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坝10-侧1井是中石化部署的一口勘探开发一体化井,该井原设计井深7150.0m,实际钻至长兴组循环测后效时油气显示较好,气测最高全烃68.40%,油气上窜速度29.36m/h。根据此井的油气显示情况决定采用回填导眼段,采取侧钻定向井开发长兴组优质储层,侧钻后井深增加至7273.0m,裸眼段增长至2045.0m,造斜段长达883.0m,全井最大井斜达到79.14°,井底位移668.46m。本井属于易漏失、超长封固段、小间隙尾管固井范畴,通过对悬挂器及附件的选型、强化下套管和钻杆技术措施、使用高效前置液、优选水泥浆体系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了该井套管顺利下到位和固井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2.
DP6井是华北分公司在大牛地气田布置的一口长水平段水平井。该井设计造斜点井深2510.00 m,在φ311.15 mm井眼内以平均4.85°/30 m的增斜率增斜钻进至A靶点,增斜钻进至井深3033.05 m时钻穿目的层至下部煤层。为了实现钻井目标,避免煤层坍塌的风险,决定采取上调靶点垂深、填井侧钻的补救处理措施。文章结合老井眼实钻轨迹情况,对侧钻工艺、侧钻点的选择、侧钻井眼轨迹调整、高井斜侧钻技术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对侧钻钻具组合、侧钻施工情况等进行了介绍。该井的成功侧钻为以后同类大井眼侧钻提供了现场经验。  相似文献   

3.
DP6井是华北分公司在大牛地气田布置的一口长水平段水平井。该井设计造斜点井深2510.00 m,在φ311.15 mm井眼内以平均4.85°/30 m的增斜率增斜钻进至A靶点,增斜钻进至井深3033.05 m时钻穿目的层至下部煤层。为了实现钻井目标,避免煤层坍塌的风险,决定采取上调靶点垂深、填井侧钻的补救处理措施。文章结合老井眼实钻轨迹情况,对侧钻工艺、侧钻点的选择、侧钻井眼轨迹调整、高井斜侧钻技术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对侧钻钻具组合、侧钻施工情况等进行了介绍。该井的成功侧钻为以后同类大井眼侧钻提供了现场经验。  相似文献   

4.
小井眼开窗侧钻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油水井无法继续进行生产的问题,起到"死井复活"、提高采收率、降低成本的目的。文75X1井是部署在文安斜坡史各庄构造带文75断块上位置的一口小井眼开窗侧钻井,完钻井深3376m,井斜34.64°,裸眼段长达1164 m,下入95.3 mm小尾管固井,存在环空间隙小、封固段长、套管居中度难以保证以及套管安全下入井底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通过采取有效通井措施、扶正器安放提高套管居中度、弹性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技术等固井工艺技术,经质量检测,固井合格率100%,优质率高达92%,为类似的长裸眼长封固段小间隙井小尾管固井质量的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煤层气215.9mm井眼水平井绒囊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J2井是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一口煤层气水平生产井,目的煤层为顶部深度1047.33m、底界深度1056.5m的二叠系山西组5#煤,采用Ф215.9mm钻头,Ф139.7mm套管完井。大井眼、水平井存在携岩困难、井壁失稳等技术难点。采用重晶石加重绒囊钻井液,密度1.15g/cm3,塑性粘度20MPa.s,切力11Pa,6天完钻1961.98m设计井段。因连通未成功,上提至1765.94m侧钻至1961.45mm,与EJV井对接成功,完钻井深1981.45m。水平段钻井周期8天,平均机械钻速5.1m/h。测井顺利,下入Ф139.7mm套管至井深1962m顺利,固井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6.
THN4H井是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南8号圈闭的一口开发水平井,是为了建立该区三叠系中油组油气藏开发井网而布置的一口井位.该井完钻井深为4718m.于2006年5月7日4:50时进行定向造斜钻进,于2006年5月17日顺利钻至A靶点,井深4467.91m.斜井段长399.91m,至2006年5月20日18:00钻进至B点4718m,水平段长250.09m,水平段钻进只用3d钻进至完钻井深.全井水平位移505.55m.钻井周期为55d17h30min,平均机械钻速为9.68m/h.该井一、二开采用聚合物钻井液,定向段采用聚磺混油钻井液,通过优良的钻井液性能和井队合理的组织生产,该井从造斜到完钻共用时12d22h,安全、快速的施工完了该井,创造了塔河油田同类型井施工速度的纪录.  相似文献   

7.
高温、高压、深井、小井眼尾管固井是固井技术的一个难点,龙16井在各项配套工程技术措施综合应用的情况下施工成功,为高温、高压、深井固井作业积累了经验。龙16井是川北低平褶皱带九龙山构造上的一口预探井,原设计Φ215.9 mm井眼钻至下二叠系完钻。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纵向上分布多套产层并具有超高压特点,地层裂缝发育,多次出现涌漏同存复杂情况,被迫提前下入Φ177.8 mm套管固井以封隔上部复杂井段。采用Φ149.2 mm钻头钻至5988.00 m完钻并进行了尾管固井作业。固井作业前钻井液密度2.34 g/cm3时油气显示强烈,井温139.6℃。  相似文献   

8.
金跃101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西斜坡,二开完钻井深7161m,垂深7153.28m,造斜点6942m,ф200.03mm+ф177.8mm技术套管下深7159m。针对该区块地层承压能力低、易漏失、水泥浆一次上返至井口、常规固井方法无法满足固井要求等问题,采用三凝双密度大温差水泥浆体系,同时制定对应技术措施防止下套管及固井过程中发生漏失。先导浆及领浆采用1.35g/cm3低密度大温差水泥浆,封固段0~5449m,尾浆采用1.88g/cm3常规密度水泥浆,封固段5449~7161m。声幅测井结果显示,固井质量合格,现场应用表明,采用低密度大温差水泥浆技术,提高了低压易漏井、长封固井段的固井质量,为该区块超深井一次上返固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顺南401井是塔中油田顺南区块的一口评价井,设计井深6785m。该井在四开中完φ177.8mm尾管回接分级固井施工中发生了多起下5趟钻及起套管事故,损失时间10.5d。针对该井特殊案例,详细介绍了施工过程,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尾管回接固井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整套预防技术措施。该井事故处理经验及提出的预防措施,对今后确保尾管回接固井正常施工、缩短施工周期和降低钻井成本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S-4是KURD油田的一口生产井,Tanjero层主要油层岩性为页岩,易剥落坍塌,埋深1352~2252m,主力油层岩性主要为砂岩与泥岩、页岩互层,间夹少量煤层,易发生气侵,该井?311mm井眼完钻井深为2300m,之后,下9-5/8″套管至2135m,因下套管遇阻,未能下至预定深度,固井后钻水泥塞至2137m。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技术套管未能封隔住Tanjero层,致使后期施工过程中多次井壁坍塌,发生卡钻事故,造成5次封井侧钻。最终导致了恶性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深入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和处理经过,为预防与处理此类事故提供借鉴,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1.
普安县江西坡地热井在钻进到井深907.91m时遇到了卡钻事故,解卡失败后,进行倒扣处理,剩余75.53m"落鱼"无法取出,"鱼头"位置井深832.38m。为绕开"鱼头"位置继续钻进,必须进行开窗侧钻。在已经下套管固井的情况下,选用了DXQ210/H型导斜器作为导斜工具,使用KCXZ216型铣锥作为磨铣开窗工具,进行了套管内侧钻开窗作业。在分析事故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导斜器的工作原理和套管内开窗侧钻的技术方案,总结了施工作业中的注意事项,最终侧钻成功并顺利钻进到2364.56m完钻。  相似文献   

12.
煤层气洞穴-筛管完井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穴完井是单一厚煤层重要的煤层气增产完井技术之一。洞穴完井工艺流程概括为:钻头钻至煤层顶界上3m时停止钻进,进行裸眼地球物理测井,下技术套管,注水泥固井。检查固井质量合格后,钻穿煤层至底板下10m完钻。在完成该段裸眼测井和固井测井后,下入喷射式造穴器造穴,洞穴直径达到1.2m时停止造穴。最后在裸眼煤层段及以下井段安装悬挂式割缝筛管,并密封衬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煤层气可以流过筛管割缝进入井筒。  相似文献   

13.
TK1263井是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的一口开发井,设计井深:6000m。由于三开钻遇不断垮塌的砂砾石地层,现场无法进行继续钻进施工情况下,西北分公司下发《TK1263井钻井工程补充设计》,要求对本井实施套管开窗侧钻,套管开窗位置5827.58~5830.8m,实际完钻井深6011m。TK1263井在巴楚组底部钻遇大段松散砾石层为西北分公司以后在塔河油田10区和12区钻探开发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4.
新沙21-2H井是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在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背斜构造中部部署的一口开发评价水平井.剖面设计为“直—增—稳—增—平”五段制,造斜率(25°~26°)/100m,靶前距238.01m,为中半径水平井,造斜段短,造斜率高,施工难度比较大.在施工中,通过对直井段井眼轨迹进行监测,根据实钻资料进行优化设计,造斜点提前至1860m,使得后续井段轨迹控制由难变易.完钻井深2930m,钻井周期42.17d,为该地区同类型井钻井周期最短的一口井,也是新场气田水平井钻井最好的一口井,全井无事故,测并、下套管等后续作业均一次完成,为加快川西地区石油勘探开发步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正胜利石油工程西南分公司近日圆满完成国内最深页岩气井——南页1HF井的钻井施工任务,该钻井深5820m,将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推进到新的深度,并创出多项新纪录。南页1HF井位于重庆市南川区铁村乡,是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在四川盆地川东南构造带南川断鼻部署的重点水平预探井,目的层位是上奥陶统五峰组至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设计井深5712.56m,最大井斜  相似文献   

16.
低压易漏裸眼井段技术套管固井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龙岗构造是四川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区域,针对该区域Φ244.5 mm技术套管固井井段长裸眼、含油气层多套、油气显示频繁强烈、钻井过程中涌漏同存问题,将井眼准备、套管选择、优选水泥浆体系与配方、地面施工工艺等提高固井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集成优化,并采用空井固井、预应力固井等特色技术,保证了龙岗构造技术套管的固井质量,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中江19H井卡钻原因分析及预防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江19H井是川西中江地区的一口长水平段水平井,设计井深3830 m,水平段长990 m。目的层为下沙溪庙组,是开发中江地区该层位的首口水平井,邻井参考资料少。中江地区地层裂缝发育,普遍存在井壁失稳现象,极易产生掉块,同时,该井设计二开裸眼段长,更恶化了井壁失稳,施工中产生大量掉块,掉块在井眼局部堆积形成砂桥造成该井水平段卡钻。仔细分析了该井卡钻原因,提出了优化钻井液性能、优选钻井工具、优化水平段钻具组合、加强井眼净化等相应预防技术措施,顺利完成了该井的后期侧钻施工。为川西中江地区下沙溪庙目的层的开发提供了宝贵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鄂西页岩气勘查区域地层层序、地质参数,揭示地层含油气性特征,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湖北省建始县部署了一口大口径页岩气地质调查井——鄂建地4井,完钻井深2026 m。针对卵砾石层、承压水层、致斜地层等复杂地层难钻进和坍塌掉块等井下复杂频现难题,通过钻头优选、钻具组合优化、多类型钻井液体系配制等措施,形成了卵砾石层优快钻进和防斜复合钻进技术;针对涌漏并存,从通井、下套管、固井施工工艺等方面细化技术措施,实现了“穿鞋戴帽”固井,为后续油气开发、井筒完整性等创造了有利条件。该井形成的系列技术方法可为鄂西地区未来油气钻井施工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套管内开窗侧钻与套管锻铣侧钻是老井修复的主要途径,玉门油田在青西、鸭儿峡及酒东区块均实施过开窗侧钻工艺,鸭西8X井是酒泉盆地酒西坳陷青西凹陷鸭儿峡鼻状构造上的一口预探井,井型为侧钻井,该井位于鸭儿峡油田鸭西8井,设计井深4960m(垂深4910m),实际完钻井深4960m(垂深4910.34m),完钻层位K1c。主要针对青西凹陷地层鸭西8X井小井眼钻井技术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车66井是胜利石油局勘探公司在车西区域布置的一口探井,设计井深4260m,在钻至井深4220m时,上部7”套管1325m处发现破损,后经钻井处理不当,最终造成套管错断,并将该处的地层憋漏,给后续的钻进过程带来极大的困难,考虑到下部钻进及完井的特殊性,必须对套管断裂处采取补救措施,并更改原有的完井施工方案,以达到完井采油的目的。车66井套管补救措施在现场的成功实施,为今后类似井的套管修复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资料。调节和选用水泥浆外加剂,改善水泥浆性能可以满足小间隙井固井的水泥浆要求。遇到特殊钻进要求时,可以通过改变现有的完井工具,来适应复杂的井下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