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将待分类的地下工程围岩指标组成参考数列,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标准指标组成被比较数列,运用扩展的最小二乘方准则构造目标函数,建立了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灰色优化理论模型。结合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并与用模糊数学方法分类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围岩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赵卫国 《山西建筑》2007,33(12):100-101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围岩质量的5项指标:岩石质量指标RQD,湿抗压强度Rw,完整性系数Kv,结构面强度系数Kf,地下水渗水量W/L等进行了关联分析,提出了一种进行围岩分类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的灰色优化和预测,并将其应用到隧道与地下工程的监控量测中。结合工程实例,通过与GM(2,1)模型、Verhust模型和新陈代谢模型的模拟预测进行对比,得出了在模拟预测围岩的变形特征时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的新陈代谢模型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准确的模拟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十分感谢刘树亚先生对“原文”的讨论,因为这促使笔者重新翻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温故知新,受益匪浅。现对讨论中涉及的问题提出粗浅看法如下:(1)隧道与地下结构的围岩稳定尽管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影响因素包括岩体地质结构、地应力、岩体力学性质、地下水以及工...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数值试验一直是许多学者致力实现的目标。丁春林先生在《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第4期上发表的“支护和加固期间复线隧道围岩稳定性因素分析”一文,在这方面又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文中有关的假设和结论尚须进一步研究,现提出与作者商榷。(1)关于围岩...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用岩体完整性、岩块强度特征等六指标的五级分类体系,构建了基于隧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标准数据库,建立了隧道围岩稳定性的五级灰色归类模型,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感谢谭云亮先生对“原文”的讨论,使我们有机会就内表比问题做进一步探讨,现就内表比与支护的关系和采用2.0m深处内表比值为巷道围岩分类指标是否合理两个问题答复如下。1巷道围岩变形内表比确与支护有关围岩变形内表比是一个新概念,原文以建立内表比概念和一种新...  相似文献   

8.
<正> 原文作者通过现场试验发现,混凝土与基岩的胶结面的抗剪强度,其实就是两者中强度较小的一种材料的抗剪强度,因此今后无需进行此类试验。笔者提供以下资料,从另一方面证实作者的部分结论,并期望通过讨论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 原作者持续不断地探索饱和非粘性土坝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的合理方法,所做的努力显然将有助于这一课题的最终完善解决。原文提出了“比较强度最大发挥面上的应力条件法”,对我们很有启发,但也有些问题需要商讨。 1.原文提出以强度最大发挥面上的应力条件表示液化破坏程度,如果只是就“这个面上的强度得到最大发挥”这一点来看,似乎无可非议。但是,必须注意,原作者所说的都是总应力下的强度概念,而实际决定土体破坏与否的是有效应力强度。在往返荷载作用下,饱和非粘性土的强度仍然遵守有效应力的摩尔-库伦标准。因此,从有效应力的概念出发,以极限平衡面上的应力条件表示液化或破坏程度,似乎更为合理些。  相似文献   

10.
对“水泥加固土硬化机理初探”一文的讨论谭罗荣(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430071)“水泥加固土硬化机理初探”(发表于本刊1994年第1期,以下简称“原文”)一文探讨了水泥加固土的硬化机理,取得了一些令人信服的试验数据,并详细分析了试验结果,无...  相似文献   

11.
感谢高玮先生和陈昌富先生对“遗传算法在土钉支护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以下简称“原文”)一文的关注 ,笔者基本同意陈昌富先生针对遗传算法在求解高维及复杂连续变量等优化问题和关于遗传算法收敛性和计算效率以及适应性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众所周知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自然规律与遗传机理的随机搜索算法 ,该方法与传统搜索算法不同 ,它是从一组随机产生的初始解 ,称为“种群 (population)”的更新与迭代来搜索全局最优解。种群的迭代是通过选择、杂交和变异等具有生物意义的遗传算子来实现的[1 ,2 ] 。笔者认为近些年来人们对遗传算法兴趣日益增长和特别关注有两个基本原因 :其一是工程领域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2.
拜读了贺可强先生等发表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5期的“遗传算法在土钉支护结构中优化设计的应用”(作者 :贺可强 ,阳吉宝 ,王胜利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产生了一些想法 ,特与作者商榷。(1)关于原文中的目标函数 原文将土钉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表示为minW(L ,Sv,Sh,α) 基于F >Fs (1)上式即为原文中的式 (3 ) ,本文为了统一而重新进行了编号。原文定义W为经济指标 ,表示为W =(L/Sv) ·Sh (2 )  W既是经济指标 ,自然是愈小愈好 ,式 (1)也表明了这点。然而 ,由式 (2 )可知 ,当土钉长度L和土钉垂直间距Sv 固定时 ,由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灰色关联度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将得到的主要因素作为BP网络的输人参数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预测,并用L-M方法对BP网络进行改进,通过与传统的分析方法比较,证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 首先,由衷感谢侯公羽教授和牛晓松工程师对"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开挖扰动引起围岩变形特性研究[1]"(刊登于2010年第7期,以下简称为"原文")文章的关注与质疑(对原文的讨论以下简称为"讨论稿"),如此学术讨论交流,对于我一名青年学生,收获必将颇丰.  相似文献   

15.
在“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及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中我们的本意是想提供一种对岩质边坡稳定分析比较实用的三维分析方法,希望既能反映三维稳定性的实质,而数学表达方法又比较简洁。原文引起了陈先生的兴趣,很高兴在此作一讨论。目前发表的三维方法都是各有优缺点,各有一定的作用范围,恐怕还很难找到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法。原文主要用于岩石边坡的稳定分析。工程中常见的岩石边坡,由于结构面的存在,大多呈扁平状态,结构面是凸凹不平的、滑体厚度不大,而滑体滑面主要由结构面构成。而在土体中的滑面往往可以形成比较规则的球面,滑体滑面由该球面构成。因此,在岩石边坡情况下是否不考虑S在Y方向的投影就是假定过多,是值  相似文献   

16.
<正> 原文提出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用来验算土坝的拉伸、开裂、剪切等破坏的安全程度。如能运用恰当,看来在土石坝设计的初始阶段,对坝体一些关键部位的性状作粗略的判断,不失为一种方便的方法。兹就文中的几个问题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陈凡 《岩土工程学报》1996,18(5):105-106
对“应力波反射拍信号的检测及其工程应用”一文的讨论陈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北京,100013)近读《岩土工程学报》1995年第3期上一文“应力波反射拍信号的检测及其工程应用”(以下简称“拍文”),颇感新颖。作者首次将“拍”的概念引入桩的动测分...  相似文献   

18.
学习了贵刊 2 0 0 1年第 5期发表的“遗传算法在土钉支护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作者 :贺可强 ,阳吉宝 ,王胜利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颇受启发 ,有些疑问提出与原文作者讨论。 (1)关于最小稳定系数问题边坡等的最危险圆弧滑动面位置一般由三个参数确定 ,即圆心位置的两个坐标及圆弧半径 ,而原文中却只用遗传算法求出了圆心位置的两个坐标 ,并没有求出圆弧半径 ,应该说此时圆弧滑动面并不能确定出来 ,如果圆弧滑动面仅由圆心位置确定 ,此时应作滑动面过边坡坡角等一些假设 ,而原文中没有。从原文图 1来看 ,原文中似乎隐含了圆弧滑动面过坡角的假设 ,如果是 ,那么此假设的依据是什么 ,是否  相似文献   

19.
1引言贵刊2010年第7期刊登了题为基于突变理论的采空区重叠顶板稳定性强度折减法及应用的文章(以下称为原文),原文通过累次折减重叠顶板强度折减系数F,由顶板的跨度、厚度及顶板岩石力学参数算得顶板中点竖向位移  相似文献   

20.
非常感谢刘金龙博士等对拙文“基于M-C准则的D-P系列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以下简称“原文”)的关注及讨论,现对讨论的问题进行答复:(1)讨论把中主应力系数b=(σ2?σ3)/(σ1?σ3)及大、小主应力比系数t=σ1/σ3引入到对无粘性土的D-P系列准则的控制方程中(讨论稿式(1)),对不同内摩擦角?时满足控制方程的b与t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在一定的?值下特定的b(t)下求得了不合理的t(b)值,以此认为D-P系列准则可能在一定的区段上不存在物理意义。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来看一看D-P系列准则的屈服方程与t、b在应力空间的相互关系:假设(σ2?σ3)=b′(σ1?σ3),σ1=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