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芡一般用于爆炒方法烹调的菜肴。粉汁最稠,目的是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如鱼香肉丝、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后,盘底基本不留卤汁。糊交一般用于熘、滑、焖、烩方法烹制的菜肴。粉汁比包芡稀,用处是把菜肴的汤汁变成糊状,达到汤菜融合,口味滑柔,如糖醋排骨等。  相似文献   

2.
华扬 《烹调知识》2007,(3):54-54
一般来说,芡汁的厚薄主要应根据不同的烹调方法、不同菜肴的特点灵活掌握。厚芡:厚芡就是勾芡后菜肴卤汁较稠,按其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包芡和糊芡两种。(1)包芡:粉汁最稠,其作用是使稠汁全部包到原料上去,多用于爆、炒方法,例如“:油爆双脆”“、炒腰花”“、咕老肉”“、鱼香肉丝”等都勾厚芡。这类菜肴在吃完以后,盘中几乎见不到卤汁。(2)糊芡:粉汁比包芡略稀,其作用是使菜肴的汤汁成为薄糊状,达到汤菜融合、口味浓厚而柔滑的要求,多用于烩菜,如“炒鳝糊”“、肉丝烂糊”等。这类菜肴如不勾芡,则汤菜分离,口味淡薄。薄芡:勾芡后菜肴的卤汁较…  相似文献   

3.
柒画 《烹调知识》2005,(8):46-46
一般来说,芡汁的厚薄主要应根据不同的烹调方法、不同菜肴的特点灵活掌握。厚芡:厚芡就是勾芡后菜肴的卤汁较稠,按其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包芡和糊芡两种。包芡:粉汁最稠,其作用是使稠汁全部包到原料上去,多用于爆、炒方法,例如:“油爆双脆”、“炒腰花”、“咕噜肉”、“鱼香肉丝”等都勾厚芡。这些菜肴在吃完以后,盘中几乎见不着卤汁。糊芡:粉汁比包芡略稀,其作用是使菜肴的汤汁成薄糊状,达到汤菜融合、口味浓厚而柔滑的要求,多用于烩菜,如“炒鳝糊”、“肉丝烂糊”等。这类菜肴如不勾芡,则汤菜分离,口味淡薄。薄芡:勾芡后菜肴的卤汁较为稀…  相似文献   

4.
包芡,是指菜肴制作过程中,一边加温,一边往菜肴的汤水里注入水淀粉,最终使淀粉熟化而包裹于原料表面。用于包芡的水淀粉一般都比较稠,成菜也是见油不见汁,这种勾芡的方法多用于爆炒类菜肴。  相似文献   

5.
一、勾芡勾芡又称上芡、挂芡、着芡、打芡、抓汁、着腻、勾糊等,各地称谓不一。过去勾芙所用的原料叫着“芡”。它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又叫芡实,俗称“鸡未头”,属睡莲科。最早勾芡就用“芡实”磨制而成的粉,加入适量的水和调味品,对成芡汁。但是,这种原料产量有限,随后人们逐渐以豌豆淀粉、红薯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荸荠淀粉等来代替。目前,虽然很少用芡粉了,却仍然保留了这个名称。勾芡从概念上来讲,就是在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粉汁林火锅内,使汤汁浓稠,增加汤计对原料附着力的一种方法。勾发是烹制菜肴的…  相似文献   

6.
芡汁,行业中通常指菜肴勾芡。它是在菜肴接近成熟时或成熟后使用的原料,淋入或浇上一定量的芡汁,使菜肴挂上黏稠的芡,达到滋味鲜美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谈自来芡     
自来芡又称"自来芡烧",它是指原料经过较长时间的焖烧后,自然收成黏稠似胶状的味汁,并紧紧包裹住原料,咸菜不用勾芡而达到了勾芡的效果.一般说来,焖烧类菜肴成熟后,往往要用淀粉勾芡,使味汁稠浓,以增加其附着力,使菜肴色泽光亮.不过,勾过芡的菜肴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口感粉腻,掩盖了菜肴的本味,冷后容易结团.而用自来芡则完全避免了这些不足,并且还更入味,尤其是菜肴冷却后色泽依然鲜亮诱人.  相似文献   

8.
抓炒,是将刀工处理后的原料先腌渍入味,再挂糊油炸,最后与调好味的芡汁炒匀成菜的一种方法,成菜具有色泽褐红油亮,明汁亮芡,质感外焦里嫩,味道咸鲜微甜酸等特点。用抓炒鱼片,抓炒里脊,抓炒腰花,抓炒大虾等菜肴。抓炒菜肴的操作程序一般可分为选择原料,刀工处理,腌渍入味,挂糊,油炸,调制味汁,回锅成菜等步骤,这里,我就把制作抓炒菜的技术关键写出来,以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9.
所谓勾芡,就是利用淀粉的糊化作用,在菜肴接近成熟时,把流质粉汁均匀地浇于菜肴或汤汁里,使菜肴或汤汁达到一定的稠度——以增加芡汁对原料的附着力,从而使菜肴或汤汁变得透明、发亮。不过我们在具体烹调中,如何灵活运用勾芡技巧,那也是很有一番讲究的。  相似文献   

10.
糖醋里脊、糖醋脆皮鱼、鱼香八块鸡、茄汁鱼花等,都是酥炸挂汁菜。这些菜品中所用芡汁均为浓芡。制好的浓芡较粘稠,油芡交融,成菜后要求芡汁完全裹附在原料上,食用后菜完汁净。应该说勾好浓芡汁是制作酥炸挂汁菜肴的技术关键。这里,笔者就如何勾制浓芡汁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一.选择芡粉勾浓芡汁时,宜选用土豆淀粉、红薯粉一类的块根植物淀粉,而不宜选用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等地面作物制成的淀粉。用块根植物淀粉比用地面作物淀粉勾出的芡汁,在粘度和透明度的效果上,都要好得多,这恰好符合酥炸挂汁菜要求芡汁须粘稠发亮的成菜标准。二.勾芡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洪林 《四川烹饪》1998,(12):17-18
勾芡,又称挂芡,着腻,通常是指在烹制菜肴接近成熟时,将含有淀粉的芡汁烹入锅中,使淀粉受热糊化而收汁咸菜的一个操作过程。这是一种在各菜系中都不可缺少的烹饪技法,运用范围相当广泛。用炒、焰、爆、烧、烩等方法烹制菜肴,大多要经过勾艾这样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勾女技法掌握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菜肴的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勾荣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勾艾使菜肴汤计的浓度和粘性增强,这样不仅使菜肴更能入味,同时也可减少其营养成分的流失。如能使维生素C的利用率提高,因淀粉中含有谷优甘肽,其所含的一SH基,…  相似文献   

12.
主妇支招     
《饮食科学》2006,(11):56-57
什么叫软熘:经过蒸熟或煮(氽)熟的原料加入调料,再淋入制好的芡汁的方法叫软熘。也有把熟加工过的原料同芡汁一起下锅,使原料入味后再出锅。操作时要将主料沥净水分,芡汁多以汤对成,不用油。软熘菜肴的特点是既嫩又滑。  相似文献   

13.
芡汁与勾芡     
芡汁是芡与汁的混合.所谓芡,就是用水把淀粉(氵解)开的白色粉浆,也称水淀粉;汁是根据烹制菜肴调味的需要,由各种调味品和汤(或水)和匀而成.把水淀粉和调味品调和在一起,即是芡汁.按芡计含水分的多少,又分为波芡和薄芡.  相似文献   

14.
古立 《四川烹饪》2002,(4):17-18
中式菜肴品种之多,风味之全,除了有我国烹饪原料丰富、调味料众多、烹调技法多样、火候多变、调味灵活奇妙等诸多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对不同菜肴施用不同的芡糊,这在行业中叫做“勾芡”。勾芡,就是在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匀的淀粉汁淋在菜肴上或汤汁中,使菜肴汤汁浓稠,并粘附或部分粘附于菜肴之上的过程。袁枚在《随园食单·用纤须知》中说:“俗名豆粉为纤者,即拉船用纤也。须顾名思义。因治肉者要作团而不能合,要作羹而不能腻,故以粉牵合之。煎炒之时,虑肉贴锅,必至焦老,故用粉以持之。此纤义也。”芡是由纤转…  相似文献   

15.
溜,是家庭烹调中常见的方法.溜菜的特点是凡溜必有芡汁,汁、料数量相等,呈溜状;原料的质地有的酥脆,有的滑软,鲜嫩;溜的菜肴大多做为饭菜;溜的菜肴一般的都适宜于老人、儿童食用.原料的形状多系块、片、丁、丝、  相似文献   

16.
勾芡的关键     
勾芡是一种基本的烹调技法,在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粉汁淋入锅内使卤汁浓稠,增加卤汁对原料的附着力。勾芡的关键有几点: 1、注意芡汁的浓度。浓度的确定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是火力强的浓度应小一些、汁要多一些;反之,火力弱的浓度应大一些,汁要少一些。第二是根据锅中的汤汁来勾芡,汤多时芡汁浓度应大一些,汁要少一些;汤少时芡汁浓度应小一些,汁则多一些。第三是淀粉的糊化能力,糊化能力弱的淀粉,汁的浓度应大一些,糊化能力强的淀粉,汁的浓度则应小一些。  相似文献   

17.
勾芡作为中国菜系中常被用到的烹饪方法,在菜肴的烹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勾芡不但能够增加菜内汤汁的稠度,还能调节菜的色泽,让菜肴更符合食客的需求。勾芡作为菜肴制作的收尾程序,芡汁的配比、勾芡的手法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这道菜的最终口感。本文就勾芡芡汁的制作、勾芡的方法进行总结,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发芡技艺谈     
发芡,又称“包尾油”.是较常用的烹调技法之一.所谓发芡,就是在烹制带芡汁的菜肴时,在勾芡之后,加入适量的动植物油,使芡汁胀发起来,以使成菜达到色泽艳丽、润滑光亮的一种烹调技法.  相似文献   

19.
爆是烹调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分有芡与无芡二大类,有芡的爆法有油爆;无芡的爆法有酱爆、葱爆、芫爆、汤爆四种.有芡的爆菜根据原料的不同、质地有的滑软,有的脆嫩,芡硬汁稠,呈立汁状;无芡的菜肴则是质地脆嫩,入口清爽.除汤爆外其他的爆法都要求旺火热锅、操作迅速、加热时  相似文献   

20.
厨事手把手     
《饮食科学》2006,(10):56-57
什么叫滑熘 先将原料上浆过油滑出,投入炒好的芡汁锅内颠翻,这种方法叫滑熘。其所用的原料主要是加工成片、丝、丁、条的无骨原料。一般是先将原料稍加拌渍之后再上浆,过温油滑出。滑熘的菜肴特点是滑嫩、色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