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范伟群 《江苏陶瓷》2006,39(5):19-20
宜兴紫砂以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骄傲地屹立于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紫砂壶里储满了制壶人的汗水和心血,流淌着人类共有的文明。这厚重的紫砂文化,是陶都宜兴赋予世界文化的贡献。从古至今,宜兴紫砂艺术品尤如文化交流的使者,总是把紫砂文化的博大和紫砂作品的维妙展现在国际陶瓷艺术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古往今来,紫砂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紫砂艺术发展的历程和永恒的魅力。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2006年10月28日,国际陶瓷艺术学会授予宜兴“世界制壶中心”的称号,标志着宜兴紫砂艺术从国家级名片晋升为世界级名片。  相似文献   

3.
汤杰 《江苏陶瓷》2014,(3):45-45,48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记忆了宜兴的陶瓷文化、传统制作技艺和丰富的紫砂语言。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本篇以紫砂"炎黄二帝紫砂提梁壶"为例,谈谈其传统文化的蕴意。  相似文献   

4.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就艺术而言,地方色彩愈  相似文献   

5.
当年民国政府为了让紫砂壶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集聚了宜兴的紫砂制壶大师制作世博会参展的紫砂壶。当这把梅桩壶踏上参展之路时,也就注定了它的辉煌和流离失所的宿命。  相似文献   

6.
当年民国政府为了让紫砂壶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集聚了宜兴的紫砂制壶大师制作世博会参展的紫砂壶。当这把梅桩壶踏上参展之路时,也就注定了它的辉煌和流离失所的宿命。  相似文献   

7.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宜兴砂艺妙天下,抟泥重镂凝紫云。宜兴紫砂陶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发展至今在壶的造型上千姿百态,数不胜数,在造型艺术上日趋成熟、完善、丰富。宜兴紫砂艺术在世界陶艺中独树一帜,如何来欣赏这门艺术,对收藏爱好者、陶艺制作者来说不能不说是认识和入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宜兴砂艺妙天下,抟泥重镂凝紫云。宜兴紫砂陶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发展至今在壶的造型上千姿百态,数不胜数,在造型艺术上日趋成熟、完善、丰富。宜兴紫砂艺术在世界陶艺中独树一帜,如何来欣赏这门艺术,对收藏爱好者、陶艺制作者来说不能不说是认识和入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陶都宜兴的紫砂壶艺自诞生以后,经历过明、清争相追捧的鼎盛时期,也经历过寥落萧瑟的低谷,历经数百年的艺术沉淀,在茶文化、陶文化不断交融的当代又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紫砂以其独特的材质及艺术特色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陶文化中的瑰宝.在宜兴紫砂的文化记忆之中,包含了太多的文化艺术成就,以文入壶、凭壶呈艺是宜兴紫砂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挖掘更多的文化内涵,巩固和传承古老的技艺依然成为了当代紫砂艺人承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戚慧强 《江苏陶瓷》2010,43(6):35-35,37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而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代表宜兴陶瓷文化的记忆、传统技艺的语言和紫砂名家的成就。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的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高湘君 《江苏陶瓷》2011,44(2):34-34,3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代表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修养,它与松、梅一起并称"岁寒三友"。陶都宜兴富有"竹海"美誉,竹与陶一直以来就是宜兴的地域景致,在宜兴数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史上,以竹为题材的历史茗壶屡见不鲜。竹型茗壶伴随着紫砂艺术史发展前行,经历了不断创新发展的艺术成熟过程。在明清紫砂艺术鼎  相似文献   

13.
周琴娣 《江苏陶瓷》2009,42(3):14-15
宜兴紫砂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个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壶艺流派与风格,形成了宜兴紫砂艺术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它为我们当今学习制壶和研究壶艺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这是前辈紫砂艺人留下的艺术珍宝,也是他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并传承下来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宜兴紫砂在世界陶瓷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在海内外受到推崇,世界上享有盛誉。古人道:宜兴茗壶"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特别是壶类造型,可谓是"方匪一式,圆不一相"。  相似文献   

15.
金火明     
《江苏陶瓷》2014,(4):F0002-F0002
字南人,润陶,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63年生于宜兴陶都,89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后在宜兴丁蜀职业高级中学紫砂艺术中心从事紫砂陶艺创作,并担任紫砂制壶、陶艺培训总辅导老师,陶艺、制壶技艺全面,擅长创新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6.
宜兴紫砂在世界陶瓷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在海内外受到推崇,世界上享有盛誉。古人道:宜兴茗壶"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特别是壶类造型,可谓是"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就工  相似文献   

17.
文人对紫砂茶具的深爱笃好,促成了文士名流与制壶名手的交友往来,或谈壶论艺、或以书画诗词亲自介入紫砂茶器的设计创作。宜兴紫砂壶与文人可谓有着深厚的渊源,也正因为这份渊源,使得宜兴紫砂从最初的粗陶实用器发展为如今盛极一时的文化艺术品,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散发着熠熠光辉。本文以紫砂壶《君子之交》为例,浅谈其创作。  相似文献   

18.
人物介绍     
<正>金火明字南人,润陶,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63年生于宜兴陶都,89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矣术乐,后在宜兴]蜀职业尚级中学紫砂艺术中心从事紫砂陶艺创作,并担任紫砂制壶、陶艺培训总辅导老师,陶艺、制壶技艺全面,擅长创新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9.
宜兴的紫砂茶壶制造业,始于宋而盛于明。明季李渔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积者莫过于阳羡”①阳羡即宜兴,称颂宜兴紫砂是最为理想的注茶器,当今宜兴壶盛名于东南亚,流芳于世界。壶价似金玉,已是屡见不鲜,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20.
沈菊芳 《陶瓷工程》2011,(10):63-63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就艺术而言,地方色彩愈浓,其民族性就强,愈自然,也就愈美好。紫砂陶艺正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