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亚湾地区三次环境γ辐射剂量率调查测量结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相继建设广东大亚湾核电站(GNPS)和岭澳核电站(LAPS),大亚湾地区自1988年至2000年先后进行了三次环境γ辐射剂量率调查。比较分析三次测量结果,大亚湾地区原野和室内的γ辐射水平总体上保持不变,道路的γ辐射水平则略有上升。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时间特定区域γ辐射水平调查结果差异的原因,说明在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中,测点的代表性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王丽平 《辐射防护》2020,40(6):691-695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放射性废物库的安全管理,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对2013—2018年山西省放射性废物库库区环境γ辐射剂量率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库区环境γ辐射水平满足《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中有关库房内源坑盖板上方0.5 m处γ辐射剂量率不超过20 μGy/h、源库墙外表面0.2 m处γ辐射剂量率不超过2.5 μGy/h的规定要求,各年度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未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此外,健全的库区安全防范也为促进我省核技术利用和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放射性废物库是放射性固体废物和废放射源贮存库,其辐射安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山西省放射性废物库库区环境γ辐射剂量率的监测结果表明,库区环境γ辐射水平满足《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中库房内源坑盖板上方0.5 m处γ辐射剂量率不超过20μGy/h、源库墙外表面0.2 m处γ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武汉市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的测量结果,按面积加权,原野陆地γ辐射剂量率和天然贳穿辐射剂量率分别为5.78×10~(-8)和9.11×10~(-8)Gy·h~(-1);道路上陆地γ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4.90×10~(-8)Gy·h~(-1)。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长白山主峰地区典型地形地貌特征,较全面的开展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调查,掌握了第一手的调查数据。调查结果表明长白山主峰的北坡、南坡及西坡海拔高度800m以上各测点地表环境γ辐射剂量率结果随海拔高度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本工作的开展也为后续山林地区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测量工作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组织了全国辐射监测网络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和宇宙射线响应测量比对。共有32家成员单位的47台仪器设备参与了7个环境测点的比对测量,比对结果统一到γ空气吸收剂量率,采用Z比分数值分别对不同型号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价。比对结果显示,闪烁计数器测量数据的离散性较高压电离室大。除宇宙射线响应测点外,两类仪器的测量结果保持着较好的线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线性响应理论模型模拟C4007B、CC4007RH和CC4011器件受不同γ射线剂量率辐射时的总剂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响应与吸收剂量成线性关系时,在实验室选用任一特定剂量率进行总剂量辐射和辐照后室温退火,可以通过线性响应理论模拟其它剂量率辐射下的总剂量效应。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际不同剂量率辐射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1998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在浙江组织了全国环保系统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比对,参加本次比对的有22个省、市、自治区的监测单位,共38台仪表,比对在带先选定的11个环璋点中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参加比对的仪表多数能较好地满足目前环境辐射监测任务的需要。高气压电离室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绝大多数数据在10%以内相致闪烁型仪表与高气压电离室相比其测量结果分散性较大,大多数数据的偏差(以5台电离室的均值为  相似文献   

9.
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理论建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最新的decay衰变纲图,通过理论建模,建立土壤中铀系、钍系、长衰变核素40K与环境地表的γ辐射致空气吸收剂量率的关系,并与Beck公式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推导公式的准确性。为以后进行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的计算提供公式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海南岛环境天然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结果。全岛测点360个,其中原野测点113个、道路测点114个、室内测点113个。按测点平均,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为(8.00±2.86)×10~(-8)Gyh~(-1),其中原野γ辐射剂量率为(5.28±2.86)×10~(-8)Gyh~(-1),室内贯穿辐射剂量率为(12.98±4.28)×10~(-8)Gyh~(-1),室内γ辐射剂量率为(10.66±4.28)×10~(-8)Gyh~(-1),道路γ辐射剂量率为(6.65±2.71)×10~(-8)Gyh~(-1);道路γ剂量率与原野γ剂量率比值平均数为1.19,天然贯穿辐射对人产生的年有效剂量当量按人口加权平均为74.6×10~(-5)Sv。全岛集体剂量当量为4.21×10~3man·Sv。  相似文献   

11.
福岛核事故期间,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在秦山核电基地周围、杭州和舟山等地区开展了环境γ辐射剂量率的连续监测和瞬时巡测工作.连续监测和瞬时巡测结果表明,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对浙江地区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未造成可监测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两款不同类型的γ辐射剂量率仪的宇宙射线响应因子,并与经验计算值进行比较,对比得出两款γ辐射剂量率仪对宇宙射线的响应水平,了解其宇宙射线响应因子和校准因子差值。方法:2018—2020年,使用6150-b型γ辐射剂量率仪和RSS-131型γ辐射剂量率仪陆续在我国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安徽、福建等地完成湖库水面上的宇宙射线响应测量工作。结果:6150-b型和RSS-131型γ辐射剂量率仪对宇宙射线响应因子的范围分别处于0.94~1.07和0.73~0.84。6150-b型γ辐射剂量率仪测量数据离散性较大,RSS-131型γ辐射剂量率仪对宇宙射线响应值较大。两款仪器测量结果稳定,其测量结果均保持较高的线性。  相似文献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名生  李国保 《辐射防护》1992,12(5):377-388
本文报道了1987—198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方法及其结果。全区以25×25 km 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测量网格点360个,各类加密点599个。调查结果表明:(1)全区原野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测点加权平均值分别为63.4、65.3和62.8 nGy·h~(-1)。;(2)道路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值为54.9 nGy·h~(-1);(3)建筑物室内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测点加权平均值分别是97.6和91.7 n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人口和测点加权平均值,室外分别是28.9和29.5 nGy·h~(-1),室内分别为25.2和25.8 n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不包括中子成分)按人口和测点加权平均值,室外分别为94.3和92.3nGy·h~(-1),室内分别为122.8和117.5 n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的我区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是0.54、0.23和0.77 mSv,全区居民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98、0.84和2.82×10~4人·Sv;(7)我区主要旅游区(点)的天然γ辐射大部分属于正常本底水平。首次发现“花山-姑婆山”天然γ辐射高本底区,面积约500 km~2,其原野和建筑物室内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分别为20.5和27.8 nGy·h~(-1)。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的调查方案、实施细则和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浙江全省926个测点的陆地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加权平均值为7.23×10~(-8)Gyh~(-1),按人口加权平均值为6.97×10~(-6)Gyh~(-1)。文中还给出了全省陆地γ辐射剂量率的地区分布,并指出本省石煤、磷矿的开采所引起的陆地γ辐射剂量率的增高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历次报告中公布的世界各国的室外γ辐射剂量率调查结果,平均值发生变化接近或大于20%的国家或地区约占1/4,这应引起室外γ辐射剂量率环境监测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UNSCEAR历次报告中给出的世界各国的室外γ辐射剂量率调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并对当前国内室外γ辐射剂量率的环境监测提出一些应予注意和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γ辐射剂量率的连续监测是核电厂常规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的主要内容。分析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的影响因素,对于识别核电厂的异常排放、建立应急监测本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德核电厂监督性监测系统2016年一整年的γ辐射剂量率逐时连续监测数据为例,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宇宙射线响应、气象参数的影响、核电厂的排放等,研究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γ辐射主要来自地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及宇宙射线,气象参数的变化是影响γ辐射剂量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快速傅里叶分析FFT和气象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存在明显的日周期变化。核事故时释放的放射性可能对剂量率监测结果带来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锦秋  陈淑萍 《辐射防护》1991,11(3):201-211
本文报道1987年2—12月安徽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的方法及结果。全省共布设测点777个,其中按25×25km 网格在全省均匀布设的网格点216个,各类加密测点561个。调查测量结果表明:(1)原野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按面积和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5.67、5.62和5.55×10(?)Gy·h~(-1);(2)道路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5.38×10~(-8)Gy.h~(-1);(3)建筑物室内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9.59和9.36×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的加权平均值,室内分别为2.64和2.62×10~(-8)Gy·h~(-1),室外分别为2.95和2.94×10~(-8)Gy·h~(-1);(5)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不包括中子成分)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室内分别为12.23和11.99×10~(-8)Gy·h~(-1),室外分别为8.62和8.49×10~(-8)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的我省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1、0.24、0.75mSv,全省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2.5、1.2和3.7×10~4人·Sv。调查发现原徽州地区炭化砖建筑物室内γ辐射剂量率均值为25.56×10~(-8)Gy·h~(-1),明显高于全省建筑物室内的调查结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甘肃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km×25km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647个,各类加密点346个。调查结果表明:(1)甘肃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网格点的加权均值分别为62.9、64.5和62.6n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平均值为60.8n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101.6和99.2n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43.3和45.0nGy·h-1,室外分别为49.4和48.4n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45.0和144.1nGy·h-1,室外分别为113.4和113.1n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6、0.39和0.95mSv,所致全省居民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1×104、0.77×104和1.87×104人·Sv。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气压电离室连续测量我国东部某地环境γ辐射剂量率,同时监测降水参数。研究发现:降水引起剂量率升高,最大升幅达38.1%,降水总量最大的夏季升幅最大;剂量率升幅大雨中雨小雨;降水强度越大,降水开始后剂量率升高越快,剂量率最大值出现点比降水强度最大值出现点晚约1h。同一降水强度条件下,剂量率升高幅度,冬季春季秋季夏季,降雪降雨。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德亮  王树明 《辐射防护》1990,10(6):423-434
本文报道了1985—1987年河北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剂量水平的调查方法及其结果。全省以25×25km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285个,各类加密测点204个。结果表明:(1)原野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按面积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分别为5.59、5.51和5.31×10~(-3)Gy·h~(-1);(2)道路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5.11×10~(-8)Gy·h~(-1);(3)建筑物室内天然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分别为9.39和9.17×10~(-8)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室内分别为3.05和2.80×10~(-8)Gy·h~(-1),室外分别为3.38和3.11×10~(-8)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不包括中子成分)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平均值,室内分别为12.44和11.97×10~(-8)Gy·h~(-1),室外分别为8.97和8.42×10~(-8)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的我省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0、0.25和0.75mSv,全省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2.7,1.3和4.0×10~4人·Sv。 首次发现“计马石”天然γ辐射异常本底区,该测点的原野、道路、建筑物室内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分别为20.92、19.77和27.93×10~(-8)Gy·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