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溶蚀在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演化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海相碳酸盐岩不仅分布广、厚度大、类型多,而且经历了多期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具有良好储集性能的滩相白云岩储层.通过对该区沉积发育史、成岩演化史、构造埋藏史和有机质热演化史分析,较深入研究了飞仙关组储层发育演化过程中的溶蚀作用.根据具体的溶蚀特征及化学充填物地球化学资料,识别出了同生-准同生期、液态烃期、气态烃期和构造抬升期等四期溶蚀作用;探讨了不同期次溶蚀作用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液态烃期和气态烃期埋藏溶蚀作用模式,总结出了溶蚀作用对储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建南气田飞三段发育台内礁滩相的鲕粒灰岩和颗粒灰岩储层。通过扫描电镜及铸体薄片观察,储层孔隙类型有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晶间孔、铸(粒)模孔、生物体腔孔和非组构溶孔,其中以粒内溶孔为主,其次为粒间溶孔。岩心、岩屑以及薄片观察表明,飞三段构造裂缝发育较充分,多以斜缝和高角度缝为主,呈半充填状。岩心分析显示其为特低孔低渗致密储层。 相似文献
4.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白云石的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理论,对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多种技术分析,认为飞仙关组白云岩有混合水白云石化和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两种成因类型.混合水白云石化形成的鲕粒白云岩主要沿台地边缘呈带状分布,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形成的膏质泥晶白云岩或膏质砂屑白云岩呈片状分布于泻湖环境中.进行了白云石化分区分带研究,为下步勘探部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飞仙关组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储层,在川东北地区发现的大、中型气田基本位于飞仙关组的北东向构造之中.从构造地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开江-梁平海槽和城口-鄂西海槽的成因、特点,进而探讨川东北地区北西向构造对飞仙关组储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发现及气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川东北地区从1963年石油沟构造巴3井首次在飞一段钻获天然气开始,到福成寨、板东、黄草峡构造上相继发现飞仙关组气藏,渡口河构造的渡1井在飞仙关组钻遇孔隙型白云岩,获天然气流,罗家寨、铁山坡、金珠坪等一批飞仙关组鲕滩整装气藏的勘探历程.分析了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的烃源条件、储集条件、盖层条件,指出飞仙关组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上二叠统及飞仙关组自身为其主要烃源;其储集岩类型主要为鲕粒云岩和溶孔鲕粒灰岩两大类.评价预测了储层发育有利区带.分析了气藏的形成过程,认为可划分为古油藏阶段、大气藏阶段、古气藏调整定型阶段等三个阶段.从地质构造、沉积相分布、圈闭要素等角度剖析了罗家寨等构造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形成机理和气藏特征. 相似文献
7.
川东北部飞仙关组气藏气体组分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飞仙关组气藏为高含硫、过成熟常压(低压)的超干气藏,其地层在地质历史上经过了深埋藏和高温作用,具备了原油裂解的条件,包裹体资料证明原始气藏含有大量的高烃组分和液态沥青,且不含H2S,确认气藏为原油裂解产物.气藏储层发育在膏盐岩中,原油裂解气与其中的硫酸盐矿物发生热化学还原作用(TSR),消耗了大量的高烃气体,并产生大量H2S和CO2,所以现今气藏表现为高含硫和过成熟特征.硫酸盐岩热化学反应(TSR)生成的H2S和CO2大量溶解在水中,形成大量的酸,其产生的溶蚀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储集空间,造成了现在气藏压力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实测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压力资料所展示的地层压力分布与气藏的特征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储层气藏压力成因机制、演化及与油气成藏关系.正常压力系统,多处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岩性以云岩为主,储集类型多为孔隙型,气藏一般甲烷含量低、硫化氢含量高;异常高压或超高压系统,多处于海槽区或台内云岩欠发育区,储层岩性以灰岩为主,气藏甲烷含量高、不含或含极少量的硫化氢,主要为裂缝型气藏;孔隙型气藏和裂缝型气藏具有明显不同的成压演化机制:以孔隙型储层为主的气藏经历了印支末期-燕山早期古油藏常压阶段,燕山中-晚期液态烃类热裂解成气的超压气藏阶段,TSR反应及其作用和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抬升使孔隙型储层降压为正常压力系统并最终定型为常压气藏阶段;以裂缝型储层为主气藏经历了燕山中-晚期高压天然气充注和燕山晚期构造挤压作用下古高压气藏阶段,喜马拉雅晚期强烈构造挤压超高压气藏定型阶段. 相似文献
9.
川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研究显示,鲕粒云岩和亮晶鲕粒灰岩是区内飞仙关组的主要储集岩类,储渗空间成因复杂,以次生的孔、洞、缝为主,仅偶见残余原生粒间孔。工区飞仙关组储层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复杂的沉积、成岩环境,沉积作用和后期成岩作用是其主要的控制因素。滩体的高部位是储集体发育的有利部位,后期云化及埋藏溶蚀作用是次生储集空间发育的必要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0.
建南气田周缘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特征与勘探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庆立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4,17(2):8-9,22
鄂西渝东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在建南构造钻探飞仙关组工业气流以来,经历了长期的勘探历程。本文进行了飞仙关组沉积相的划分与鲕粒灰岩滩体分布的分析。在飞仙关组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台缘鲕粒滩坝沉积是主要储集体,储集性能在平面上存在差异,指出飞仙关组飞三段的有利储层发育区。结合保存条件分析,提出今后气田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1.
罗家寨西南地区飞仙关早期沉积古地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测井曲线伽玛值来研究罗家寨西南地区的沉积古地貌,通过上百口井测井曲线对比,发现飞仙关组底部的电性变化主要集中在50m范围内,以飞仙关组底界50m段的伽玛加权平均值来研究飞仙关早期沉积古地貌,指出20~30 API的伽玛值区域可能是鲕粒最适宜生成的地区,且同时是后期鲕粒岩云化及鲕滩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依据处于有利相带、较高古地貌、邻近井的云化及储层发育较好的原则,提出QL25-PX1区块和DT7-DT5区块两个勘探有利区块.为该区勘探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川东北清溪场构造飞三段气藏录井特征及解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川东北碳酸盐岩天然气储层所赋存的层位众多,其中上组合海相地层中三叠系飞仙关组储层由于埋深适中,是重要的勘探目标。江汉录井在川东北清溪场构造XQX1井飞仙关组飞三段发现高产、高压、裂缝型气层,测试产量达106.8×104m3/d,控制储量超过30×108m3,是在川东北及鄂西渝东地区继河坝2井后又一口单层测试产量超百万方,且不含硫化氢的碳酸盐岩气井。 相似文献
13.
川东北区块宣汉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 ,在储层精细标定的基础上 ,通过储层地质建模与正演 ,建立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 ;借助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 ,对飞仙关组 (T1f3 -1)鲕滩储层进行了预测。为优选钻探目标,提高勘探成功率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将综合成岩相划分为与每种成岩作用相对应的单因素成岩相,建立不同类型成岩相的测井曲线特征.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资料确定岩心取样点的成岩相类型,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单井成岩相.在大量单井成岩相分析基础上,确定其展布规律,编制蜀南东南部地区须家河组四段成岩相平面分布图. 相似文献
15.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含油气砂体横向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侏罗系地层为一套巨厚的陆相沉积,近年来随着浅层钻探工作的开展,已经在这套地层中获得了多口工业气井,由此也表明:找准川东北侏罗系地层中的砂体,并获得其含油气情况是提高钻探成功率的关键.但是,该地区浅层的主要钻探目标-侏罗系沙溪庙组是一套横向变化较大的砂、泥岩互层结构,要预测出其中的砂体分布及其含油气情况显然具有较大的难度.遵循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思想,通过地质、测井研究与地球物理信号分析技术相结合,在对川东北五宝场-渡口河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沉积情况进行了仔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速度反演、自然伽玛反演及能量吸收分析的联合解释,对上沙溪庙组中河道砂岩分布及其含油气情况进行了平面预测,从而为钻探提供了较为直观的参考资料,也为四川盆地浅层陆相碎屑岩沉积的储层预测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露头和岩芯的精细观察描述,分析开江—梁平海槽南段飞仙关组二段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认为该区飞仙关组二段处于海退时期,以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台地边缘为主,且鲕粒灰岩与泥晶灰岩互层出现,鲕滩在海槽的西南部开阔台地和台地边缘相带发育充分,向台地内部鲕滩的数量与规模缩减,其中台缘滩分布较广且厚度较大,局部可见台内滩。 相似文献
17.
18.
鲕粒灰岩和微生物岩及其形成的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广泛发育于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中。对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特征的分析,可以用于判断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条件和沉积体系特征,进而重建沉积盆地的古地理面貌。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在豫西宜阳地区寒武系第三统馒头组二段,识别出了两套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即鲕粒滩-滩后微生物丘组合和鲕粒滩-滩间(后)微生物丘组合。鲕粒滩以放射-同心状和放射状鲕粒为主,泥晶或微亮晶方解石胶结,形成于强弱动荡条件交替的鲕粒浅滩环境;微生物丘中的微生物岩包括核形石、叠层石和凝块石,以单独一种或两种类型在地层中交替发育,组成的钙化微生物为葛万菌和附枝菌,形成于低能为主的滩后(间)潮间坪或滩间局限海环境。海平面升降、水动力条件的高低控制了鲕粒滩-微生物丘组合和微生物丘中不同类型微生物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servoir oolitic dolomite in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southwest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series of marine natural gas fields were recently discovered in oolitic dolomites of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southwest China. The mechanism forming these reservoir dolomites is debatable, limiting the ability to characterize these reservoir successfull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ve Dukouhe, Luojiazhai, and Puguang areas, this issue was addressed by examining the distribution,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dolomite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study to date was provided. Dolomitization occurred at a very early stage of diagenesis, as shown by the petr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rock fabric. Vadose silt, which is composed primarily of dolomitic clasts, is found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res of the oolitic dolomite.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overlying strata were subjected to dolomitization when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was located in the vadose zone. Therefore, it may be inferred that the dolomitization which occurred before the formation was exposed to meteoric condition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lomite indicate that dolomitization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seepage reflux. The degree of dolomitizat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evaporative lagoon. Furthermore, the type and porosity of the dolomite vary in different zones of the upward-shoaling sequence, with the porosity gradually decreasing from the highest layer to the lowest layer. This reflect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lomitization and seawater evapora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dolomite. Geochemical analysis provided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lomitization fluid and the coeval seawater. The 87Sr/86Sr and 813C isotopes, as well as the abundances of trace elements, Fe and Mn, indicate that seawater concentrated by evaporation acted as the dolomitization fluid. Thes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dolomitization most likely occurred in a semi-closed diagenetic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main mechanism of ool 相似文献
20.
川西北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集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川西北地区栖霞组野外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微观及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物性资料,研究了该套地层中白云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归纳并总结了这类储层的分布规律及形成与演化过程。认为栖霞组白云岩储集层以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孔、洞为主,裂缝除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起到了连通孔隙的作用;储集空间组合类型以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孔隙型为主。这类储集岩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和成岩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