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本刊讯近日,天津市建委发布由天津市墙改节能管理中心组织编制的《天津市绿色建筑材料评价技术导则》,将于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为开展绿色建材和设备评价标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天津市墙改节能中心组织编制的《天津市绿色建材和设备评价标识实施细则》由天津市建委正式发布实施。该《细则》明确规定了墙改节能中心负责全市绿色建材和设备评价标识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细化了绿色建材和设备评价机构的申请与发布、标识评价程序、评价标识使用及监督管理等内容,为天津市绿色建材和设备评价标识  相似文献   

3.
正为切实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和《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推动绿色建筑和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工作,日前,住建部与工信部联合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实施细则规定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组织管理、专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为切实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和《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推动绿色建筑和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实施工作,10月14日,住建部与工信部联合印发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一版)。实施细则规定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组织管理、专家委员会、评价机构的申请与发布、标识  相似文献   

5.
《居业》2015,(20)
<正>为切实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和《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推动绿色建筑和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实施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于10月14日印发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一版)。《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发布是对《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进一步细化对促进我国建材行业进入"全绿"时代具有重要意义,本刊全文刊出以飨读者。《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一版制定了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正>为做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14]75号)的实施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预拌砂浆》(征求意见稿),现正在住建部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导则》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控制项、评分项(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可循环)、加分项。《总则》指出: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预拌砂浆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本导则  相似文献   

7.
产业政策     
<正>两部门联合出台《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为切实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和《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推动绿色建筑和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实施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绿色建  相似文献   

8.
《居业》2015,(8)
<正>为做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实施工作,推动绿色建筑和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组织编制了关于保温材料(墙体和屋面)、墙体材料(块体类)、预拌混凝土、建筑玻璃、陶瓷砖(板)、卫生陶瓷等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的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日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8家企业产品达到一星级要求,5家企业产品达到二星级要求本刊讯依据《天津市绿色建材和设备评价标识实施细则》(津建科[2015]450号)要求,天津市墙改节能中心于今年3月中下旬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绿色建材和设备的评价标识工作。经评价机构评价考核,共有8家企业的产品达到一星级绿色建材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平台建设目的为了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和《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和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有关要求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制订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贯彻执行细则条例中的相关规定,积极做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实现评价流程电子化、评价过程的可追溯、评价工作的高效快捷,由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组织  相似文献   

11.
《建筑》2016,(16)
绿色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建筑行业要积极贯彻中央的决定,实现建筑的绿色发展。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信部联合出台的《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由两部门共同负责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监督管理,并指导全国各地开展评价标识工作。2016年是全面启动、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关键年,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有关要求,需要全行业运筹帷幄,真抓实干。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5月2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工信部在京召开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座谈会,同时发布了我国第一批绿色建材标识项目,共32家企业45个产品获得首批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广应用绿色建材的有关要求,两部委于2014年和2015年先后出台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确定了推广和应用绿色建材的总体要求、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等。  相似文献   

13.
<正>1总则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保温材料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建筑用墙体和屋面用保温材料的绿色建材评价。1.0.3绿色保温材料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墙体保温材料附着在建筑墙体外侧、内侧或中间用于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建筑保温产品。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5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建科〔2014〕75号文件印发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由此,绿色建材将与绿色建筑一样,其评价标识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3个等级。所称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是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按照《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要求,对申请开展评价的建材产品  相似文献   

15.
<正>为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规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促进绿色建筑发展,近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四川省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共24条,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为5年。《细则》提出,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优先使用获得绿色评价标识的建材。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或使用财政资金的建  相似文献   

16.
<正>住建部和工信部在4月份以"建科墙函[2015]47号"下发"关于征求对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和部分产品技术导则意见的函",公开征求对《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及为部分建材产品——保温材料(墙体和屋面)、墙体材料(块体类)、预拌混凝土、建筑玻璃、陶瓷砖(板)、卫生陶瓷等制定的专项绿色建  相似文献   

17.
"现在已经迈出第一步,《办法》已颁布,春节前后就要有实施细则。"1月19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材研究院院长马眷荣向记者表示,《办法》指的是《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今年将全面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发放工作。相比绿色建材,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早已先行一步。2013年,《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  相似文献   

18.
《福建建材》2014,(8):99-99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支撑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制定并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材将与绿色建筑一样,其评价标识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3个等级。《办法》所称的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相似文献   

19.
<正>为落实工信部和住建部两部委2015年9月以来制定发布的《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实现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目标,推动建材工业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2015年11月17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北京举行了"绿色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6月13日,江西省墙革办和江西省新型墙材协会联合举办《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标准及《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技术导则》专题讲座,邀请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节能评价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周炫讲解《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工程师朱群敏解读《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技术导则》。省市墙革办、省新型墙材协会、省直管试点县(市)墙革办和179家新型墙材生产企业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