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边坡不同稳定性的位移矢量角的形成机制以及对新滩边坡实际资料的分析,发现堆积层边坡的表层位移矢量角是描述和评价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基本参数之一。它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与预测预报标准,且受局部或随机因素影响较小,同时反映了边坡的变形受力条件与整体稳定性状态,在滑坡预测预报中有着位移或位移速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边坡塑性滑移阶段的位移矢量角及其与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运用数理统计趋势位移分析原理建立了边坡位移矢量角和位移速率双参数统计预测预报判据,克服了传统位移时序分析法单一参数预测理论的不足,并运用新滩边坡F系列监控点实际资料进行了双参数的后验稳定性验算与判别。预测结果与边坡的实际失稳时间与规律相吻合,说明该理论判据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监测位移的灰色预报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提出了“黄金率灰色拓扑选择”建立预报模型的方法,对隔河岩水电站引水隧洞洞群施工期监测得到的收敛位移数据进行了数据列预报,在此基础上,利用t1与v1的关系,提出了短期塌方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2):300-303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滑坡位移ARIMA预报模型。采用差分平稳,自回归AR模型和移动平均MA模型对滑坡位移进行预测,得到了该滑坡监测点TP1的预报模型为ARIMA(2,2,1),然后分析对比实测与预测位移–时间曲线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滑坡在外界诱发因素作用下位移的发展变化趋势,说明所建滑坡位移预测预报模型效果较好,在滑坡位移预测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300-303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滑坡位移ARIMA预报模型。采用差分平稳,自回归AR模型和移动平均MA模型对滑坡位移进行预测,得到了该滑坡监测点TP1的预报模型为ARIMA(2,2,1),然后分析对比实测与预测位移–时间曲线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滑坡在外界诱发因素作用下位移的发展变化趋势,说明所建滑坡位移预测预报模型效果较好,在滑坡位移预测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例分析架空索道大跨度高支架顶部位移控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平 《特种结构》2013,(4):51-54
本文以笔者近年来设计的新疆某货运索道高支架为例,研究高支架顶部位移控制设计。该索道线路跨距长、运量大且峡谷两侧支架受力大。规范是从控制支架刚度的角度出发制定的,对支架顶部位移限制严格,只有在位移不超过规范要求时,才认为支架设计合格。要使支架设计既合理又经济实用,就会给设计增加难度。本文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设计中经过多方案比较,并结合不同软件计算与分析,总结出了保证高支架顶部位移满足规范要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恒杨 《城市勘测》2010,(6):166-169
论述了安全预报的方法、灰色系统、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和位移预报以及运用Matlab使上述安全预报理论在计算机上得以实现。对安全预报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通过实际工程例子对本论文研究的理论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得到如下结论:GM(1,1)模型结合GM(1,1)尾数残差模型运用于基坑近期水平位移预报是可行,并且能达到安全预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广州地区典型电力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电缆支架足尺荷载试验,研究了支架在端部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端部半刚性螺栓连接和支架断面为非等边变截面形式,支架的荷载—位移关系并不完全等同于悬臂构件荷载—位移关系,利用Galerkin方法推导支架在固定条件下弹性弯曲和扭转屈曲的临界弯矩公式,通过对电缆支架的设计计算和结构优化,以期获得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某隧道工程基坑为例,给出了30日基坑支护结构26个监测点的竖向位移与水平位移以及64个道路表面点竖向位移的监测数据。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基础上,利用人工鱼群算法进行全局参数寻优,建立数据预报的优化SVM算法。通过实测监测数据的预报分析与比较,评估了优化算法的预报精度。结果表明:优化算法对3种类型监测数据的预报精度改进率分别达36.7%,37.8%和42.2%。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组先后在晋城矿务局凤凰山矿和淮南矿务局谢-矿煤巷进行了锚拉支架现场工程试验研究工作,现场实测了锚杆的托锚力,拉杆的拉力、拉杆上托力、巷道表面位移、围岩深部位移等参数,为锚拉支架的现场应用和机理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现场资料。  相似文献   

10.
反分析方法为岩体力学参数的获取提供了较为有效的途径,本文对岩体参数的反分析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从动态设计和信息施工的角度出发,以现场量测信息为基础,建立了有限元位移反分析的方法,并把反分析与正分析结合来进行预测预报。本构模型是岩体参数反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合适的模型可使参数确定变得容易。对具体边坡工程的实例,本文采用Duncan—Chang本构模型,以位移为反演依据,反分析了边坡模型中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两个参数,并把反演的参数带入正分析模型,计算下一阶段的位移,为工程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龙山双连拱隧道动态位移反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山双连拱隧道跨度大、埋深浅、围岩稳定性差。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需加强监测并对施工引起的围岩位移做出合理预测,根据监测及预测位移调整后续施工方法。依据施工计划建立模拟动态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以第1施工步测点位移的监测值通过反分析确定所需计算参数,依据此参数预测第2施工步引起的围岩位移;在得到第2施工步测点监测位移后,反馈给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再次进行反分析计算以修正所需计算参数并预测第3施工步所引起的围岩位移;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施工结束。预测结果与实测位移的对比表明,在所建有限元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实际施工过程及真实施工状态的前提下,所采用方法可以较为精确的预测后续施工引起的位移,从而为调整后续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ities of the pushover analysis to estimate the seismic deformation demands of concentrically braced steel frames. Reliability of the pushover analysis has been verified by conducting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on 5, 10 and 15 story frames subjected to 15 synthetic earthquake records representing a design spectrum. It is shown that pushover analysis with predetermined lateral load pattern provides questionable estimates of inter-story drift. To overcome this inadequacy, a simplified analytical model for seismic response prediction of concentrically braced frames is proposed. In this approach, a multistory frame is reduced to an equivalent shear-building model by performing a pushover analysis. A conventional shear-building model has been modified by introducing supplementary springs to account for flexural displacements in addition to shear displacements. It is shown that modified shear-building models have a better estimation of the nonlinear dynamic response of real framed structures compared to 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3.
新建隧道施工对近接隧道的影响,一直是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但现阶段对此还没有一致的认识。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建隧道施工对近接隧道影响机理,设计了能够模拟隧道分步开挖的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并用该试验装置进行了砂土地层中新建隧道施工引起近接水平平行隧道位移的试验研究。试验重点研究了两平行隧道间净距、埋深对既有隧道位移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既有隧道拱顶和靠近新建隧道一侧拱腰部位的位移发展规律。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新建隧道开挖会对既有平行隧道结构产生侧向挤压效应,隧道埋深和净距对既有隧道的位移都有影响,但隧道间净距变化对位移量的影响更大。当隧道间净距大于2倍隧道直径时,新建隧道开挖对既有水平平行隧道位移的影响非常小。研究成果可为砂土地层中近距离平行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岩体弹塑性模型力学参数对位移的影响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弹塑性位移反分析可归结为对一个极值问题的优化求解。但在求解该极值问题前,须先确定其目标函数的影响因素,即确定弹塑性位移反分析问题的可反演参数。采用连续介质快速拉氏分析(FLAC)对地下采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模拟计算方案,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研究岩体弹塑性模型力学参数对地下采场顶板中点竖向位移及侧帮中点水平位移的影响度,建立了影响度评价方法,确定了弹塑性位移反分析问题的可反演多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某火力发电厂300MW汽轮发电机组框架式基础进行缩尺比为1/8的模型振动试验,通过模型振动试验,根据相似关系换算得到原型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振动线位移。在模型试验测试中,分别进行了无机组设备质量工况、有机组设备质量工况和扰力点动刚度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知,机组设备质量的施加使得结构的各阶自振频率降低。使用TGFP、SAP2000和ANSYS软件建立模拟轴系影响的计算模型,进行结构的模态和稳态分析,得到了基础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振动线位移。计算的扰力点幅频曲线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丁德馨  张志军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0):1123-1128
本文应用位移反分析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方法,对湘西金矿244采场围岩的力学参数进行了反演;并应用反演结果对该采场各矿房围岩的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与此同时,还对矿房围岩的变形进行了监测;最后将模拟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对矿房围岩的变形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位移与监测位移吻合良好,且未超过允许变形值,这说明基于反演结果的数值计算模型对围岩变形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进而说明,该反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可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大坝力学参数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坝力学参数和坝体位移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应用于大坝力学参数的位移反演中。首先利用有限元模型得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样本,建立坝体位移水压分量相对值和力学参数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离出实测坝体位移的水压分量相对值,并将其输入到训练好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即可得到大坝力学参数的反演值。以某混凝土重力拱坝为例,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反演了坝体弹性模量、岩体变形模量以及主要断层的弹性模量,经过比较分析发现,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时域垂直载重桩反应与土体模式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不同土壤弹簧和依时性阻尼系数 ,配合波动方程有限差分解仿真基桩反应。由t-z和Q-z曲线方程式所推求的弹性土层弹簧系数和依据三维波传递动力阻抗函数所建立之转换阻尼 ,可仿真桩载重反应。基桩位移量和位移历史和土 -桩界面模式相关。本研究模式和其它学者建议模式之差异显现于单调载重的桩顶位移量和冲击载重作用后桩顶位移之衰减 ,调整转换阻尼参数和土壤弹簧系数值可减少分析差异。透过土层弹簧系数修正 ,该项分析模式可仿真桩设计位移曲线和现场桩载重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施建春  尹晓黎  范伟  赵建 《钢结构》2010,25(5):1-2,11
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以较少自由度索单元模型分析某单跨倾斜索的振动问题。该索模型全面考虑索及支承点3个方向的位移,能代表各种索支承的结构动力分析。无阻尼自由振动下的倾斜索的结果经理论对比得到了证实。算例表明,这种索单元模型对索承结构设计初期的振动分析十分合适。  相似文献   

20.
邓肯-张模型参数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肯 -张非线弹性模型共有 8个参数 ,依据试验数据并按比例分别增减每个参数后 ,用有限元法计算一座土坝的应力应变等。每个参数的增减变化 ,都将引起应力应变的相应变化 ,有的成倍变化。本文结果对模型参数测试、计算取值、计算结果的综合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