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利用水平并开采浅层超稠油的可行性,在九6区5号供热站/92^#集油站未动用区内,在无法钻直井的情况下,设计布置了3口水平井。文中对水平井的完井方式、工艺配套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和经验,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已开发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法,对齐平1井进行动态历史拟合与生产预测,并从钻井成本、地面建设费用、税收及油价等方面.对已开发稠油油藏─—齐40断块的齐平1井及其假设直井进行经济评价。目的利用水平井技术改善已开发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结果水平井的投资为直井的3.35倍,产油量为直井的3.29倍,按油价1020.0元/t计算,净现值是直井的5.04倍。结论在目前钻井成本和油价条件下,利用水平井开发已开发稠油油藏,必须争取部分优惠政策。就辽河油区而言,每生产1t油减免47.2元,则可盈利;而直井即使每吨油税金全部减免,仍然亏15.9元。  相似文献   

3.
热采稠油油藏经济可采储量的简便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法:利用投入产出原理,推导出热采稠油油藏的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目的:为油田编制开发方案和中长远规划及储量资产化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该方法应用于某块的经济可采储量计算的结果同现金流量法比较,相对误差较小,完全符合经济可采储量计算的要求,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热采稠油油藏,但在实际应用时,要严格界定适用条件和经济参数的选取。  相似文献   

4.
热采技术在扶余油田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采技术在改善扶余油田难采区块(利用常规注水不见效或注不进水且原油粘度较大区块)及水平井能量补充的一些有效做法。从热采区块的筛选、热采方案的制定、配合热采所形成的一些技术、水平井蒸汽吞吐等都作了较为详尽的总结。热采技术在扶余油田大规模的应用,为扶余油田难采区块的开发及水平井能量补充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扶余油田重上100万t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吉林油田其它类似区块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特稠油,超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模式综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法利用水平井热采模式.对特、超稠油油藏进行开采。目的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结果对油层厚度小于5m的特、超稠油油藏不宜采用水平井热采;对油层厚度在5~10m的特稠油油藏或油层厚度大于10m的超稠油油藏,可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对原油粘度大于5×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适用蒸汽吞吐开采;对油层厚度大于20m,原油粘度大于20×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必须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结论对已投入蒸汽吞吐的特稠油油藏,尤其是处于中后期吞吐阶段的区块,应采用蒸汽加氮气泡沫驱及现有在井与水平共组合蒸汽驱模式;对尚未开发的特、超稠油油藏,应采用水平井注蒸汽热采模式及其它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金家油田地处于东营凹陷西南边缘斜坡带,油藏原油粘度高、敏感性强,常规蒸汽吞吐热采开发难以动用。针对强敏感性稠油的开发难点,提出了蒸汽、气体、降粘剂、粘土稳定剂复合热采工艺技术,通过研究各要素的作用机理,借助于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形成了适合于此类油藏的复合采油技术,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复合热采工艺参数的优化。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复合热采工艺在金家油田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有效解决了该地区油藏开采难度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庆西部斜坡区稠油油藏热采开发界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断块油气田》2016,(4):505-508
按照我国现行的蒸汽吞吐筛选原则,大庆西部斜坡区稠油油藏90%以上不能进行整体热采开发。文中运用技术界限与经济界限的研究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统计学手段,确定影响热采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推导了水平井、直井蒸汽吞吐开发的多元界限公式;计算得出在不同油价下的开发界限值。通过界限研究,对西部斜坡区稠油油藏有利区块进行了潜力评价,A37区块进行了注蒸汽热采开发,采出程度11.74%,累积油汽比0.358 m3/m3,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对于提交该油藏探明储量和推进动用进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稠油,作为一种高粘度、大比重的原油,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存储量,早已是全球生产稠油的重要国家之一.伴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关于稠油油藏方面的开采技术水平早已发展成熟.现阶段,使用热力开采法进行稠油油的藏开采是主要的方式,该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加热的方法降低油层当中稠油的粘度,常见的方法有两种:蒸汽吞吐法、电热法....  相似文献   

9.
普通稠油油藏二次热采开发模式综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根据国内多数稠油油藏或区块已进入蒸汽吞吐开采中后期,产量递减加快,经济效益下降的紧迫局面,提出了二次热采模式。目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挖掘石油资源潜力。结果只要油藏地质条件适宜于蒸汽驱采油,而且有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就应适时地将蒸汽吞吐开采转入蒸汽驱开采;对于不适宜进行有效汽驱的油藏,应采用注热水或其它二次热采模式。结论不论何种稠油油藏,在蒸汽吞吐中后期,都应研究、采用二次热采模式,建立二次热采概念,以此找到依靠注入热能及驱替能采出更多的原油途径,稳定稠油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稠油油藏热采井出砂机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井楼油田三、七区岩心为主,进行了4个模拟实验以研究热采井的出砂机理:常规开采方式的无水驱替模拟;蒸汽吞吐开采方式的生产驱替模拟;未投产层位和未波及区域岩层受生产层影响的模拟;驱替后岩心在卤水中分散状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热采井的生产压差大小已经不是影响油井是否出砂的重要因素了。防砂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在近井地带如何建立一层渗透率高且在蒸汽注入和排水时不致破坏的有效阻砂带。  相似文献   

11.
稠油热采油藏一体化设计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油藏动态对注汽工艺和井筒举升工艺进行优化设计,是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油藏动态是注汽工艺、举升工艺设计的基础,而注汽工艺、举升工艺又影响着油藏动态。因此,注、采工艺与油藏动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三者分开设计会造成注、采工艺与油藏动态之间的不匹配,现场操作性差,实施效果不理想。为此,研究了注汽工艺、油藏动态和井筒举升工艺一体化设计技术。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现场工艺的实际条件,设计的结果更科学,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12.
渤海稠油油藏具有原油黏度高、油层渗透率高和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常规注水开采时油井产能低,开发效果差,亟待采取强化措施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以油藏工程、物理化学和热力学等理论为指导,以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物理模拟等为技术手段,以渤海NB35-2油藏储层地质和流体为实验平台,开展了调驱、热力采油和"调驱+热力"联合作业增油效果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与采用蒸汽发生器向岩心内注入高温高压蒸汽的实验方法相比,通过在岩心中不同区域饱和不同黏度原油来模拟热流体注入即热采过程,不仅能够更好地模拟热采过程中储层内原油黏度分布,而且技术简单。与单独热采或调驱措施相比较,"调驱+热采"联合作业增油效果较好,并且采收率增幅大于二者之和,产生了协同效应。"调驱+热采"联合作业优化工艺参数:Cr~(3+)聚合物凝胶段塞尺寸范围为0.025PV~0.075 PV,C_P为1 200~1 600 mg/L,m(聚):m(Cr~(3+))=(180:1)~(270:1)。热流体作用范围小于3/10注采井距,作用范围内原油黏度50~120mPa·s。  相似文献   

13.
稠油热采储层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稠油热采储层精细油藏描述的技术现状看:国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体系,特别是在利用地震技术对油藏开发过程监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精细刻画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研究水平;国内在储层单砂体的精细刻画、隔夹层研究以及储层在热采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稠油热采储层研究的关键问题为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研究、隔夹层发育规律描述、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和地质建模研究等。在此基础上认为,稠油热采储层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井震结合断裂系统的精细刻画、地质体分类评价、稠油热采储层变化规律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四维地震监测和隔夹层封隔能力的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验证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陆上A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的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其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其采收率进行了预测,以期为即将进行的海上稠油油田热采提供指导.指出了海上稠油油田热采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方法运用沉积相、动态监测和密闭取心等方法,论述了克拉玛依油田首批结束蒸汽吞吐阶段的九1~九44个开发区油层动用状况和宏观剩余油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目的弄清地层剩余油状况,充分挖掘尚未动用或动用程度差的储量潜力,以继续保持蒸汽驱阶段的合理开采。结果蒸汽吞吐初期高渗透层动用程度好,中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差或未动用;末期蒸汽超覆导致油层上部为强水洗,中下部基本来驱扫或冷凝水驱动。在同一开采条件下,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为:油层非均质性是控制剩余油的基本因素;局部范围产地层水形成水淹区是造成剩余油的重要条件;开采条件不适应是产生剩余油的外部因素。结论完善井网和加密井距调整,是减少剩余油,改善蒸汽驱效果和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有效措施;掌握合理转驱时机和开展稳油降水措施,是确保原油增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稠油热采油藏经济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开发的市场化决定了油藏经济开发模式研究的必要性,经济开发决策因子研究是在不同油价下,根据极限油汽比与产油量的关系,确定出经济极限油汽比,单井经济界限日产油量等参数。对二连油田吉32断块经济开发决策因子的结果表明,随着油价和产油量的增加,极限油汽比逐降低,但降低幅度逐渐减小,在高产油量条件下,极限油汽比对油价的敏感程度相对于低油量条件下较小;考虑经济因素,油田最终采收率与油价有关,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吉32断块合理转换开采方式的研究,认为间歇注汽为优选转换开采方式,预测最终采收率可比一直采用吞吐方式提高3%左右。图3表3参7(侯健摘)。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压釜模拟热采条件下石英颗粒的变化情况,研究单井吞吐过程中水岩反应对稠油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英在强碱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及pH值呈指数规律变化。这对于正确了解稠油储层在热采过程中的孔隙结构变化、次生孔隙的产生、岩石骨架的破坏,低温冷凝前缘硅化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