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对矿区土地整治复垦恢复农田提出了要重视培肥地力和改土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农业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自然资源是由地貌、土壤、植被等因素构成的.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基地,良好的植物生长,不仅要求水、气、热、肥诸因素同时存在,而且必须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壤资源,必须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达到有目的的用土、改土、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当前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一是水资源紧缺,二是土壤有机质下降,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我们从1985年开始研究一种节水增产培肥土壤的技术—农田秸料覆盖。该项技术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保蓄水能力,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抑制杂草生长,调节地温,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态环境条件等,具有增产节水培肥土壤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择10种优良速生的牧草、绿肥和薪材树种,采用林间套种的种植方式,组成松草、松肥和松薪混交三种技术措施对花岗岩侵蚀劣地的马尾松残林进行改造。重点研究分析了各改造措施对马尾松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经济效益的优劣,结果表明,松草、松肥、松薪混交改造花岗岩侵蚀劣地的马尾松残林、见效快,改土保水效果好,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土壤肥力有五个因子,即水、气、肥、热和微生物。其中肥是植物营养因素;气、热、微生物是环境因素;而水既是营养因素,又是环境因素。土壤中的水,不仅影响着土壤空气的变化,也影响着肥、热和土壤微生物的状况。可见,水是土壤肥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们都知道,水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以堆肥产品为基质肥料开展了盆栽试验,研究了堆肥产品的肥效,结果表明:堆肥产品用作盆栽基质肥料,对植物的生长会产生显著影响。堆肥产品的施用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一定影响,增加土壤的肥力,使得土壤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增加土壤的保肥能力。  相似文献   

7.
广角镜     
“丰产沟”引进勃利县获得成功“丰产沟”是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的俗称。1990年,黑龙江省勃利县率先从山西省引入这一耕作法在6个土地贫瘠干旱的乡镇搞了20亩的试验田,试验品种有玉米、大豆、高梁、马玲薯、西瓜等。从试验结果看,87%的土地增产幅度在35%—115%之间。而且土壤越瘠薄越干旱的岗坡地,效果越明显。仅拿玉米来看,应用这一耕作法,全县亩产平均增加115.9公斤。  相似文献   

8.
针对五常市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培肥地力、恢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加大投入,搞好喷灌工程和实施绿化,减少化肥、农药投入量等综合措施,改善了五常市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采用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田间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引黄泥沙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引黄泥沙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思路,并依据地形、土壤、水沙资源条件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提出了4种引黄泥沙资源化利用模式:多沙沉沙区减沙输沙模式、浑水灌溉区泥沙利用与动态调控模式、缺沙少沙盐碱区客沙改土利用模式、局部低洼盐碱区放淤改土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加强引洪淤地 发展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乌拉特前旗的山旱牧区建设引洪淤地方田,有效利用水土资源,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墒情,提高粮油产量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文渊 《治淮》1999,(1):27-28
针对江苏省国营淮海农场中低产田存在的问题,利用水利农业综合措施进行治理。结果表明:完善灌排系统,采用“匡圩封闭——深沟——密网(农沟)”综合治理模式,推广节水高产水稻控制灌溉技术,进行科学施肥,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农作物达到高产稳产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苏南地区不同水肥处理稻田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剖面分布、稻田氨挥发损失以及水稻地上干物质量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无机氮以铵态氮为主;铵态氮质量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0~60cm深度土层中的铵态氮质量比相对稳定,随着水稻生育期的进行,稻田土壤中氨态氮质量比逐渐降低;稻田土壤中硝态氮质量比呈现上层低于下层的趋势;控制灌溉稻田施用控释肥减少了表层土壤中的铵态氮质量比以及底层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比,降低了氮素损失的风险。控制灌溉和控释肥的使用,减少了稻田氨挥发损失,减少幅度达到83.71%。  相似文献   

13.
在北方干旱地区进行土壤改良试验,通过五种改良剂处理对比试验(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调理剂处理,硫酸铝处理,有机肥处理,微生物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对北方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和传统种植相比,各改良剂处理能够提高干旱地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其中土壤调理剂处理的改良效果更好,改良后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对土壤中水盐分布规律的影响,通过大田作物试验,采用滴灌系统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测量不同KNO_3肥液浓度下土壤含水率、含盐量,并对水盐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越大的地方,含盐量越小;肥液浓度对于土壤水分的分布情况无明显影响,但对含盐量影响明显;随肥液浓度增大,表层土壤中含盐量变大,深层土壤中变化规律不明显;试验中土壤盐分运移耦合性较好,可为揭示膜下滴灌条件下水盐运移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壤改良剂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6,(7):73-77
加强水土保持和培肥土壤是当前国土整治的重要任务之一。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土壤改良剂PAM对土壤的调控效应及作用机理,展望PAM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深入研究和推广运用PAM提供参考。PAM可以胶结土壤颗粒,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防止土、水、肥流失,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改善盐碱地、防治风蚀,对环境并无毒害作用,但PAM对土壤的调控效应受其分子量、水解度、施用量等的影响,影响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运用。应加强PAM施用技术理论体系建立,加快新型PAM研发,提高PAM对土壤的调控效应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为PAM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运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性取决于其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赋存状态和土壤环境,反映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方法研究,可为认识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系统综述了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特性、植物种类与根际效应、人为活动及其它因素对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性的影响机理;阐明了总量预测法、化学形态提取法、自由离子活度法和生物学评价等方法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利用石膏和磷石膏作为调理剂改良碱化土壤,在土壤中增加钙离子,置换钠离子,中和土壤碱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及理化性质是一种改土治碱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一)土壤-植物-大气连统体(SPAC)水分传输的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国内研究很少,国外研究也不过近十几年的时间。就目前研究来看,水从土壤经过植物向大气的流动不仅取决于物质间的化学势差(或水势差),而且还受到外部能量(主要是太阳光辐射和土壤上部小气候变化)和植物生理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原文在综合这些因素研究连统体的水分传输方面还是有限的,有必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汉中地区各灌区,均系水旱轮作。灌区土壤由于水稻长期淹灌,土层板结。形成坚实的犁底层。通气不良,宜耕性差,活土层浅,影响作物产量。中央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来,特别是在批林整风、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大打土地翻身仗,深翻土地,平整田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一九七三年,全区粮食总产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有人认为:“稻田深翻打破犁底层,漏水跑肥,造成用水紧张,不利农业增产”。稻田能不能深翻,翻多深适宜,什么时间翻好,翻后用水情况怎样,针对灌区存在的这些问题,开展了深翻改土试验,结合调查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兴修水利,疏通排灌渠系,加速土壤脱盐洗碱。二、平整土地,增施农肥、磷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三、改革耕作技术,推广旋耕、秋耕和旱耙水平地,创造上糊下松的耕层构造。四、改革育苗技术,推广以旱育苗、隔离层育苗为主体的营养土育苗。采取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