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焊接专业方向与新材料科学、电力电子和先进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紧密相关,具有极强的交叉学科特点。在高校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教学实践中,开展了跨学科创新型教学新方法,将创新型焊接领域研究贯穿于日常学习、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采取启发式教学、研究型学习以及研究生科研训练的培养模式,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握教育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以参加各类创新大赛和学生创新计划来丰富培养教育手段,着力进行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多样性训练教学新方法的研究,接受实践效果的检验并进行相关调整,完善焊接专业方向现代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表明,焊接专业方向大学生跨学科培养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不足、创新创业能力的个性化发展不足等问题,南昌航空大学与重庆科技学院将"党建+"理念应用于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第二堂课建设,强化第二课堂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构建"三三二"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高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强化双创教育的实践锻炼,提高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双创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的建设是为了顺应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服务创新战略要求,基于落实立德树人,通过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主要途径来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文中主要针对新工科建设下应用型大学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拓展理论教学内容、优化实践课程教学,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下,焊接专业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新工科、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开设了多门文化素质核心课程,工程实践是课程的重要组成环节。随着文科生选课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新形势下必须对工程实践教学方案进行改革,为了进一步适应课程建设思路,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艺术焊接"实践为内容,阐述如何将其运用于工程训练。  相似文献   

5.
以"卓越计划"为引导,在工程图学教学改革中探讨通过"学科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强化创新思维方法教育,构建以构形思维为主线的工程图学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工程案例融入理论教学的各知识点,开展情景教学。提出教学内容生活化、层次化,注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探索精神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中阐述了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的、目标和原则,论述了培养卓越焊接工程师对装备制造业的意义,介绍了太原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现状,探讨了太原科技大学在培养卓越焊接工程师实践中的一些措施,如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系列化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建立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基地等。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重庆科技学院焊接专业为例,介绍焊接赛课的组织及实施过程,指出赛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通过实施赛课活动,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步研究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提出了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和对策,并提出通过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氛围,形成教师和学生双方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以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为载体,采用创新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等模式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出社会认可度高、合格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国家间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作为社会基层科技创新主体,其创新能力对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根据企业创新型团队的概念与特点,立足于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企业的特定研究视角,阐述了企业创新型团队的构成、管理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为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型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的感召下,以及当前"新工科"人才培养思路的启发下,通过对虚拟仿真焊接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的着重建设,搭建了体系完整、严谨科学、形象逼真、寓教于乐、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焊接虚拟仿真平台,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多学科交叉个性化的新模式,探索建立新工科范式,实现新形势下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环境下,高等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必须建设具有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鉴于此探讨了基于产学研平台卓越计划的应用型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模式的开发,如青年教师的产学研合作锻炼、校企双导师制、改革教学方式、科技特派员企业实践锻炼等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和培养目标出发,结合"金属材料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论述了突出工程实践的教学体系改革要点。理论教学改革主要为整合课群体系、实现课程的融合共通;实验教学改革主要是层进式的实验独立设课,包括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开放性的实验室运行、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实验教学、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和校企联合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都有积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欧美发达国家"再造本科教育"的风潮下,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也把培养本科生研究创新能力作为其大学转型的重要策略之一。在组织形式上,积极扶持服务本科生研究的联合研究席位的创设;在课程设计上,积极推行以"研究为本"的研究创新类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大力实施"研中教"的嵌入式教学方式和"研中学"的"研究实习"实践方式。蒙特雷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应把培养本科生研究创新能力放在学校战略发展高度,大力开发本科生研究创新的潜力;有效整合创业教育与研究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学生创业向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发展;从组织变革、机制改革等方面积极创设利于本科生参与、融入研究的环境;积极推行以研究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结合西安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现状,论述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改实践过程:为了实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工程研究型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制定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采用"3+0.5+0.5"的培养模式,通过"两级目标实现矩阵"将培养标准细化落实到课程教学;经过四届实验班运行实践,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企业认可。  相似文献   

16.
弧焊机器人实验室是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重点建设的实践教学与创新开放平台,是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双创实践、科研服务及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文中介绍了弧焊机器人实验室"免示教智能焊接机器人平台"的构建及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加强平台建设、实践教学探索,进一步完善工程训练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三全育人"视阈下,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意识和工程伦理思维,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太原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内涵及实施路径等进行了探析,为推动高校构建"...  相似文献   

18.
李博 《电焊机》2021,51(9):107-110
以西安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展的焊接实训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基点,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模块的焊接实训教学,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训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和教师的指导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工程训练焊接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在对比分析同内外高等教育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中同高等教育工程实践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对焊接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认为在国内的大学教育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内容,对在校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教学实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认识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对于使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导向作用。文章以科技创新人才为例,通过对诺贝尔奖得主的素质特征的分析,从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创新精神,卓越的实践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并针对教育的有关问题,评点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