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把模糊综合评价具体应用到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中,通过建立评价的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实现对各水体样本的质量等级综合评判与排序。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的权重集,并对取大取小算法和评价结果的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了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以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东辽河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辽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整体处于 “一般”水平,水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对其的影响贡献程度分别为0.6337、0.1919、0.1744,其中年均供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水污染指数对东辽河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其影响贡献程度分别为0.3354、0.1699、0.1045。  相似文献   

3.
关于水环境承载力模糊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地介绍了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过程中,建立指标体系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及指标权重计算的基本方法;并把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纳入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把原本复杂、模糊的问题定量化,从而使得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既清晰又简单。  相似文献   

4.
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好供需水矛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系统掌握好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河北省某市为例,在系统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供水能力、水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5个层面建立了由22项二级指标构成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用于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对该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多级模糊评价。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中等,其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等级为较好,水资源禀赋条件、供水能力、水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等级为中等,研究成果符合该市现阶段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对于该市优化水资源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坝基防渗方案的优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一般层次分析法标度繁琐、判断矩阵一致性难以达到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实用的层次分析法,即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采用模糊层次方法进行防渗方案的多目标优选决策是在对传统的AHP方法进行改进,决策中引入模糊矩阵,进而转化成模糊一致矩阵。实例证明,用改进的AHP法对坝基防渗方案优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以人水和谐的理论为核心,以"健康、发展、协调"为3大量化准则,构建了基于和谐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阜阳市为例,构造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该市各县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阜阳市整体水资源承载力较差,且各县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不均衡,沿淮县市情况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8.
湖州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伟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11):947-949
基于水环境对社会经济和人口的支持能力,综述了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技术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向量模法分析了2000-2006年湖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湖州市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评价值由0.0511增加到0.0554。在主要的水环境支持因子中,技术管理因素对水环境的贡献增长速度最快,但自然资源因素是主要的不稳定因素。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高水环境承载力,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量是维持水环境承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大型水利建设项目的社会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工程实践表明,在对大型水利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同时,必须开展全面的社会评价,其意义更加重大。结合桃林口水库工程实际,对社会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评价参数和准则的选取进行了公释和论证,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出社会评价结论,为工程提供了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采用AHP法,从自然环境状况、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三方面入手,构建了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构建好的评价体系分析了重庆市2001-2010年的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近10年来,重庆市的水环境承载力呈不断上升趋势;在3个评价层中,自然环境状况对水环境的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是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在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中,水资源量、废污水排放总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百分比、环保投入GDP百分比等5个指标呈现出较大波动。为保证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的稳步提高,应特别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加强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保护,并注重城市水利设施建设和环保资金的优先、稳定投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北海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模型中相关指标的权重,对北海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2年,北海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发展需要,且总体呈逐年趋好态势。北海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为今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广州花都狮岭(江城)产业转移工业园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广州花都狮岭(江城)产业转移工业园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其水环境承载力定量化计算指标体系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用数理统计方法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该产业转移园现状年和预测年的水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在不采取任何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工业园区水环境承载力指数将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3.
将2011年作为研究基准年,采用负载指数和承载指数,通过建立模糊识别模型,选取人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田灌溉单位面积用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模数等6个评价指标,计算2002—2011年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年2020年和2030年许昌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许昌市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可承载水平;近几年水资源承载力有所提升,但潜力有限;在特枯干旱年( P=95%)来水条件下,2020年、2030年均存在水资源超载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TOPSIS模型的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江苏省2008-2017年统计资料,从经济、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三方面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改进的TOPSIS模型综合评价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并利用障碍度模型系统诊断了影响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8-2017年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识别理论,建立了模糊优选识别评判法,并将其应用于黑河中游张掖地区水资源承 载力评价中。在应用该方法时,首先设定不同目标下的情景方案,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 权重,最后利用文中提出的多目标模糊优选识别评判法对选定区域进行水资源承载力及未来发展前景 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分析结果了说明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专家判断的层次分析法(AHP)等主观定权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会导致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投影寻踪(PP)方法优化AHP确定的指标权重,再结合减法集对势理论,构建了基于PP-AHP方法定权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为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进一步优化AHP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挖掘AHP法定权结果的不确定性信息,更好地将AHP法主观定权与PP法客观定权的优点相结合,所得权重更接近最优解,降低了指标权重不确定性带来的评价结果不合理的风险,评价结果更为稳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考虑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模型,突出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建立符合太湖流域自身特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水资源状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对指标进行分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对太湖流域2000—200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水平处于适载与超载的临界状态,提升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18.
回顾辽宁省《行业用水定额》的制定及发展历程,分析其在辽宁省水资源管理各工作环节中的应用情况。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行业用水定额》应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目标层、主准则层、次准则层3层,共有23项量化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行业用水定额》应用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具体评判过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辽宁省《行业用水定额》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综合应用情况为优,最终得分为5.888。  相似文献   

19.
渭河流域陕西段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渭河水资源现状及特点,以渭河流域中下游陕西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中下游陕西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指标体系,对人口密度、单位面积水资源占有量和灌水定额等11个指标进行计算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是一个缺水省份,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要使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渭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鑫  雍志勤  葛杰  郝小宇 《水利学报》2019,50(5):565-577
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密切相关,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可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针对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建立了考虑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区间模糊双层规划模型,并探讨了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结果表明:2030年榆林市可承载最大人口规模为[408.5,413.8]万人,农田灌溉面积为[143997.3,154975.8]hm2,经济规模为[8879.0,10470.7]亿元。经优化后产业结构趋向于"三二一"型,且二产高度依赖能源化工产业,榆林市整体用水结构处于高收入国家水平,但局部地区农业用水比重偏大,用水结构仍然不合理。因此,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挖掘节水潜力减少用水量仍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所必须坚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