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公司4号窑为一条2 500 t/d生产线,回转窑规格为Φ4.0 m×60 m,预分解系统为单系列五级窑尾预热器带在线型分解炉。  相似文献   

2.
刘春杨 《水泥》2012,(10):16-18
2006年9月我院与苏丹Atbara水泥公司签订1条5000t/d生产线总承包合同,合同中要求窑尾采用单系列六级预热器形式.5000t/d左右规模的预分解系统已经在国内新建水泥厂中广泛应用,但基本都是采用双系列预热器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3.
和玉平  回胜科 《水泥》2007,(2):35-36
我厂现有2条2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窑规格为Φ4m×60m,窑尾采用带单系列低压损五级旋风预热器和带预燃室的TSD型分解炉。窑和分解炉燃烧器分别采用丹麦史密斯DBC型Duoflex窑用燃烧器和双通道下旋式分解炉燃烧器。煅烧用煤为烟煤。  相似文献   

4.
郑云涛 《水泥》2010,(6):42-43
<正>我公司现有2条熟料生产线,1号线为1000t/d单系列五级悬浮预热器带改造型RSP分解炉,2号线为2500t/d双系列五级悬浮预热器带TDF分解炉。每年按照生产计划,要生产低碱水泥熟料16万t,油井  相似文献   

5.
苏达根  刘辉 《水泥》1991,(1):21-23
SLC窑(Separate Line Calciner)是具有双系列悬浮预热器的史密斯型预分解窑。其窑尾烟气与分解炉烟气各走一列悬浮预热器。这两系列悬浮预热器分别简称为窑列和炉列。两个系列各有单独的排风机,既可双列同时运行,又可窑列单独操作。调节灵活,操作方便。供给分解炉燃料燃烧用的是由篦式冷却机提供的新鲜热风,燃烧稳定。珠江水泥厂、柳州水泥厂均采用此种SLC窑。这种窑首先是窑列投入运行,类同普通悬浮预热窑那样点火。随着增加窑列生料及燃料的供量、增加窑速,直至供料量达满负荷产量的约35%,才向分解炉供料,让炉列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新乡水泥厂1000t/d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生产线于1992年建成投产,该生产线系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设计的第一条1000t/d新型干法窑外分解生产线,全部采用国产设备。窑尾预热器采用单系列、五级低压损悬浮预热器,分解炉使用天津院引进“D·D炉”,各级旋风筒的进口采用单偏心180°蜗壳式巨形进口,原设计采用烟煤作为主要燃料。2001年,根据当地煤价情况,我厂预热器系统经天津院技改,增加一台NMFC炉,可完全采用当地的低挥发煤。但是,在2005年6~7月,曾多次出现结球现象,其原因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有害元素的富集,现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江西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工程设计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0前言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大致经历了中空窑高温余热发电 (如启新水泥厂、大连水泥厂等 )、预热器及预分解窑带补燃炉的中低温余热发电 (如鲁南水泥厂、琉璃河水泥厂等 )、预热器及预分解窑低温余热发电 (如宁国水泥厂 )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单纯以预热器及预分解窑中低温的余热发电技术在 20世纪 80年代初就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日本和我国台湾等能源短缺地区已被广泛应用。我国宁国水泥厂 4000t/d熟料预分解窑生产线由日本川崎重工提供的一套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也已于 1998年 2月并网发电,单位熟料发电量达 33.88kWh/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将现有600t/d五级旋风预热器窑生产线改造为9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要根据工厂现有各种工艺条件及原、燃材料情况,结合当地海拔高度,在不对原有预热器系统及窑尾框架动手术和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分解炉对生产线进行改造,提高产量、降低消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河南省七里岗水泥厂700t/d预分解窑于1989年建成投产,窑尾预分解系统采用带五级预热器的仿NSF分解炉(TC炉)。1998年为适应烧当地价格低廉的低挥发分煤而增设了MFC流态化分解炉,以延长煤粉和物料在分解炉内的停留时间,达到烧低挥发分煤的目的。改造后产量、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陕西耀县水泥厂DD型分解炉反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引言 耀县水泥厂5~#窑设计产量为2000t/d,为我国“七五”重点建设工程,其回转窑规格为φ4×60m,窑尾带有从日本引进的双系列五级悬浮预热器和DD型分解炉,于1991年底建成投产。 DD型分解炉是以高效与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设计开发的一种分解炉(图1)。炉内设置了脱硝燃烧喷嘴,使分解炉内形成还原气氛,以达到还原NOx有害气体的目的,从而降低排出废气中NOx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