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考虑剪切弥散效应的结蜡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热原油管道结蜡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考虑分子扩散与剪切散共同作用下的结蜡厚度公式,可计算给定时间内热油管道的结蜡厚度及形成某一结蜡厚度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蜡沉积对管道运行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使有效管径减小,增大流动阻力;二是使传热系数减小,降低管道散热损失.求解管道的安全输量首先需要确定热力条件允许最小输量和管道特性允许最小输量,再对两者进行比较,其中较大者即为管道的安全输量.一个清管周期内,随着结蜡层逐渐增厚,总传热系数减小,使得管道热力允许最小输量降低;流量、黏度、有效管径等的综合作用使得水力允许最小输量亦减小.  相似文献   

3.
流花16-2油田海底管道原油在深水不保温输送过程中,管壁结蜡对管道全线总传热系数的变化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室内环道蜡沉积实验建立流花16-2油田管道蜡沉积预测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沉积时间条件下管道沿线结蜡速率及结蜡厚度的变化,并引入单位时间管道全线总结蜡量概念对管道全线结蜡速率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在管壁结蜡层的保温作用下,管道沿线最大蜡层厚度位置处的总传热系数迅速降低导致后管段油流温度升高,管道沿线蜡沉积速率峰值向管段末端移动;随着沉积时间的增长,管道全线结蜡区域逐渐扩大,导致单位时间管道全线总结蜡量增大;根据管道沿线最大蜡层厚度2 mm或管道全线总结蜡量10 m^3的沉积时间,推荐流花16-2海底管道清管周期为3~5 d,以保障海底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濮阳原油蜡沉积模型,预测不同运行工况下中洛管道沿线的结蜡厚度分布。同一运行条件下,沿着管道输送方向,管壁结蜡厚度逐渐增大,到达结蜡高峰区后逐渐减小;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结蜡最严重处略向后方偏移。随着出站温度的降低,中洛管线内出现蜡沉积的管段逐渐增长;结蜡最严重处逐渐向出站处推移,且蜡层厚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在模拟运行流动条件下测量蜡沉积速度的试验技术,介绍了改进后的试验室试验方法和计算模型,以此来预测管道中的蜡沉积速度和长期积蜡对管道压降与温度分布的影响。该计算模型除了适用于计算沿管道的瞬时沉积速度外,还能模拟管道运行中结蜡的长期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结蜡厚度和温度是位置、沉积量和压降的函数,而这些又都是时间的函数。文章还对海洋管道的蜡沉积进行了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该计算模型预计的大部分蜡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油田采油五厂部分管道结蜡、结垢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管道物理清垢技术,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降低污垢沉积量,减少压力损失,保持管道的输量。对于高回压油井的治理,应究其根源,制定不同的措施,如只是盲目地拆环和放大管径,不但投资上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对于结蜡严重造成的井口回压高,在放大管径后热力条件变差,管径结蜡现象更为严重,很可能造成管线冻堵。对于水聚驱结垢严重的井,建议采用物理清洗法清洗管道。  相似文献   

7.
抽油井结蜡现象是制约油井正常生产的一只“拦路虎”,尽管目前的清防蜡手段多种多样,但油井因蜡卡而躺井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原因在于原有清防蜡措施在多变的油水关系和油井上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抽油井结蜡和防蜡的机理出发,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热力清蜡技术—低压力小排量热力清蜡技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较好地解决了一直困扰广大石油工作的难题,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加热输送原油管道低输量可使管线沿线温降增大,油品温度降低,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较低的温度导致油温低于析蜡点,甚至处于析蜡高峰期,最终增大管壁结蜡厚度,减少管线有效运行管径,导致沿线摩阻增大;同时降低泵及加热炉等设备效率,增大能耗损失,不利于设备维护。对长呼原油管道油温、地温、沿线温降、凝点及沿线压力损失进行分析,确定管线结蜡最严重的两个管段,通过调整加热炉启用方式实现节能降耗,沿线油品到达末站物性满足运行要求,为在低输量运行时制定安全、节能的运行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原油管道输送油品时,蜡沉积问题一直影响着管道的安全运行。基于蜡沉积机理,以青海油田花格管线为例,建立了预测实际管道中蜡沉积层厚度和蜡沉积速率的计算模型。结合环道模型沉积实验结果,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蜡沉积厚度及速率的变化曲线,分析了不同原油流速、冷却水温度、原油温度对管道结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原油流速的增加及冷却水温度的升高,管道中同一位置处原油温度升高,蜡沉积速率降低,沉积厚度减小,管道中不易结蜡;在原油温度的变化过程中,某一个温度区间内最易形成蜡晶。  相似文献   

10.
大庆原油管输结蜡规律与清管周期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确定不同流态区管壁处剪切应力、蜡晶溶解度系数、径向温度梯度及管道沿线温降分布的基础上,回归建立了适用于描述大庆油田某两联合站间输油管道蜡沉积的结蜡模型。根据差压法原理,建立了研究原油管输结蜡过程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并覆盖该输油管道的典型工况条件开展了管输原油结蜡模拟试验。相对偏差分析表明,结蜡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值的适配性良好。进而在预测运行时间对该输油管道结蜡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结蜡层厚度对管道轴向温降及压降的作用,确定了年季节最高与最低土壤温度期的清管作业周期分别为4个月和3个月。  相似文献   

11.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旋压成型后,部分奥氏体组织因冷变形转化为马氏体,与材料中残留的部分α组织共同导致封头呈磁性,采用热处理等方法可以消除磁性。对于非磁性条件要求严格的场合,可选用Ni含量较高的不锈钢,如0Cr25Ni20,0Cr23Ni13或310,316等。  相似文献   

13.
浅析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剖析货币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运用美国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阐述对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热交换器的污垢问题是国民经济众多产业和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传热学界未彻底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分析热交换器污垢的主要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污垢成分配制了相应的清洗配方,设计了清洗流程及装置,得到了完整可行的热交换器在线清洗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两种不同加入硅的方式制备了W-Ni催化剂,对其进行了拉曼光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并采用微型反应器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当硅在氧化铝成胶过程中加入、且硅的加入量为基准+11.0时,八面体配位结构的钨比例最大,H2-TPR的低温还原峰温度最低,峰面积最大,镍与载体的结合能最小,催化剂的脱硫和脱氮活性也最高。当硅在载体成型过程中加入时,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催化剂中八面体配位结构的钨比例随之降低,H2-TPR的低温还原峰向高温方向偏移,钨和镍的金属分散度随之下降,钨与载体的结合能随之增大,而镍与载体的结合能却随之降低。催化剂的活性随着硅含量的增加也降低。  相似文献   

16.
对取自蒸汽过热炉辐射室集气管出口管线管帽失效部位的材料进行了腐蚀部位宏观形貌检查、化学成分、夹杂物、金相组织、氧化物、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认为封头是在高温蒸汽的冲刷腐蚀和高温氧化腐蚀的联合作用下破坏的。材料的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夹杂为沉淀强化第二相,金相组织中含晶粒度为10.5级的细晶粒条带,在晶界析出了铬的化合物,铬未完全溶人奥氏体中。结合使用工况、热处理条件,认为管帽固溶处理温度偏低、时间过短、铬未完全固溶、晶粒过于细小是材料在高温下强度过低、抗氧化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应提高管帽固溶处理温度,同时也可对进出口管线端头的设计进行适当改进。  相似文献   

17.
运用营销理论,探讨成品油营销渠道中流转环节的创新,交易方式的创新,营销渠道的环境创新。提出创新营销渠道的组织构架应把握的四个方面,即:减少机构设置和管理层次,提高运营效率;有效地压缩管理环节和距离;遵循“合理流向”的原则设置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创造更大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开拓海外油气市场的过程中,筹措资金是项目运营的前提。如何进行资金的税务筹划又是投资决策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实施筹资过程、投资过程、会计核算过程和海外项目内部化等管理策略来实现合理的税务筹划,把税负水平作为选择国际投资经营方式和地点的出发点。以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关注海外项目经营中的税收风险,建立国际税务筹划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的热力学数据为基础,结合Benson、Joback和马沛生基团贡献法估算了碳酸二苯酯(DPC)的热力学性质,进而计算了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DPC反应和二苯醚水解反应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计算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在5 MPa、353~413 K下,两个反应均为自发过程,其中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的平衡常数较大,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二苯醚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较小,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为达到耦合除水的目的,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需维持合适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可燃气体爆炸是工业生产中时有发生的重大灾害事故类型之一,爆炸极限是判断其爆炸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工业过程中常采用向被保护的设备中引入惰性气体的方法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本研究采用计算绝热火焰温度法,对几种常见的有机可燃气体与氮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进行预测计算,并将计算值与文献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爆炸下限的预测与实验值吻合程度较好,对爆炸上限的预测则存在一定的误差,并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