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WAP的话题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已经不再是少数手机老鸟们挂在嘴边充酷的神秘的科技语言了。WAP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通俗的说法就是一种无线上网协议。凡具有WAP功能的手机,都可以浏览支持WAP的站点,实现上网功能。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通和联通公司正式推出这一新业务。当然到各地用户真正享受这项业务,在时间上是有先后的。但各大手机厂商为了争夺这一手机新领域,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支持WAP的机型,而最近的新品手机已表现出WAP功能将成为手机基本功能的趋势。目前市面上常见的WAP机型有摩托罗拉L20…  相似文献   

2.
谢网 《数字通信》2000,(4):88-90
概述 踏入千禧之际,一种全新的无线软件应用协议WAP悄悄向我们走来。 业内人士估计到2004年时,全球将有4亿人通过手机上网。以目前全国近6 000万手机用户来算,手机上网模式将为互联网开辟出更庞大的市场。 早在1999年3月,法国就率先推出WAP服务。而日本NTT推出的手机上网服务(iMenu,属该公司自行开发的制式),在短短8个月内,已拥有200万名用户,收入更高达50亿美金。可以预见,WAP 服务亦将在全球形成一股新的互联网势力。 在中国,自从2000年3月25日到3月27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相似文献   

3.
T191是摩托罗拉公司主攻低端市场的一款机型,以其可爱的小兔形象、轻灵的外型和有趣的功能获得了女孩子的青睐。屏保动画就是其特色功能之一,手机还支持通过内置的WAP功能无线下载各种最酷的屏保。不妨让我们一起看看此款手机的屏保无线下载功能。 开始下载屏保前,首先请确保您的T191手机已经正确设置了WAP上网的参数并能够正常上网进入提供屏保动画下载功能的网站。本文中以wap.iter.com.cn为例。  相似文献   

4.
以前,人们为了摆脱电话线,将手机与笔记本电脑相连,然后实现无线上网。在这种所谓的“手机上网”方式中,手机只不过是电话线的替代品,不存在任何实质上的新意。手机还是那个手机,电脑还是那个电脑,与其说是“手机上网”,还不如说是“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人们还得背着沉重的电脑奔来奔去。然而WAP的出现,使手机本身就变成了无线上网的电脑,这给因特网增添了更广泛的移动性。WAP,剪掉了因特网的“辫子” WAP即无线应用协议,它是手机无线上网的标准。有了它,人们就可摆脱那根烦人的电话线,通过移动电话和其他便携式终…  相似文献   

5.
WAP的全称是Wireless Application Potocol,译为无线应用协议,是实现无线移动互联(如手机上网)的基本规程。WAP为无线技术和Internet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使新一代无线通信设备能在移动中接入Internet。 WAP是由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和美国的软件公司Phone.com于1997年联合发起创立的,随后得到业界众多公司的支持。1998年4月有了WAP标准第一版本。目前,WAP是通信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一、WAP技术的优点 WAP技术是一种手机上网的技…  相似文献   

6.
杨永宏 《数字通信》2000,(11):74-75
概述 就在几个月前,“手机上网”一时成为业界及大众手机用户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内运营商纷纷及时推出WAP上网业务,一度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与广泛关注。人们有理由相信,手机上网就象电脑上网一样,移动互联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成为以后的发展趋势。 然而,人们的热情很快被无情的现实冷却:当前GSM网络的局限性,手机拨号上网的复杂性,WAP网站内容的匮乏等等因素造成了“手机上网”目前好像还是一个梦,或者只是专业人士的实验产品,离人们真正的需求还差很远。 的确,目前用WAP手机上网还仅仅是一个初级阶段,上网速…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目前全国WAP手机销量已达二三十万部,其中各大厂商通过上海市场销出的WAP手机有五六万部。与此同时,上海移动、上海联通营业点开通WAP功能的用户有2000余户,而且呈逐月上升趋势。全国提供无线上网服务的网站已有几十家。近来新问市的手机大多已带有WAP功能,最便宜的一款才卖一千多元。同时为了支持无线上网,手机的LCD液显屏也变大了。如摩托罗拉新推的P7689“网上通”的显示屏比以往同样大小手机显示屏扩大了一倍。据预测,2001年全国有几百万手机用户实现无线上网。WAP网站也会越来越多,竞争也将更激烈。沪手机上…  相似文献   

8.
WAP手机上网发展迅猛,如何营造无线上网环境Abstract和丰富网上资料至关重要。本文从介绍WAP基本原理和WAP网站入手,着重阐述了支持WAP业务的ISP、ICP的发展及为其带来的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9.
《电子科技》2000,(10):3
目前比较热门的是利用移动终端上网,包括手机和掌上电脑等,利用移动终端上网时,数据的传输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的,可用来上网的手机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早期的手机,它只是比普通手机多一个红外接口,能与便携式电脑连接,使便携式电脑能够通过手机拨号上网,严格地说,这种手机还不能算是上网的手机,第二种是所谓的WAP(无线应用协议)手机,NOKIA7110是世界上第一部WAP手机,它除了具有一般手机的功能外,还可以浏览因特网;第三种手机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可以上网的手机,它们除了具有一般移动电话的功能外,无论…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正试图推出基于WAP(无线应用协议)的移动In-ternet服务和应用,而采用WAP的移动电话手机将于近日上市。使用WAP技术,用户能够用移动电话或其他无线终端访问因特网上的信息。新加坡现有的两家移动电话运营商SingTelMobile和MohileOneAsia公司已经成功地完成了WAP系统的技术测试,已经签约的信息内容提供商主要有Yahoo和英国广播公司。MohileOneAsia公司最近宣布,该公司预计很快就推出速率为14.4kbit/s的无线上网服务,可为用户提供新闻、股票、航班及…  相似文献   

11.
近日获悉 ,原定于 6月 1日公布资费政策的WAP (无线通讯上网 )业务 ,将延期至 9月 1日公布。这就是说 ,在此之前 ,上网手机的通信费、互联网使用费和信息服务费全部免收 ,可上网手机的用户们可以再吃三个月的免费午餐。自中国移动集团 3月 2 8日开通“全球通WAP”商用试验网以来 ,充满诱人商机的WAP市场在中国开始预热 ,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手机商 ,搜狐、新浪等网络商均争先恐后地推出了WAP手机、WAP网站 ,宣传攻势也一浪高过一浪。但WAP手机却是热炒不热销。据了解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费问题尚未明了。中国移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WAP手机的上市和中国移动通信WAP业务的开通,你完全可以在远离电脑的日子,轻松上网收发电子邮件。WAP手机的易用、便携、低成本可让它成为你的“邮差”。现在市面上的WAP手机不少,如摩托罗拉A6188、2000WWW网上通系列和V8088等都能支持WAP协议,其中V8088还是目前世界上最轻、最小的一款可无线上网的GSM双频WAP手机。越来越多的人购买WAP手机,是冲着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功能的。目前,无线移动接收电子邮件也被认为是WAP最有吸引力的应用之一。其实,手机短消息和无线收发电子邮件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我们给对方发送电子邮件,是发送到邮件服务器上,对方用自己的密码到服务器上把邮件取下来;而且,WAP手机发送的电子邮件容量要比短消息大得多。再者,发送电子邮件时,我们不需确认对方的手机是否开机(因为是发送到服务器上),手机接收电子邮件也不受时间限制,你甚至可以接收数天前别人发给你的邮件。 不过,要想用WAP手机联入因特网接收电子邮件,首先必须到当地电信运营商那里申请开通一项名为“数据通信”的服务,就象申请中文短信息、传真、呼叫转入等其他手机服务一样。为推广WAP业务,中国移动宣布在5月31日前,用户可以免...  相似文献   

13.
未来是移动的世界。目前全球共有移动电话用户6.5亿人,每天全球有70万新用户加入移动电话用户的大军。这意味着,到2001年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将超过固定电话用户。 国内,无线互联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已推出WAP业务,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诺基亚等手机厂家争相推出WAP手机。但事实上,WAP在国内的应用仍是水中月,镜中花。仅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移动电话用户超过200万,但所有的“移动数据通信用户”(既有用手机上网者,也有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用户)一共只有1万户左右。在购买了WAP手机的使用者中,只有非常少的人真正申请了WAP业务,WAP俨然成为了一些人显示身份的花瓶。 就在欧洲学者们忙于研究WAP技术,并为其不断升级大伤脑筋之时,NTT DoCoMo的i-mode技术却在日本出人意料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DoCoMo是根据日本政府的通信自由化方针,于1992年从NTT独立出来的。在NTT时代的13年间,日本几乎没有卖出去手机,而i-mode却在短短1年半的时间,发展移动用户超过1000万人,并呈不断上升趋势。是什么使i-mode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它的成功会带给我们一些怎样的启示?在“通信运...  相似文献   

14.
《数字通信》2000,(4):66-66
手机上网已越来越贴近大众了,可是,究竟有哪些无线上网技术?他们又具有哪些功能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介绍一下几种流行的无线上网技术。WAP技术WAP的全名是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即无线应用协议,这种技术能让手机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为用户带来更大的通信空间。WAP将使支持该协议的移动电话用户能进入下列应用和功能: (1)统一消息处理:管理个人电话文档,处理语音、传真和E-mail。 (2)诸如出租车、饭店、旅馆、股票交易、金融、号簿业务、汇率和时间表。WAP将公平地实…  相似文献   

15.
WapIDE浏览器是一种可以浏览WML(无线标记语言)卡片组并且能够显示WML卡片结果的模拟WAP手机。这种浏览器能够翻译WML字节码和WML文本文件,可以从本机文件系统或是从服务器通过HTTP或WAP交流栈载人WML卡片组。 WAP协议手机是如何实现上网浏览的呢? WAP手机上网并不是“通过手机上网(以手机作为通讯工具而用电脑处理上网过程)”,而是直接用手机在网上“冲浪”:把因特网页的信息过滤成可以通过蜂窝网传送并显示在电话屏幕上的形式,用手机的键盘或触摸屏操作。 诺基亚7110、爱立信R320…  相似文献   

16.
到2003年,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将超过用PC上网的人数。到2006年,中国的第三代移动通讯用户将达到 2630万,居世界第一。 WAP、Bluotooth、GPRS、EPOC等构筑了无线上网的强大基础,但仍存在安全隐患、内容缺乏等问题。 微软、雅虎、摩托罗拉、爱立信等业界巨头纷纷涉足无线上网,惟恐落后于人。 我国政府给予无线上网事业巨大的支持,企业开始投石问路,网民也开始体味无线上网的个中滋味。 从去年开始,无线上网逐渐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今年初以来,随着摩托罗拉、微软、诺基亚等公司就无线上网频频推出…  相似文献   

17.
业界新闻     
无线证券终成现实 5月18日,由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上海移动通信公司和网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WAP手机无线证券业务宣布正式开通。该业务的开通,标志着我国移动电子商务领域与世界潮流已经同步,同时,沪上股民也有幸成为率先使用无线证券的人。 据悉,自5月17日开始,中国移动全球通WAP业务全网开通,现在用WAP手机登录中国移动上海信息资源网站(wap.sh.chnmobile.net)和网擎掌上网(www.handinweb.com)就可以享受到两个网站提供的新闻、无线交易、股票实时行情、股票…  相似文献   

18.
据Strategies Group统计,目前约 有 20%的无线用户对无线 E-mail或无线Internet感兴趣,这意味着有3.9亿的潜在用户。传统的无线modem的接入方式并不能使用户满意,人们希望能够使用类似手机或寻呼机这样小型的无线设备来实现无线接入,WAP恰恰可以满足用户对易用、便携、低成本等特性的要求,无疑是目前最具吸引力的选择。 一、WAP起源 WAP是一个全球性的标准。1997年6月,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和Unwired Planet(即现在的 phone.com)成立了WAP(W…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2月,WAP论坛公布了其制定的WAP(无线应用协议)标准的最新版本WAP1.2。这种新的技术标准出台后,WAP协议的终端在接入因特网或专用Intranet时,不需要Modem(调制解调器)。Modem作为目前上网的重要工具之一,WAP的正式出台对它有什么影响,Modem的前景怎样?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实达、联想、全向等Modem研发生产部门的有关专家。 目前上互联网分两种方式,一种是拨号上网,另一种是专线上网。在我国,拨号上网是用户上网的主要方式,其间Modem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计算机发出的是数字信号.而传统的电话线是运行模拟信号,Modem的调制解调功能使计算机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无线上网”逐步受到关注,尤其是WAP协议的提出使这一话题在业界持续升温。 WAP是由WAP论坛发起的为迎合无线互联网接入需要而设计的开放式行业标准,它包括两部分:一是通信部分,负责传输数据;另一是WML语言,供在使用具有WAP功能的微型浏览器的小屏幕上发布信息用。WAP技术利用现代技术标准中适应于无线通信环境的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扩展,使无线Internet服务在各种无线设备和网络上成...  相似文献   

20.
赵晶 《数字通信》2000,(11):67-68
过去,一说起手机上网,老玩家们就不禁联想起一个手机、一根数据线和一台笔记本的经典组合。是的,以前由于无线通讯没有相应的互联网协议,不得不让手机充当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的角色。 WAP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新型的WAP移动电话,不但能够胜任打电话的功能,同时还内置WAP协议浏览器,让单独的手机上网变为现实。 目前,已上市的WAP手机有:Nokia 7110、Ericsson R320sc、Motorola V8088/A6188、Siemens35系列等。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爱立信R320sc 的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