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耕兰 《江苏陶瓷》2007,40(F09):16-17
人们常说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其实宜兴紫砂陶的造型设计也是如此。而花塑器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所谓塑器。亦称“花色器”。俗称花货。是指那些以自然界中瓜果花木,鸟兽为题材,模拟自然形体的一种造型。紫砂花货造型涉及紫砂陶艺中所有的品种。壶、盆、瓶、杯、文房雅玩。自明清以来,均有非常出色的花货制作名家和名品问世,历史上供春、陈鸣远和当代朱可心、裴石民、蒋蓉、汪寅仙等.都是制作花塑器的名师。花塑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实用要求。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观赏及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紫砂器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紫砂的材质、造型、文化,无不让人感受到紫砂的魅力。让人牢牢记住紫砂的无疑是紫砂器中的紫砂壶,紫砂壶原本为茶而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的从茶文化的附属品,发展成了一项与茶文化并驾齐驱的手工陶瓷艺术,在业内通常将紫砂壶分为光货和花货。谈到花货首先会想到陈鸣远,谈到光货则会想到邵大亨。陈鸣远开创了一个花货紫砂的时  相似文献   

3.
多年前即辗转得知南通博物苑藏有五件陈鸣远款紫砂供碗,笔者有幸上手观察记录这批珍贵的藏品,并于南通博物苑发表「海外竞求鸣远碟—戬谷堂陈鸣远紫砂供碗初探」演讲,本文即是依此汇整而成。本文对五件供碗的泥料,形制,装饰及款识索引进行研究,并经由实际观察,笔者认为这套供碗是清季紫砂名手陈鸣远的作品,当无疑议。陈鸣远技艺精湛,兼备光素、筋纹及花货三类技能于一身,笔者认为南通博物苑所藏五色供碗应是陈鸣远有意的「炫技」之作,五碗泥料各异其趣,形制同中求异,装饰元素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4.
《江苏陶瓷》2019,52(3)
<正>"岁寒三友壶"又名"一捆竹壶"。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陈鸣远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陈鸣远制壶技艺精湛全面,又勇于开拓创新。他仿制的爵、觚、鼎等古彝器工艺精、品位高,古趣盎然。所制茗壶造型多种多样,特别善于自然型砂壶的制作,作品有"瓜形壶"、  相似文献   

5.
历代紫砂名师辈出,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顾景舟……,他们用智慧和灵巧的双手,为我辈创造了蔚为壮观的壶艺天地。  相似文献   

6.
<正>紫砂陶始于北宋,陈鸣远是龚春、时大彬之后最有成就的紫砂大师之一,他上承明代精粹,下开清代格局,影响巨大。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代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他制壶技艺精湛全面,又勇于开拓创新,仿制的爵、觚、鼎等古彝器工艺精、品位高、古趣盎然。陈鸣远所制茗壶造型多种多样,特别善于自然型类紫砂壶的制作,作品"瓜形壶"、"松段壶"、"梅干壶"、"蚕桑壶"等均具自然情  相似文献   

7.
正陈鸣远作为紫砂发展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其艺术成就已有许多专家加以考证推崇,但惜其生平及交游却少为人知,笔者此文欲以其族谱为据,对陈鸣远生平及交游加以考证。宜兴紫砂制壶滥觞于明正德年间,历供春、时大彬等,至清初已成大气象,而陈鸣远于此时实为翘楚,笔者认为其家族影响不可忽略,这须一提明末紫砂壶艺的代表人物陈用卿。据清宣统三年(年)陈采苹等纂(敦本1911堂)《川埠陈氏宗谱》载,陈善行,字用卿,为  相似文献   

8.
紫砂壶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融合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充满着思想和情感,独具艺术活力,可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行业中人才辈出、佳作迭呈,一个又一个重大的转折,一次又一次重大的创新,为现代紫砂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紫砂壶"鸣远松"是一款经典花器作品,此壶是模仿陈鸣远的"松桩壶"而来,既继承了鸣远壶的风范,又别具一格,此壶寄托了对紫砂花器大师陈鸣远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玉器与宜兴紫砂在材质、选料、色泽、把玩等方面的可比因素。宜兴紫砂因玉文化的介入,在明代的时大彬、清代的陈鸣远、当代的顾景舟、吕尧臣等古今大师手中皆有上乘之作。古为今用,把玉文化借鉴,移植到宜兴紫砂上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0.
陈鸣远是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又是几百年来壶艺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其作品紫砂花货"合桃壶"的壶艺精湛,把雕刻引入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使壶体增添了思想内涵与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把《天鸡壶》,我们能从中看到陈鸣远身上所具有的高贵精神和优秀品质。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紫砂人学习,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徐维真 《江苏陶瓷》2007,40(F06):17-18
宜兴紫砂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较深文化底蕴的民间工艺,它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宜兴紫砂的艺术特色。在于一个“独”字。即独具风貌、独具匠心、独领风骚。它经历代艺人的创作逐趋完善,但又在继承之中不断赋予时代感、新颖感。在明未清初的一些文献记载里可以查考到很多吟诵它的诗句和文章。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黄玉麟……,历代制壶大师,毕智穷工,如天际的寒星在历史长河里闪烁,  相似文献   

13.
夏立 《江苏陶瓷》2010,43(4):31-31,34
明清两代文人、学者由于他们的喜爱和参与,使紫砂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一些紫砂名家与文人的密切交往与合作也将紫砂壶从工艺品提升到了艺术品的行列。活跃于清代康熙年间的陈鸣远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14.
宜兴紫砂壶在中国陶艺史上独树一帜,自北宋初年勃兴,流传至今已蜚声中外,其壶除实用观赏之外,茶味不走,盛夏不锼,其造型古朴典雅、新颖别致,使人爱不释手。人们或摩挲把玩或置于图案驻目观赏,无不悠乐陶然,技艺精湛的造型使人从中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自古以来,历代大师在设计壶型上融雕塑绘画、金石、文学于一身,多层面、多角度地调动艺术构思,设计出无数精品。像明代的供春、大彬;清代的陈鸣远,陈曼生、瞿子冶;民国的朱可心、裴石民、王寅舂;当代的顾景舟、蒋蓉等,都是享誉中外的制壶名手、造型大师。宜兴紫砂造型构思大致分以下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沏一壶好茶,品一首好诗,坐看浮云清风,耳听百鸟之鸣,天大地大,我心悠然,其乐无穷. 茶是草木,壶为土石,草木土石毕竟是中国人最终的精神归宿.历史上,紫砂壶在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等大师的演绎下,成为文人墨客案头的珍赏,吟诗作画咏紫砂的诗人们也多起来,他们无一不是收藏家、鉴赏家,他们用壶玩壶、赏壶、赠壶,一壶一茶间独具性灵,情趣尽现.于是,著名学者周高起说:“某为壶祖某云孙,形制敦庞古光灿.”德高望重的林古度说:“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揩摩在人手.”词人俞仲茅说:“陈君雅欲酣茗战,得此摩挲日千遍.”而汪文柏经陈维崧的引荐认识制壶大师陈鸣远后,写下《陶器行赠陈鸣远》一诗,吟唱出咏紫砂诗中最为动人的辞章:“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相似文献   

16.
在紫砂壶上镌刻书画,当从元代末年伊始,孙道明在订制的茶壶上刻“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陶刻词句。明代天启年间,陈用卿在紫砂大壶上镌刻“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清代制壶名家陈鸣远的书法造诣也很深,其款字有晋代风格。不擅落墨的壶工则请擅书者代为署款或用印钤。  相似文献   

17.
陈鸣远,名远,号鹤峰,一号石霞山人,又号壶隐,清初康雍间人。其父陈子畦,也是明代颇有名的制壶名匠,宜兴上袁(上元)村人。出身于紫砂世家。他是清初宜兴的著名紫砂艺人,不仅有一手制作的好功夫,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作品多出新意,而且还能自制自署,雕镂兼长,且铭刻书法亦古雅流利,别具非凡的晋唐风格。他在宜兴紫砂工艺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当时就有不少文人对他的艺术造诣作过高度的恰似其分的评价:“鸣远一  相似文献   

18.
紫砂光素器自宋代问世以来,历经元、明、清、民国紫砂艺人们的开掘与提炼,逐步演变成为一种既实用、又具备艺术价值的陶器。以宜兴日用紫砂壶为例,早期经过诸如供春、时大彬、陈曼生、杨彭年、陈鸣远、邵大亨、陈寿珍、顾景舟等艺术大师的努力,美轮美奂的紫砂光素器展现在人们面前,为世人所瞩目。本篇以曼生十八式"石扁壶"为例,谈谈紫砂光货的光素美。  相似文献   

19.
吴俊峰 《陶瓷》2021,(6):90-91
许多的紫砂艺人把紫砂的仿生手法继承和发扬光大,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有陈鸣远的"东陵瓜壶",除了惟妙惟肖的造型非常的吸引我们的注意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趣自天成壶",主要的手法依然是延续了自供春传承而来的仿生手法,在不拘一格的造型设计之中更多的体现了天人合一,宛如天成的气质和内涵,把...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7月-9月,三杯茶携手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陶都风西夏情百人百壶收藏展"的活动,届时馆内将同时举办"无锡博物院院藏紫砂精品展"。无锡博物院举行院藏精品紫砂展,展出精品包括陈鸣远、陈曼生、程寿珍等大师的作品。"三杯茶"从三月中旬即已向紫砂界征集参展作品,作品征集持续进行中。这是一次紫砂新势力与紫砂大师们的正面对话,是后辈对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向前辈的致敬,是紫砂新势力与大师们艺术创作火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