m高空间分辨率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设计以及测试情况。将高空间分辨率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应用于电缆温度测量,测量结果表明0.5m空间分辨率下对小区域电缆过热点的探测更为显著,可及时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阐述了数字式非线性校正方法在测温装置中的应用,采用数字式非线性校正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温度传感器的非线性问题,使测量精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的测温系统中,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因其结构简单,往往被误认为“热电偶两根线,接上就完事”,其实并非如此。热电偶的结构虽然简卑,但在使用中仍然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安装或使用方法不当,将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甚至检定合格的热电偶也会因操作不当,在使用时不合格;在渗碳等还原性气氛中,如果不注意,K形热电偶也会因选择性氧化而超差。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减少测量误差,延长热电  相似文献   

18.
PN结测温技术在智能仪表中的应用辽宁省宽甸晶体管厂张迎春,张宪文,赫秀芬PN结测温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开发已有10多年的历史了,在各行各业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人们对PN结温度传感器及其在智能仪表中的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就8031单片机测温...  相似文献   

19.
旋转基板的激光测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激光测温是一种先进的温度测量方法。它具有测量准确、反应速度快、非接触等特点 ,尤其适用于测量真空镀膜中基板的温度。但目前的测温对象只能是固定的基板 ,因而还不完全实用。我们新发展了一种自动测温系统 ,可以对旋转基板的干涉条纹移动进行计数 ,从而实现了旋转基板的测温 ,使激光测温技术更具实用性。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设计并给出了一次实际测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系统广泛应用于医疗、自动检测等实际领域。该文设计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系统遴选单片机AT89S51芯片为测温系统的主控,利用非接触式TN901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的实时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息传递给单片机AT89S51的I/O(P2)口,然后由单片机AT89S51程序计算公式i Temp=i Temp/16-273.15将数据转换为温度值,再由9012型三极管构成的放大电路驱动四位一体数码管,实现温度的实时显示。基于TN901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系统测量精度±0.1℃、分辨率0.1℃,工作电源为+5 V,工作环境温度≤60℃、湿度≤90%。该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系统具有响应时间短,稳定性能好,温度分辨率高和使用方便、寿命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