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同杆双回线反序电流特点及其在T形线路测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杆双回线的反序电流特性进行了研究,推导出双回线中存在其他支路时反序电流的计算公式及特点。该计算公式可以应用到带有同杆双回线的T形线路的故障支路判断和故障测距,利用反序正序电流计算反序正序电压,并且利用反序正序电压在故障点相等的等量关系进行故障测距。大量的EMTP仿真结果表明,所给出的支路电流与同杆双回线反序正序电流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的,并且在带有同杆双回线的T形线路故障测距中显示出较大的优势。该测距方法的精度不受故障支路、故障类型、系统运行方式、故障点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六序分量法分析同杆双回线故障中的非跨线故障,并依照故障时故障点的电气量特征列出方程,进行非跨线故障测距。将同杆双回线故障后的电气量转化为同序正序和反序正序分量,根据单回线各种故障类型的边界条件得到各六序网图的连接关系,利用同序正序和反序正序电流在故障点的特殊关系构成测距方程,从而进行精确故障测距。该测距方法使得同杆双回线的故障测距精度不受故障点过渡电阻、回线故障类型的影响。EMTP仿真显示,该测距方法精度高,计算方便,在过渡电阻较大时仍能满足测距精度要求,且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同杆并架双回线跨线故障的特征出发,分析了现有主要选相元件在同杆并架线路发生跨线故障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跨线故障识别的同杆双回线故障选相的新方案。系统发生故障后,选相元件首先根据故障后的零序电流、零序电压、正负序电流之间的关系等特征识别故障性质,针对双回线的跨线故障采用特殊的选相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发生跨线故障时突变量选相元件和稳态选相元件存在的误动或者拒动的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输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在单回线故障中具有良好的选相性能,但在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中可能误选相。利用六序故障分量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相电流突变量在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中的幅值和相位特征,给出了其相位比相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运用测量阻抗和方向元件相结合的综合选相方法,并给出了选相流程图。仿真结果表明,在双回线简单故障和跨线故障时,基于单回线单端电气量的同杆并架双回线综合选相方法具有较理想的选相性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二端口网络理论,采用等值双端电源相分量法进行跨线短路故障计算。选取跨线短路点作为边界节点,在相坐标下将复杂的跨线短路故障模拟成等值的双端电源节点之间的连接,从而利用简单的电路理论即可分析复杂的同杆双回线跨线短路故障。此方法可简单、方便、精确地模拟各种类型的跨线短路故障,方便地计及短路点接触电阻的影响;取消了复杂的序网连接;物理意义明确,原理简单,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精确。算例表明该方法是分析同杆双回线跨线短路故障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别针对同杆4回线的多种单回线故障和跨线故障,将4回线上的12相电压和电流采用分步的矩阵变换消除线间互感和相间互感,得到12序互相独立的序分量。在分析各序电压、电流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序网络,并利用短路故障时的边界条件以及各序网络计算出故障点以及各支路上的各序电压和电流分量,再通过矩阵变换得到短路故障时流过各支路的各相电流及各节点电压。通过比较计算值与ATP仿真值验证了这种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同杆双回线的特点,引入六序故障分量,从理论上对同杆双回线的25类120种故障条件下六序故障分量的幅值和相位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在不同故障下六序故障分量的特征,为进一步研制新型同杆双回线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同杆并架双回线两回路间存在耦合,基于解耦变换,推导了行波差动保护应用于同杆双回线的差流表达式,详细分析了区内简单故障与跨线故障时两回路的各相差流特征,研究表明,同杆双回线中区内金属性故障时,由于波速不一致,在健全相引起的不平衡差流较相同长度的单回线更严重,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给出了行波差动保护在同杆双回线路中的实用方案。EMTP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案灵敏度高,动作速度快,能在现有光纤通道基础上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分析了同杆并架双回线跨线不接地故障时距离继电器测量阻抗的变化规律。提出只有将高频通道、超范围距离元件配合构成允许式纵联距离保护,才能保护同杆双回线跨线不接地故障。还对超范围阻抗如何整定进行了讨论。EMTDC仿真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对同杆4回线解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同杆4回线的故障测距方法。同杆4回线内部发生故障时,可以将故障分量分解为12序分量,且利用该12序分量进行故障测距。考虑到在任何故障类型下,同杆4回线内部都会存在反序分量,所以提出了基于反序环流分量的故障测距方法。当同杆4回线内部发生故障时,从线路两端计算到故障点的反序环流分量电压相等,利用该关系可以求出故障点的精确位置。由于相互独立的12序分量完全能够解决线间耦合问题,文中提出的测距算法能够精确测距,测距精度不受故障类型影响。大量ATP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测距算法完全适用于同杆4回线的故障测距,测距精度不受过渡电阻、系统运行方式、线路两端功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莫海军 《水力发电》2000,(11):47-48
330kV安康-南郊同杆并架双回线,是安康电厂唯一送出主干线路,线路的安全运行对安康电厂和陕西电网都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同杆架设ABC6根线,穿越秦岭山脉,不但会发生单回线各类故障,而且会发生各类型的复杂跨线故障。在发生复杂的故障时,要求双回线组组合ABC三相运行。对同杆双回线装设的CKF-3、CKJ-3、JCZC-21型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同杆双回线运行10年发生的故障类型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12.
当前岩土材料的滑移线理论都采用经典塑性理论中的关联流动法则,由此得出应力特征线与速度滑移线一致。而试验得知,岩土材料并不服从关联流动法则,因而应力特征线与速度滑移线不可能重合。广义塑性力学的出现,从理论上证明了塑性势面与莫尔 库仑屈服面之间成一定的角度,因而应按非关联流动法则来研究速度滑移线。本文简介了广义塑性力学理论,给出了具有三个塑性势函数的广义塑性势公式,并指出塑性势面与屈服面之间必须相应,但不一定相同。文中导出了基于广义塑性力学(非关联流动法则)的速度滑移线方程,它与莫尔 库仑屈服条件无关,但应力特征线与莫尔 库仑屈服条件有关。并证明了速度滑移线与应力特征线之间处处都成φ/2角。文中以平顶钝角楔体的Prandtl解为例,给出了基于非关联流动法则的速度解,并指出当φ=0时,本解答与正交解一致,φ≠0时,则两者有较大差异。但本例的应力解与极限荷载解和正交解一致。  相似文献   

13.
谢琳 《红水河》2014,(6):34-37
线损作为电网运行的重要经济指标,同时也是节能评估分析的重要科学依据。对于运行中的电力电网,其线损的求取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计算方法。然而,这些计算方法无法用于设计阶段的高压输电线路线损求取。针对这一情况,文章就如何在设计阶段利用线路最大潮流、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以及线路相关参数求取电能损耗的方法予以探讨及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配电网接地故障运行工况较为复杂,故障选线可靠性和故障测距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问题,结合行波接地故障选线及测距原理,研究了基于行波法的配电线路故障选线及测距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河南油田下二门变电站中,测试结果表明:该故障选线定位测距方法能够准确求出配电网接地故障段的故障参数,并能对故障进行精确定位测距,提高了配电网故障选线排除效率和测距定位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5.
彭泽华  黄维斌 《红水河》2014,(4):103-105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络由于其运行环境的复杂多样性,接地选线装置的准确率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提高选线装置的准确率,是提高供电可靠率和电能质量的必由之路。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和运行理念的变革,新技术和新运行方式的推广应用,为提高选线准确率和降低接地故障危害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GPS在清平水库控制测量中的做法和体会。说明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地形控制网的测设和计算,其成果及精度是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雷击等暂态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暂态能量保护新原理。该原理根据各种暂态过程中线路两侧低频能量差值的故障特征,实现了区内故障及其故障极的快速准确识别。基于PSCAD/EMTDC的大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保护原理简单、可靠、实用性强,具有绝对的选择性,不受雷击干扰、两极线路电磁耦合和换相失败的影响,高阻接地故障仍具有足够的灵敏性,能满足特高压直流线路对保护性能的要求,可在当前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硬件条件下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以对某河流整治前后的水力计算为例,简述了一维数学模型在河道整治计算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计算该河流现状河道及整治后河道两种状况下的不同洪水频率(20 a一遇和50 a一遇)的沿程水面线及断面过流特征,据此对景观设计中原规划的20 a一遇洪水岸边线进行了调整,提出了较为合理可行的河道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该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在土工试验所获得的管线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压力管线所经过的采空区调查,给出了张峰水库三干压力管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