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NHANCEMENTOFENERGYTRANSFERFROMTHETERMINALCHROMOPHOREOFPOLYETHERTOEUROPIUMCATION(Ⅲ)VIACOMPLEXATIONENHANCEMENTOFENERGYTRANSFER...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改良抗体结合试验(ABT)方法在体外快速测定狂大病疫苗效力。方法 将定量的狂犬 病毒中和抗体与疫苗样品进行结合,将剩余的中和抗体的滴度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进行测定,然后计算 待测疫苗的效价,并与传统的NIH效力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BT与传统的NIH效力试验的结果有良好的相 关性,而且快速、经济,重复性高。结论 该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取代NIH效力试验。  相似文献   

3.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中病毒滴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改进MMR(麻疹-腮腺炎-风疹)和MRu(麻疹-风疹)联合疫苗中麻疹病毒的滴定方法。方 法 在滴定MMR中麻疹病毒时,将中和腮腺炎、风疹病毒改为只中和腮腺炎病毒;在滴定MR中的麻疹病毒时,不 中和风疹病毒,直接滴定。结果 中和与不中和风疹病毒对滴定联合疫苗中的麻疹病毒滴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简化了滴定方法,并解决了无合用的风疹抗体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改进MMR(麻疹-肋腺炎-风疹)和MRu(麻疹-风疹)联合疫苗中麻疹病毒的滴定方法。方法 在滴定MMR中麻疹病毒时,将中和肋腺炎、风疹病毒改为只中和肋腺炎病毒;在滴定MR中的麻疹病毒时,不中和风疹病毒,直接滴定。结果 中和与不中和风疹病毒对滴定联合疫苗中的仍病毒滴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简化了滴定方法,并解决了无合用的风疹抗体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在制备出抗狂犬病病毒(RV)核蛋白(NP)荧光标记抗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检测RV中和抗体的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方法。经与小鼠中和试验(MNT)比较,其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该方法在大多数需要检测RV中和抗体的情况下可取代MNT。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增强用玻璃纤维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增强用玻璃纤维的现状与发展林树益,高建枢,朱晶莹(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210012)STATUSANDDEVELOPMENTOFREINFORCEDGLASSFIBERATHOMEANDABROAD¥LinShuyi;GaoJianshu;Z...  相似文献   

7.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HTNV IgG (HRP-抗-HTNV)染色的半微量直接免疫酶斑减少中和试验,作为检测灭活汉坦病毒疫苗和病毒中和抗体及血清学分型的方法。该方法简便、特异、敏感、稳定,结果与经典的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HRP-抗-HTNV可识别HTNV和SEOV的共同抗原。灭活HTNV疫苗加强免疫和部分批次初次免疫诱导较好的交叉中和抗体应答,同型与异型中和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本构关系的确立及莫工程设计应用(续)袁龙江(天津城市建设学院300381)THEESTABLISHMENTOFNONLINEARCONSTITUTIVERELATIONSHIPANDITSAPPLICATIONINENGINEERINGDESI...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汽车玻璃钢市场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汽车玻璃钢市场的现状与展望李湘洲(长春建筑材料工业学校130022)CURRENTSITUATIONANDPROSPECTOFMARKETFORAUTOMOBILEFRPATHOMEANDABROAD¥LiXisligzhou(Changchu...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和全息法研究了六价铬离子Cr(VI)在不同电子供体─—二甲基亚砜(DMSO)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用下向三价铬离子Cr(Ⅲ)的光转换速度。两种方法得到相同的结论:DMSO和DMF都不同程度地加速了Cr(VI)的光致还原速度,DMSO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治疗用抗HFRS病毒单克隆抗体3批中试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我们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人用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制造及检定规程》进行检定。结果所有指标均合格,其中单抗纯度>95%,单抗体单体纯度>95%,残余骨髓瘤细胞(SP2/0)DNA含量<100pg/剂量,采用微量细胞培养中和试验检测抗体中和效价>1:12800~1:25600,无菌试验、异常毒性试验、鼠源性病毒检测、支原体检测、热原质试验均合格。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表明所制备的抗HFRS病毒单克…  相似文献   

12.
稀土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李昕THERMALSTABILIZATIONOFRAREEARTHSONPVC1前言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1987年,FVC树脂产量约600kt,制成品约800kt,1990年PVC树脂产量将近...  相似文献   

13.
THEORETICALSTUDIESONREACTIONSELECTIVITYIMPROVEMENTFORREDUCTIONOFNITROBENZENEINAPACKED-BEDELECTRODEREACTORUNDERPERIODIC-CURREN...  相似文献   

14.
确定了HTO五处稀土金属盐对热的抵抗能力及其在常规炸药奥克托今,黑索今,泰安,特屈儿中的相对位置。本文利用小药量固体炸药热爆炸临界温度测定法进行了实测,并利用Frank-Kamentskii玟程,中国学者胡荣祖等人提出的非等温DSC曲线方法进行了计算。实测值,计算值基本吻合,其耐热性顺序为:HMX>RDX>Pr(NTO)3>PETN>La(NTO)3=Nd(NTO)3=Sm(NTO)3>Tetry  相似文献   

15.
重症肌无力患儿免疫状态及静注免疫球蛋白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症肌无力(MG)患儿机体免疫状态,比较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与免疫调节疗法 对MG的疗效。方法对83例MG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和缓解后,采用单项免疫扩散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用 EIJSA法检测乙酸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以24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并 对上述患儿中的68例采用免疫调节疗法,25例采用IVIg疗法。结果初发和复发的MG患儿IgG、AchRab、SIL-2R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缓解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IVIg治疗组和免疫调节治组疗缓解率均 为92%,复发率IVIg组为8%,免疫调节组为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IgG、AchRab、SIL- 2R随MG的病情而变化,可作为预测MG病情的依据;IVIg疗法在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免疫调节疗法。  相似文献   

16.
高效助凝剂改性活化硅酸在净化水处理中的应用李玉华,谢红,赶东颖APPLICATIONOFHIGHEFFICENCYCOAGUTANTAIDSIMPROVEDACTIVESILCICACIDINTREATMENTOFWATER1前言活化硅酸属于无机高分...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的王文杰等采用熔融挤出法对低密度聚乙烯(PE)进行硅烷接枝,然后在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存在下进行水解交联,接枝单体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主要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研究了改变VTES用量、引发剂种类与用量、PE种类、接枝反应条件、加入添加剂对接枝产物的融体流动速率(MFR)和交联样品的凝胶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VTES用量较低时,用量增加能够提高凝胶率和MFR;但质量分数超过2%后凝胶率基本不再随硅氧烷用量增加而上升,而MFR有明显降低。引发剂用量增大有…  相似文献   

18.
一种化工用防腐型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崔永毅,崔新艳,徐国庆STRUCTREDESIGNOFAANTICORROSIVEPRESSURESENSORFORCHEMICALINDUSTRY1前言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与神经,是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传...  相似文献   

19.
使用与标准规定方法不同的检测手段,发现国内外PVC树脂的残留毒物中除氯乙烯单体(VCM)外,还有多种有机组分。通过数据证实了残留氯乙烯单体(RVCM)含量不能确切的标记PVC树脂的毒性。提出目前国内外PVC树脂技术标准中,只用RVCM含量做为衡量毒性指标是不科学的,为了人类的切身利益应尽快修订现行PVC树脂技术标准的有关部分。  相似文献   

20.
钼系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00mL聚合瓶小试及50L四釜连续聚合中试,考察了以MoCl3(OR)2-(i-Bu)2Al(m-OPhMe)(简称Mo-Al)构成的Ziegler-Natta催化体系合成钼系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HVBR)的试验情况。在50L装置上连续生产出乙烯基含量为80%的HVBR。研究了HVBR的生产工艺条件,在Al/Ml(摩尔,下同)为15-35,Mo/Bd(摩尔比,下同)为(6-8)*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