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寻基于地下水对洪水响应的含水层水力参数反演方法,引进卷积分和优化技术计算含水层的压力传导系数和河床沉积物的阻滞系数,提出了基于Excel的反演计算流程,利用Excel实现了卷积分计算和参数求解。以陕西省榆林地区补浪河为研究区,开展了地下水对洪水响应的含水层参数反演,并与抽水试验确定的含水层水力参数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抽水试验方法计算的含水层的水力参数相差17%,可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大型地下水资源论证开发过程中,常通过群孔抽水试验以确定目标含水层相应水文地质参数,从而进一步探求地下水储量。而该方法对于一些小型地下水资源的开发而言其钻孔成本较高。为控制项目,采用双孔干扰抽水试验以获得目标含水层渗透系数。通过抽水试验数据以及水位恢复数据计算得到目标承压含水层导水系数为20.5~41.4 m~2/d。该结果表明双井干扰抽水试验既能有效获取目标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也能大幅降低项目成本,较适用于小型地下水资源的论证及开发。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抽水试验资料,选取多种方法公式计算分析,确定了水源地浅层含水层渗透系数。并根据地下水动态平衡,采用多种方法计算确定可开采水量,为工程设计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抽水试验是目前各种水文地质勘察中经常用来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一种主要手段,在详细勘察阶段,更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抽水试验来确定含水层的钻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影响半径的大小、降落漏斗的形状及其扩展情况;含水层与含水层之间及其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等。并通过多孔抽水试验及历年降雨和地下水动态观测与分析,初步对我地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做出评价,指导工农韭生产中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扩大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5.
高效、精确的含水层参数求解方法一直是水文地质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实践中通常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通过配线法确定含水层参数,但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已有人开发出几种在非稳定流试验条件下求解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快速、精确的计算机智能优化算法。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云神经网络模型(Cloud Neural Net,CNN),并将其应用于石家庄市元氏县3个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对承压含水层参数进行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符合,且比传统方法及单纯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所得结果更加精确。因此云神经网络模型为研究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数值模拟以及溶质运移模拟提供了另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含水层参数的确定是地下水资源评价、数值模拟、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抽水试验法是确定含水层参数的主要方法.根据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的泰斯(Theis)公式。运用优化理论,结合计算机技术,提出利用抽水试验数据确定承压含水层参数的全程曲线拟合法.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参数求解结果最优,因而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抽水试验数据资料,确定该区域含水层平均厚度、单井涌水量、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及水力坡度等水文地质参数,采用水均衡法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分析补给量与排泄量平衡情况,采用开采系数法确定地下水可开采量,并分析区域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李磊  李春俊  雒义全 《治淮》2010,(7):31-34
为正确评价大沽河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量,更好地开发利用地下水,在大沽河流域中游地区设计并实施砾砂含水层稳定流完整井多孔抽水试验工作,通过抽水试验取得含水层成分和监测数据,计算试验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包括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并通过试验区基本情况分析探求监测数据差异的原因,同时筛选出有效的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为计算大沽河水源的水资源量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Jacob直线图解法在嵊泗2井抽水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水层参数的计算与确定是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及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充分分析不同含水层条件求参公式的基础上,选择承压完整井非稳定流时的Theis[1]公式作为本次抽水试验求参公式,并在求参过程中,采用了jacob[2]直线图解法确定所求参数,解决了传统的承压完整井非稳定流Depuit公式在没有观测井或观测孔与主孔距离很近的情况下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缺少有关资料情况下,对含水层比较均匀的灌区.利用抽水试验方法来计算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复杂干扰环境下,为了准确获取场区水文地质参数,开展了2个降深的抽水试验,第一个降深抽水试验流量为173 m~3/h,抽水75h 30 min(4 530 min),停抽后立即进行恢复试验,共恢复88 h(5 280 min),整个试验过程共计163 h 30 min(9 810 min);第二个降深抽水试验流量为84 m~3/h,抽水99 h(5 940 min),停抽后立即进行恢复试验,共恢复163 h 30 min(9 810 min),整个试验过程共计262 h 30 min(15 750 min)。参数求解时,首先通过对抽水试验数据应用多种解析法求参数,计算出场区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21~24 m/d,然后采用数值法反演求参数,求得渗透系数为24 m/d,反演结果与多种解析法计算的结果相互对比验证,计算结果接近,结合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经验,综合分析确定场区潜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为23 m/d,计算结果合理可信,并已应用于工程设计,同时为在复杂环境下抽水试验求参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冶勒坝区钻孔水文地质试验中,遇到高水头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无法进行。地质与钻探配合,用溢水试验代替抽水试验,对坝基深部Q1-3承压水层的渗透系数进行了测定。经分析认为:溢水试验成果与现场抽水试验及试块的渗透基本一致,可作为地质上确定建议K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旭东  吕乐  时俊  谭卫佳 《水利学报》2020,51(3):276-285
抽水试验是反演场地水文地质参数的重要依据,针对多观测井全程抽水试验的水文地质参数反演问题,提出了描述观测井数据可靠性的权重概念,构建了利用多个观测井的抽水阶段与水位恢复阶段实测数据、反映观测井数据可靠性的多线全程加权法,并利用遗传算法杂交策略改进的杂交粒子群算法,实现了多线全程加权目标函数的最优求解。在此基础上,以南京江北新区现场抽水试验为背景,基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概化的越流承压含水层计算模型,反演了场地含水层的导水系数、贮水系数和越流因数,分析了多观测井抽水试验反演水文地质参数问题引入观测井权重的必要性,验证了多线全程加权法反演水文地质参数的合理性,探讨了杂交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线全程加权目标函数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多线全程加权法与杂交粒子群算法结合,为利用多观测井现场抽水试验合理反演水文地质参数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泰斯公式为基础,将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应用于求解分析抽水试验资料,从而确定承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导压系数。数值试验结果表明: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可简单快捷地对抽水试验数据达到较好的曲线拟合效果,从而确定含水层参数,且在求参运算过程中不需要对软件进行编程,具有方便快捷、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在利用钻孔测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时,如遇到多含水层情况,需使用栓塞系统对各含水层进行隔离探测,由于现场操作较为不便且钻孔条件要求高,故提出多含水层渗流系统电导示踪模型。在不使用栓塞系统的情况下,考虑含水层涌水或吸水等不同情况,通过测定抽水条件下各含水层的电导率,建立多含水层渗流系统电导示踪模型确定含水层渗透性参数。当钻孔中只存在涌水层时,直接利用电导率曲线面积与溶质质量的比例关系求解出流量;当钻孔中同时出现涌水层和吸水层时,根据溶质质量曲线的斜率可较准确地确定吸水层的位置,再由斜率的变化计算出含水层的流量。基于某工程实例采取3种方法求解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静水头、渗流速度、导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电导示踪模型计算结果与同位素示踪测试及注水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且电导示踪模型方法现场操作更为简便,可极大地提高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效率。  相似文献   

16.
Multi-quadric(MQ)点插值法是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新方法。为探讨该方法在地下水稳定流问题中的应用效果,及MQ函数的形状参数、支持域大小、场节点间距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将该方法分别用于参数不变的二维地下水稳定流动、参数连续变化的二维地下水稳定流动和地下水向承压完整井的稳定流动3种算例的求解中,并将计算结果与解析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求解二维稳定流问题时具有较好的效果。MQ函数的形状参数、场节点间距和支持域大小对计算结果的误差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巴基斯坦塔尔地区某燃煤电站冷却水计划回灌至煤层下部承压含水层,为了确保回灌的可行性,开展了一系列的抽水、注水试验。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了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渗透系数;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s~lgt曲线形态以及三段降深稳定流抽水试验结果判断出煤层下部含水层为稳定分布的承压含水层;采用补给影响半径的概念,基于三段降深稳定流抽水试验结果,计算了合理的回灌井距;结合短周期回灌试验和设计要求确定了单井回灌量;通过对比稳定流抽水试验数据和短周期回灌试验数据,分析了回灌阻力,并确定了回灌阻力曲线;将长期回灌试验曲线划分为回灌阻力阶段和阻塞效应阶段,分析了阻塞效应。通过试验观测数据以及试验曲线的一阶导数,认为阻塞效应并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回灌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快速评价海水入侵区不同埋深地层渗透性,减少实施常规水文地质试验对存在污染含水层的扰动,提出利用振荡试验技术确定滨海地层渗透系数。室内海水入侵砂槽物理模型中实施了注水式振荡试验,在人工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中同步监测了试验主井和相邻观测井中水位响应;龙口海水入侵区地下水分层监测井中实施了提水式和注水式振荡试验;利用配线法计算了室内实验和现场实验中目标地层渗透系数。结果表明:海水入侵砂槽物理模型中实施振荡试验为滨海含水层现场利用振荡试验确定不同埋深含水层渗透系数提供了重要经验;相比于提水式振荡试验,注水式振荡试验更易于实施,激发方式(提水和注水)的不同并没有对试验结果造成明显的影响;利用振荡试验在非常短时间内(单井水位恢复时长大部分少于5 min)确定了龙口海水入侵区重要监测断面上不同埋深含水层渗透系数,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