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下水埋深变化是地下水系统动态变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预测地下水埋深分析地下水系统未来演变趋势,对合理开发、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0-2010年渭北旱塬区的两个典型监测井的地下水埋深数据,用灰色GM(1,1)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并对该监测井的地下水埋深进行短期预测。经检验,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说明采用灰色理论预测渭北旱塬区监测井地下水埋深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埋深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地下水循环系统发生着深刻的演变,研究变化环境下地下水埋深动态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从变化环境与地下水循环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利用乾安县2000—2015年地下水监测井水位埋深数据、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及人工开采量、土地利用等资料,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衬度系数方差分析得出变化环境下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特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地下水埋深的主要因素; 16年来,研究区承压水位埋深显著增大,潜水埋深变化不显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分别是研究区潜水和承压水水位埋深动态的主要外在驱动因素,含水层自身厚度是控制承压水位埋深动态响应程度的内在因素,同时提出变化环境下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地下水埋深为水文干旱指标,在分析研究区实际旱情发生频率的基础上,采用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的累积频率法,识别由地下水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组成的干旱特征变量值,并从降水的角度,分析了用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表征干旱的合理性。在采用适线法确定单个干旱特征变量累积分布的基础上,利用Copula函数构建了干旱历时与干旱烈度间的联合分布,并计算了相应的干旱重现期。对淮北平原砀山县的地下水干旱频率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的累积频率法,识别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及其对应的干旱重现期与砀山县实际受旱情况相符。提出的基于地下水埋深的区域干旱频率分析法,概念清晰,在其它类似的平原区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下水埋深的区域干旱频率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玉良  袁潇晨  周平  金菊良 《水利学报》2012,43(9):1075-1083
以地下水埋深为水文干旱指标,在分析研究区实际旱情发生频次的基础上,采用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的累积频率法,识别由地下水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组成的干旱特征变量值,并从降水的角度,分析了用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表征干旱的合理性。在采用适线法确定单个干旱特征变量累积分布的基础上,利用Copula函数构建了干旱历时与干旱烈度间的联合分布,并计算了相应的干旱重现期。对淮北平原砀山县的地下水干旱频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的累积频率法所识别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及其对应的干旱重现期与砀山县实际受旱情况相符。该方法概念清晰,可在其它类似的平原区域采用。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监测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资源量的统计至关重要.现阶段,三门峡市地下水埋深全部为人工现场监测,不仅占用大量人力,还存在监测站网密度低、布局不合理、测量手段落后、信息传输时效性差等问题.文章提出筹建地下水自动监测井,增加站网密度,逐步提升监测能力,进而满足三门峡市地下水监测需求,及时、有效、准确地掌握三...  相似文献   

6.
内陆干旱平原区零通量面形成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新疆地勘局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不同水位埋深粘土深粘土试筒内负压计监测资料,得出内陆干旱平原区粘土包气带零通量面仅在非冻结期潜水位埋深≥4m的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李振  王珑 《山东水利》2012,(9):82-84
通过对滕西平原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采用区域长系列地下水埋深、降雨量等监测和统计数据,根据当前地下水埋深,对近期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做出预测,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保障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疆干旱内陆河灌区灌溉入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干旱内陆河灌区地面灌溉条件下,通过负压计、中子仪、地下水埋深监测研究,得出零通量面的形成变化规律、生育期田间水分变化及入渗;生育期间,土壤水和地下水相互转换关系活跃。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自回归预测模型和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辽宁中部平原某区域地下水埋设进行预测,并结合区域内实测地下水埋深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在辽宁中部地下水埋深预测精度好于自回归模型,更适用于辽宁中部地下水埋深的预测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对于辽宁中部平原区地下水埋深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燕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4):323-324,337
介绍了阿克苏河流域地下水埋深近几年来动态变化过程。分析了这几年地下水埋深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利用管理制度,在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区域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同时,积极开展地下水的监测工作,防止地下水埋深过度增加影响生态环境和水质。  相似文献   

11.
宁夏平罗县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综合治理井渠结合灌区土壤盐碱化为目标,针对宁夏平罗县井渠结合灌区下游灌水难、排水难和盐碱化严重等问题,采用渠灌井排、井沟联合使用等措施,对作物进行适量和适时灌溉,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并监测井渠结合灌溉条件下田间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和水位埋深的变化情况,分析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井渠结合灌溉对降低地下水位效果显著。以黄河水为主要灌溉水源的宁夏银北自流灌区,地下水矿化度变化幅度较小;灌溉后的土壤表层含盐量骤降,0~40 cm土层的盐分变化较大;土壤盐分与地下水矿化度具有较强的线性正相关性,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研究成果对干旱半干旱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盐碱地改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基于2004—2013年对新疆希尼尔水库灌区13个观测井地下水埋深的长序列监测结果,利用相对差分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和Morlet小波变换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埋深的时间稳定性和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监测时间的地下水埋深均属于中等变异,变异系数的范围为44%~75%。地下水埋深表现出强烈的时间稳定性;小波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存在周期性变化。研究结果为灌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以降低土壤盐渍化风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辽市平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资源性缺水地区。随着该区域降水偏少、地表过境水量减少,以及地下水大规模开发利用等,地下水埋深呈持续下降趋势。本文依据通辽市平原区多年的地下水埋深监测数据,分析地下水埋深的变化情况,探讨影响埋深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分析成果能够为通辽市平原区科学划定地下水取用水总量、地下水埋深控制指标等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松嫩平原水稻灌溉水需求不断增长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实现节水控采目标,本文以松嫩平原北部和平灌区水稻种植区为例,通过2017—2019年降雨-地下水-产量动态监测试验,揭示灌域尺度地下水时空变化规律;采用聚类分析与空间叠加分析提出了基于地下水埋深的分区方法,确定研究区的地下水埋深分区界限;根据地下水埋深分区结果,采用贝叶斯模式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方法,融合AquaCrop、Jensen模型,进行平、枯水年各分区灌溉情景的产量模拟,提高了地下水埋深分区条件下的产量模拟精度。引入风险偏好因子刻画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基于区间二型模糊集(IT2FS)理论对各地下水埋深区域的灌溉制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有序加权平均算子(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OWA)集结综合评价值,提出了不同地下水埋深区域水稻种植的优化灌溉制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分区界限为1.5 m;采用BMA方法有利于提高地下水埋深分区条件下的产量模拟精度,与实测产量相关性系数超过0.95;分区灌溉模式下各区产量-灌水量响应规律存在差异,但与现行灌溉制度相比,分区灌溉能减少稻田灌水量15%~37.6%,减少地下水开采量12%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受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影响的极度干旱荒漠区土地盐碱化转变概率,选定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灌区(简称"景电灌区")为研究区,分别利用ArcGIS空间插值中的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法、趋势面法及普通克里金法对2017年的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监测数据进行插值,结合误差矩阵选取最优插值方法,并对研究区1994、2008和2017年三期监测数据进行插值分析,再通过重分类消除量纲进行叠加,将土地盐碱化难易程度划分为5级,分析了研究区土地盐碱化转变概率。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平均值在1994年至2017年间呈不断上升趋势,灌区土地盐碱化转变概率西南低东北高,地下水埋深较深区域不易形成盐碱地,地下水埋深较浅区域,矿化度越大越易形成盐碱地,研究可为干旱荒漠区区域地下水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地下水和土壤水相互补给条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识别基于土壤含水量的地下水遥感监测模型的适用范围,进而利用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反演土壤含水量,并结合地下水埋深实测数据构建干旱区地下水监测模型。基于该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河流域的绿洲-荒漠区进行了实例研究,建立了该区基于土壤含水量的地下水监测模型,并分析了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区域尺度可以较好地模拟地下水埋深,研究区2003—2015年地下水埋深年际波动变化较大,总体呈增大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西浅东深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保定市地下水超采现象严重,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本文根据保定市平原区浅层104眼观测井2001~2010年的地下水埋深监测资料,分析该市地下水埋深的年际和年内动态变化趋势,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1.基本概况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包括18个县、4个市、3个区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22112km2,其中平原区面积11144km2,占50.4%。保定市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具有冬季寒冷干旱少雨雪,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春季干旱多风沙的季节特点。常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8.
涿州市位于拒马河下游,随着张坊引水工程的建立和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对涿州市地下水产生了显著影响,因而迫切需要对其地下水埋深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涿州市2006—2017年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将GM(1,1)模型应用于地下水埋深模拟,根据2012—2017年实测值和模拟值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并预测2018—2022年的地下水平均埋深值。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结果合格,未来涿州市地下水埋深仍处于下降状态,但预测结果受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影响较大。掌握埋深变化规律有助于为该地区科学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地下水源热泵长期影响下,地下水温度主控因素的变化特征,选择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为研究区,将地下水温度作为典型的灰色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地下水温度、地下水位埋深、气温、降水量以及回水井水温之间的关联度分析,获取地下水温变化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受水源热泵影响时,地下水位埋深是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在水源热泵影响下,地下水温受气温、降水量、地下水位埋深和回水井水温的共同影响:在垂向上,回水井水温对监测井水温的影响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由回水井水温转变为地下水位埋深,在水平方向上,回水井水温对监测井水温的影响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由回水井水温转变为气温和地下水位埋深。  相似文献   

20.
吉林市区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是从1984年以后开始的。观测的项目有地下水水位埋深、水温、水质监测以及地下水开采量、开采利用现状调查统计等。以上工作的开展,对吉林市区地下水动态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