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俊 《江苏陶瓷》2014,47(5):58-58
均陶堆贴花是宜兴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均陶堆贴花是以大拇指做笔,以不同于坯体的泥料为墨,在器物光滑的坯体表面上或堆、或贴,形成陶器表面的各种装饰画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间趣味。  相似文献   

2.
宜兴均陶堆贴花是宜兴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以前俗称堆花或贴花,以大拇指做笔,以不同于坯体的泥料为墨,在器物光滑的坯体表面上或堆或贴形成各种装饰画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间趣味。  相似文献   

3.
均陶堆花是宜兴陶瓷的"五朵金花"之一,伴随着宜兴陶瓷的发展,经历过辉煌,也险些失落,均陶堆花未来的艺术之路指向何方,这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当下这个时代,整个世界都处于一个大变革的背景之下,科技改变了生活,也渐渐的在改变人们的思想,现代艺术席卷整个世界,所有传承久远的艺术形式都渗入了现代主义的思潮。艺术的变化,近在眼前,均陶堆花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应当置身于门外,需要坚定的传承,勇敢的创新,由此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相似文献   

4.
宜兴均陶堆花装饰工艺一直以来都是宜兴最有代表性和艺术特色的一种装饰手法,也是均陶作品特有的一种装饰手法。在宜兴的陶文化中,均陶堆花与紫砂、精陶、彩陶和青瓷被称之为陶艺界的"五朵金花",均陶一直都有着"大器"的美誉,展现出均陶的大气与稳重、古朴又不失华丽。陶都宜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脉络浓厚,在几千年的制陶历史中紫砂陶瓷文化艺术孕育其中。均陶堆花工艺历史底蕴浓厚,绚烂多彩、端庄大气的艺术特点,经过这么多年以来,时至今日已经焕发了新的生命,一代一代的均陶人呈现出了完美而精致的均陶作品,进行了艺术创新,弘扬了均陶技艺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朱峰海 《佛山陶瓷》2015,25(2):72-73
宜兴均陶堆花工艺在传统上称为贴花,它发展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过当代艺人的创新,特别是创造出"半浮雕堆贴法"和"立体浮雕堆贴法"技法后,堆花工艺及作品具备了全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宜兴均陶是一门古老且优秀的陶瓷艺术,造型、画面、釉色都极具特色,其中画面装饰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是大拇指堆贴花手法。本文在介绍宜兴均陶独特的堆贴花装饰技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宜兴均陶图案的独特的写意性风格。  相似文献   

7.
孙琳 《江苏陶瓷》2006,39(1):17-18
宜兴均陶堆贴花是宜兴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以前俗称堆花或贴花,以大拇指做笔,以不同于坯体的泥料为墨,在器物光滑的坯体表面上或堆或贴,形成各种装饰画面,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间趣味。早期的堆贴花技法主要是以堆塑为主,西晋时期(265~316年),江苏地区已有堆塑的青瓷器物出现。到唐代(618 ̄907年)又有所发展。陶器上堆塑人物、楼阁或龟、鱼、蛇、犬等动物。陶胎大都为红色,外涂一层极薄的棕黄色釉。到了宋代,日用陶器在宜兴得到了较大发展,南宋时(1127 ̄1279年),陶工开始采用白泥在缸器的表面堆贴半浮雕形图案,因施赭色釉,光泽不够鲜…  相似文献   

8.
朱峰海 《江苏陶瓷》2010,43(5):15-15,17
陶瓷堆贴花装饰艺术是陶瓷生产劳动者为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是在社会发展和应用中流传的一种工艺形式。它生存在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不受功利思想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及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9.
均陶堆花工艺又称为贴花,在制作过程中强调对大拇指的独特运用,是均陶工艺特有的装饰手法,是在长久的制陶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种绝技。运用这种技法,在陶器表面粘土堆贴,可以塑造出各种不同形象不同风格的装饰艺术,带有极强的传统文化风貌,继承了过去陶塑、印纹、贴花等工艺的优点,经过不断完善而成的独特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0.
宜兴均陶是极具地域特色的陶瓷艺术,其精湛绝妙的堆花装饰技法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通过探析宜兴均陶堆花装饰技法独特的堆塑意韵,并追溯其历史渊源,呈现堆花艺人灵活运用大拇指徒手进行堆塑的技艺,一抹一捺随着指尖的舞动,一幅幅灵动传神的画面便见证了均陶堆花艺术的魅力。随着堆塑技法的日益成熟,大拇指堆贴画的意韵更足,挥洒自如中充满了泥性、泥气和泥韵。  相似文献   

11.
宜兴均陶以其低调的姿态在装饰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把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完美地呈现在坯体之上,非常接地气地宣传着江南的山明水秀和风土人情,也让更多的人走进宜兴这座江南水城,感受着均陶艺术的绚丽多彩和历史传奇.宜兴均陶艺术作品"凤穿牡丹"是一件非常典型的传统均陶器,上面的装饰具有鲜明的均陶堆花工艺的特点,而颜色的呈现也具有...  相似文献   

12.
宜兴制陶历史悠久,陶瓷品种门类繁多,均陶艺术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为了积极探索宜兴陶瓷"五朵金花"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形式,把"均陶"艺术发扬光大,因此,创新发展"堆花"这一传统的民间手工艺绝活,进而推动均陶堆花艺人的艺术素养和职业能力,是极具社会意义与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宜兴均陶是宜兴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实用大方、精致美观、色彩丰富、题材多样等诸多优点,深受世人的喜爱,是家庭陈设、桌案雅玩的常用摆件,曾经在清朝大兴于世,反映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民间手工艺之中极具特色.均陶工艺最具独特的艺术风采在于其均釉和堆贴花的装饰,而其这种在民间成为“拇指艺术”的堆贴花装饰技艺,充满想象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空间和文化内涵,使得均陶的文化与装饰魅力不断提升,表现美的形式不断扩展,实现了优化情感、感动人心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宜兴均陶器的大拇指堆贴花技艺和温润敦厚的均釉与宜兴紫砂制作技艺并称"陶都三宝"。均陶堆花技艺是以手指为工具,用呈色不同的原料配制出各种色泥,在粗泥坯体表面用色泥堆贴组成既具有黏土意味,又具有浮雕效果的艺术品。坯体完全干燥后,施以透明釉或者半透明釉,经过1 200℃以上高温一次烧成。画面清晰、层次分明,构图疏简有致,釉色绚丽多彩,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均陶堆贴花器皿的造型从早前的日常用具发展起来,有碗、杯、水壶、坛、缸、盆等。明代老缸在造型上以大缸为例子,主要用途有存水、养鱼、种荷花等,气度雄伟、古朴稳重。清代、民国在明代的基础上品种更多了,有花盆、花插、钵盂、陶凳等,工艺日益成熟。发展到现代,品种已经十分多元化,造型细而精,从日用品、工艺品到艺术品,均有均陶壁画等现代景观陶艺,不论是造型设计还是使用功能都有了符合时代审美和需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韩小虎,1950年生于江苏宜兴,艺名一指,艺室号"指艺斋"。1966年进宜兴均陶工艺厂,师承民间堆花艺人李士勋、杨耀生。1974年开始独立从事均陶堆花工作,1979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由名师张守智、潘春芳指导。从艺50年来在均陶堆花艺术上既善于汲取前人的艺术精华,又师古不泥,擅长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探索均陶艺术的同时又涉足紫砂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并独创性地把堆花技艺引入紫砂装饰,拓宽了紫砂艺术的空间。注重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因而在紫砂壶艺、雕塑、陶刻方面也收获颇丰,作品大气端庄、意蕴悠长。多年来,先后创作了250多件均陶及紫砂精品,屡获国家金、银奖及国际展览会金奖。有多件作品被国内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由于贡献突出,其业绩和创作的部分精品被《当代宜兴陶艺名家和民间名人录》、《中外名人录共和国卷》等专业名典收录。  相似文献   

16.
均陶堆花是陶都宜兴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是均陶制品特有的装饰艺术。它源于5000多年前古代艺人在陶瓷坯件上用黑色、红色两种天然色泥制作的几何纹装饰图案,到宋代时就因此演变成陶瓷器皿完美的装饰艺术品而著称于壶。均陶堆花工艺目前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壶人的关注,堆花工艺作品在许多国内重大的陶艺展评中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而且被  相似文献   

17.
宜兴均陶堆贴花工艺是一种独特的陶瓷装饰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艺人们用大拇指进行搓、捏、摊、撕、扰、挖等手法创造出许多优美的堆贴画面,如金龙彩凤、飞禽走兽、山水人物等栩栩如生、别具韵致,堪称陶艺一绝.步入现代社会的均陶艺术,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老的工艺与现代意识相交织,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传统基础上创作出了现代风格的民艺派均陶,其作品也越来越被社会人士所欣赏.在此,就现代风格民艺派均陶艺术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均陶堆花是陶都宜兴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是均陶制品特有的装饰艺术。它源于5000多年前古代艺人在陶瓷坯件上用黑色、红色两种天然色泥制作的几何纹装饰图案,到宋代时就因此演变成陶瓷器皿完美的装饰艺术品而著称于壶。均陶堆花工艺目前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壶人的关注,堆花工艺作品在许多国内重大的陶艺展评中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相似文献   

19.
李倩 《江苏陶瓷》2014,(4):39-39
均陶是陶都宜兴最早的陶瓷种类之一,它与精陶、紫砂、青瓷、美彩陶一起被称为宜兴陶瓷艺术的"五朵金花"。宜兴均陶以大气、古朴、美观著称于世,堆贴花是它的主要装饰手法,这在民间艺术的装饰手法中极具代表性和艺术特色。当代的均陶工艺作品从装饰形式、装饰内容、装饰技法这三个方面都有了突破与创新,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均陶堆花是陶都宜兴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是均陶制品特有的装饰艺术。它源于5000多年前,古代艺人在陶瓷坯体上用黑、红两种天然色泥制作的几何纹装饰图案,到宋代就因此演变成陶瓷器皿完美的装饰艺术而著称于世。均陶堆花的艺术特点是以大拇指作笔,五色彩泥作墨,综合运用"搓、捻、抹、揿、捺"五大指法绝技在陶瓷坯体上堆贴出精美画面。其中,"抹、捺"又称"拓",是堆花技法中运用最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