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聚氯乙烯(PVC)在碱性介质中脱除氯化氢(HCl)的反应,以及脱除HCl后的PVC(DPVC)与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MVS)的接枝共聚反应。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DPVC含共轭多烯结构。DPVC中双键的含量随着脱HCl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VC在碱性介质中脱HCl时不发生交联。红外光谱 ̄1N和 ̄(13)C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表明,以过氧化苯甲酚(BPO)作引发剂.DPVC与PMVS反应能上成PVC/PMVS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我国聚氯乙烯(PVC)工业的现状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对它的影响,展望了以进口氯乙烯单体(VCM)或二氯乙烷(EDC)为原料生产PVC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施文健  胡树青 《化学世界》1995,36(3):142-145
本文对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复合薄膜的油墨树脂氯化聚丙烯(CPP)和氯化EVA(CEVA)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二步氯化法和一步到位法分别合成了CPP和CEVA。  相似文献   

4.
根据色漆的颜料体积浓度(PVC)和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理论,推导出一系列计算色漆配方的公式,并通过这些公式绘制色漆配方的PVC-CPVC全图,由此进行色漆配方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化学交联模压一步法制备改性PVC泡沫塑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军  梁亚军 《中国塑料》2000,14(7):55-61
以聚氯乙烯(PVC)为主体材料,加入丁腈橡胶(NBR)进行共混改性,采用高温共混、化学交联模压一步法来制备改性PVC泡沫塑料。探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丁腈橡胶、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和戊次甲基四受(H)、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填料碳酸钙(CaCO3)等的用量对PVC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选择PVC100份、NBR60份、DOP60份、AC4.0份、DCP1份,  相似文献   

6.
1996年以来,亚太地区对聚氯乙烯(PVC)、氯乙烯单体(VCM)和二氯乙烯(EDC)需求旺盛导致了美国氯碱市场不平衡。亚洲金融风波造成的亚太地区市场收缩将抑制美国PVC、VCM和EDC出口,有利于美国氯碱市场平衡,预计1998年全球烧碱市场滞销会缓解。  相似文献   

7.
引进VCM(氯乙烯单体)生产PVC(聚氯乙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污染。采用石油路线生产VCM是我国PVC工业的发展方向,文中叙述了引进VCM的半年料工艺,对生产PVC的影响及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氯化聚乙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氯化聚乙烯(CPE)作为高分子改性剂在改性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PE/PVC共混体系和橡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平衡硫化体系硫化天然橡胶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平衡硫化(EC)体系硫化天然橡胶(NR)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半有效硫化(SEV)体系和传统硫化(CV)体系硫化NR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EC体系返原作用略高于SEV体系,明显低于CV体系,硫化6h时的返原率依次为7.7%,0.4%和34.0%;与SEV和CV体系相比,EC体系NR硫化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300%定伸应力高,生热低,耐磨性和耐屈挠性好。EC体系NR硫化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能优于SEV体系,更优于CV体系。  相似文献   

10.
易全福 《维纶通讯》1999,19(1):53-58
报导了含聚氯乙烯(PVC)和聚醋酸乙(PVAC)两种线性高聚物的聚酰胺(PAMAM)接枝状物掺混物,用动态分析、氙核磁共振(NMR)光谱学和抗拉性能测量等方法研究掺混物组份之间的相互作用。数据显示出在掺混物中的PVAC组份比PVC组份有更高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氯化酞菁铟(ClInPc)为载流子发生层(CGL),四苯基联苯胺(TPD)与聚乙烯咔唑(PVK)复合为载流子传输层(CTL),形成双层结构的功能分离型有机光电导体(P/R),研究了它的静电感光性能.结果表明,ClInPc/PMMA(30%)与TPD/PVK(1∶1)两者匹配时的P/R具有良好的光电导性能,其电荷接受能力V_(max)≈800V,光电导率△V_t(1s)>70%,暗衰小(<50V/s),残余电位低(30V/s).由真空蒸镀成膜(CGL)所研制的P/R的光电导性能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12.
王伟勤  王健 《橡胶工业》1997,44(12):715-718
研究了乳液法PVC(简称乳PVC)悬浮法PVC(简称悬PVC)和粘合剂用量,阻燃增塑剂,带芯含棉量等因素对橡塑整芯难燃输送带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盖胶中可用20~25份乳PVC等量替代CR/NBR/氯化聚乙烯(CPE)(40/40/20)配方体系中的NBR,也可用40~60份悬PVC等量替代NBR配方体系中的NBR,浸渍液中增塑剂选择ZRS-50/DOP/42%氯化石蜡并用最适宜,覆盖胶中  相似文献   

13.
使用与标准规定方法不同的检测手段,发现国内外PVC树脂的残留毒物中除氯乙烯单体(VCM)外,还有多种有机组分。通过数据证实了残留氯乙烯单体(RVCM)含量不能确切的标记PVC树脂的毒性。提出目前国内外PVC树脂技术标准中,只用RVCM含量做为衡量毒性指标是不科学的,为了人类的切身利益应尽快修订现行PVC树脂技术标准的有关部分。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采用活性重质碳酸钙(CaCO3)填充的废聚氯乙烯农膜(WPVC)为原料,生产PVC地砖基片,并研究了该原料对体系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介绍了PVC地砖的工艺技术、PVC地砖基片配方的选择及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结果表明:热压贴合成型PVC高填充地砖的加工技术可行,利用废PVC农膜生产PVC地砖基片,降低了产品成本,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5.
简讯     
简讯1991年世界主要国家聚氯乙烯产量(万吨)1992年日本PVC软质制品生产情况(单位:混合物,t)。1992年日本软PVC薄膜生产情况(单位;1000m)日本拉伸薄膜产量(业各用)1992年日本PVC人造革生产情况(单位:1000m。)B本199...  相似文献   

16.
罗绍武 《塑料开发》2000,26(3):1417-1421
在PVC电缆料挤出造粒过程中,通过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和工艺数据,分析总结在挤出造料(H70、H270、J70、J270等PVC电缆料)生产中两道关键生产工序(搅拌混合、挤出造粒)的工艺参数(T、P、t、V、Q等)对PVC电缆料产品质量的影响,以便设计合理可行的PVC电缆料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剖测了以瑞泰HPMC(RT-50)所制备的PVC树脂质量,并与进口(日)信越HPMC(60SH50)PVC树脂进行了特性对比和评价。表明瑞泰HPMC(RT50)生产PVC树脂常规物性好,树脂质量符合GB5761标准。尤其是颗粒特性好,表现为:洁白、疏松多孔,形态规整,干流动性好;分布适宜且集中(120~160目),有利塑化和残留单体的脱除;熔融流变性优良,塑化时间短,熔融因数(F)值高,总体品质和PVC树脂质量不低于(日)信越HPMC(60SH50)水平。  相似文献   

18.
聚氯乙烯与热塑性聚氨酯的共混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国庆  闫贻成 《黎明化工》1995,(3):14-14,16
将聚氯乙烯(PVC)与自制的热塑性聚氨酯(TPU)进行共混改性,试验研究了PVC分子量、PVC/TPU共混比及共混方法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XS-3型PVC与TPU的相容性最好,性能也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氯化酞菁铟(ClInPc)为载流子发生层(CGL),四苯基联苯胺(TPD)与聚乙烯咔唑(PVK)复合为载流子传输层(CTL),形成双层结构的功能分离型有机光电导体(P/R),研究了它的静电感光性能。结果表明,ClInPc/PMMA(30%)与TPD/PVK(1:1)两者匹配时的P/R具有良好的光电导性能,其电荷接受能力Vmax≈800V,光电导率△Vt(ls)>70%,暗衰小(<50V/s)  相似文献   

20.
CPE增容PVC/EPDM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氯乙烯(PVC)为主体材料,新型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改性剂,氯化聚乙烯(CPE)为增容剂进行共混,来改善PVC的抗冲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VC和一定量的CPE、EPDM共混改性后,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PVC/CPE/EPDM在100/5/10(W/W)时,冲击强度上升值最大,可达43.7kJ/m^2,拉伸断裂强度提高近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