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对2005~2014年鞍山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掌握鞍山市风疹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05~2014年鞍山市确诊风疹病例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鞍山市共报告风疹病例1 923例,男女性别比为1.47∶1,年平均发病率为5.24/10万,流行周期为4年,发病呈明显季节性,3~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8.92%;城市为风疹发病高发地区,占总病例数的63.13%;15~19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8.17%;发病主要集中在学生,占总病例数的65.09%;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结论 2012年鞍山市将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风疹疫情明显下降,保持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高接种率,适时开展学生人群风疹疫苗查漏补种,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学校暴发疫情处置等措施,是控制和消除风疹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玉门市1991~2002年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在本地区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国产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现将1991~200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991~2002年累计发病624例,发病率9.68/万。1992年及1995年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发病率分别为38.26/万和45.06/万。流行周期3年,每次流行持续4~5个月,发病高峰季节为10月至次年l月,其间发病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93.91%。1991~2002年624例病例中,男性356例,女性268例,男女之比为1.33:1,4~15岁患者616例占总病例数的98.73%。各类职业人群发病比例中,小学生占45.03%,居首位,其次为托幼儿童,占40.22%,中小学生占9.94%。从1996年起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到1999年其发病率为0.08/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流行规律,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确诊病例的发病率、免疫史及年龄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麻疹代表株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Bioedit和Mega 11分析优势流行株及其变异情况。结果 2009—2022年吉林省共报告麻疹病例6 560例,其中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为0剂次及免疫史不详病例分别占50.17%和27.58%。0~24月龄组占总病例数的47.29%,≥15岁组占总病例数的37.41%。报告发病率受免疫策略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近3年内达到<1/100万的消除水平。吉林省麻疹病毒优势基因型仍为H1a基因亚型,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显示有2条大型传播链持续共同流行,其中1条传播链于2015年被阻断。结论 2009—2022年吉林省麻疹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病例年龄呈双向位移分布,集中于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人群。应继续提高基础接种率,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及时阻断传播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现状,为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个案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朝阳区2011~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由17.07/10万降至8.44/10万;病例以春夏季多发,主要集中在5~8月,占总病例数的46.37%;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9岁,发病率144.52/10万;病例中以学生和托幼儿童居多,占60.89%;15岁以下有免疫史病例从71.87%增加至95.42%;发热、头痛、双肿、单肿临床症状在有无免疫史病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岁以下人群仍是流行性腮腺炎防控重点人群,需进一步提高免疫覆盖率;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学生和托幼儿童,可对学校或托幼等集体单位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有免疫史的病例临床症状较无免疫史的病例相对较轻,表明接种疫苗即使不能阻止发病,但也可能对减轻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症状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原因及并发症的治疗,指导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暴发调查的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95%病人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暴发时间为2006年12月20日至2007年3月25日;男女性别比例为1.12∶1,最小3岁,最大18岁,8~18岁病例占87.80%;病例主要分布在三所中学及一所小学;98%病人无相关疫苗免疫史;实施应急接种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疫苗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积累是造成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主要原因。提高人群免疫接种率是防止暴发的主要措施,及早住院诊治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6年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吉林省EHF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吉林省共报告EHF病例515例,报告发病率1.87/10万;死亡2例,报告死亡率0.007/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市(州)为:白城市101例,长春市86例,通化市72例,占全省报告发病总数的50.29%;男女性别比为3.56∶1,男性发病总数高于女性,男女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集中在25~60岁组(390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5.73%;职业构成以农民(344例)为主,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6.08%;全年形成2个发病高峰,第1个在春季5~6月份,第2个在冬季11月份。褐家鼠和黑线姬鼠是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结论 2016年吉林省EHF发病情况平稳,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某大型工厂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疫情控制措施。方法对2012年3~7月该厂301例风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本次风疹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此次疫情罹患率为6.26‰,暴发高峰出现在4月16~20日;主要分布于各厂区人员密集的第3、4层厂房;发病年龄以17~28岁为主,男性207例,女性94例,均痊愈;早期10例病例经ELISA法检测风疹病毒Ig M抗体均为阳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此次风疹疫情主要与环境、季节、人员流动、预防接种及健康等因素有关。结论本案例为一起典型的成人风疹暴发事件,人员密集程度高、工作生活环境通风不良易造成风疹暴发,做好流动人口以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发病水平,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防治策略、加速控制流腮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黑龙江省2004~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4~2011年黑龙江省共报告流腮病例39 2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10/10万;全年均有发病,但存在两个发病高峰期,分别为4~7月和11月~次年1月,12月和6月是发病最多的月份;13个地市均有流腮病例发生;该省流腮病例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下人群,2岁以下儿童发病较少,5~9岁组发病最多,且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和托幼儿童。结论进一步了解了黑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并提出了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0~2016年吉林省森林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的流行情况,分析TBE病例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吉林省TBE发病监测数据,以地市为单位,按现住址、已审核、发病日期、年龄、性别、职业选择病例;使用Excel软件将各项数据制作成图表进行分析,Mapinfo软件绘制地区发病率地图。结果吉林省TBE的流行季节为每年的5月至9月中旬,5月末至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7月初再次出现1个小高峰;病例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及其支脉的一带林区;发病年龄集中在50~60岁年龄组;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6∶1;主要发病职业为农民,占所有病例的61.47%。结论吉林省TBE的流行有明显的时间、空间和人群特征,应采取综合措施对TBE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水痘疫苗实行2剂接种程序对北京市朝阳区水痘发病的影响。方法实施2剂接种程序后,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水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12岁儿童2013、2014年水痘发病率较2010、2011年下降了73.41%,<4岁和>12岁人群发病率下降了18.75%;4~12岁儿童总发病构成比由2010、2011年的48.33%降至2013、2014年的29.09%;2014年全年疫苗销量85 752支,较2010、2011两年的平均销量增长了1.19倍,随疫苗销量上升,发病数呈下降趋势;2013、2014出现的水痘病例数较2010、2011年降低,暴发疫情数量下降;总体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的已达50%以上,暴发疫情病例中突破病例占比高于普通病例。结论水痘疫苗采用2剂接种程序后,接种人群的总体发病大幅下降,免疫效果优于1剂接种程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6~2013年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风疹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06~2013年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河南省共累计报告风疹病例11 7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6/10万,其中男性7 032例,女性4 702例,男女比为1.5∶1;发病率最高的为郑州市(4.12/10万);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以每年的3~6月多发;82.28%的病例集中在15岁人群,学生最多。结论河南省风疹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吉林省2009~2014年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s,Hep B)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Hep B安全性及吉林省AEFI监测工作。方法通过全国AEFI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吉林省2009~2014年报告Hep B AEFI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吉林省2009~2014年共报告Hep B AEFI 897例,报告发生率为159.11/100万剂次;男女性别比为1.09∶1;<1岁婴儿占88.85%;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54.50/100万剂次,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37/100万剂次;Hep B AEFI主要集中在接种后≤1 d。结论 Hep B具有较好的安全性,AEFI以一般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西安市2004~2013年乙型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评价乙肝流行状况,为今后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SPSS 19.0和Excel 2003软件,对2004~2013年西安市乙肝疫情资料和乙肝疫苗补种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西安市共上报乙肝病例71 332例,年均发病率为90.39/10万,2004年发病率最高为272.25/10万,2011年发病率最低为41.70/10万,以散发为主。2004~2008年以来,发病率呈逐年迅速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幅度为47.43%;2009~2013年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幅度为5.72%。发病无明显地域聚集性,男性发病例数多于女性,且以农民发病最多,为23 539例(33%),学生及工人和干部群体总职业发病人数百分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农民出现上升。发病主要集中在≥20岁年龄组,为62 564例(87.71%),各年龄组发病率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以10~19岁年龄组最明显,下降幅度达93.73%。结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对降低20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加强麻疹监测是消除麻疹的主要策略之一[1]。为了规范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充分使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全市麻疹监测工作质量,现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4年1~6月麻疹疫情监测系统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来自2014年巴彦淖尔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照审核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评价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的接种情况及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的运行质量。结果内蒙古自治区2013年报告麻疹病例590例,发病率为2.37/10万,全自治区各盟市均有病例报告。麻疹发病呈季节性分布,第16~31周病例数(559例)占病例总数的94.95%;0~4岁组发病数(282例)和发病率(25.34/10万)最高,其次为30~34岁组(发病数为36例,发病率为3.81/10万);流动人口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63%(45例),非流动人口占92.37%(545例);不满8月龄组病例98例,占病例总数的16.61%,其中免疫2剂、1剂、未免疫MCV及免疫史不详的比例分别为6.78%(40例)、7.63%(45例)、24.75%(146例)和44.23%(261例);第1剂(MCV1)实种268 182人,报告接种率为99.63%,第2剂(MCV2)实种257 466人,报告接种率为99.51%。通过MSS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 138例,99.82%(1 136例)报告了个案调查信息,48 h内个案完整调查比例为99.82%,主要基因型为H1a。结论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麻疹发病率较低,MCV接种效果良好,今后应进一步提高自治区MCV接种率,将常规免疫作为核心,做好重点人群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的补种工作,提高MSS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控制麻疹传播直至消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渭城区2011年1月~2015年12月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出血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渭城区2011年1月~2015年12月EHF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渭城区2011年1月~2015年12月EHF共计发病205例,无1例死亡病例,年发病率为9.48/10万;EHF疫情起伏较大,2011、2012和2015年EHF处于疫情高峰期;全年每月均有EHF散在病例发生,冬、春季高发,11月份为发病顶峰时段;男性显著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例为2.94∶1,人群以青壮年发病为主,占出血热发病总数的44.39%;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3.90%),其次为干部(12.68%)和工人(9.27%)。结论渭城区EHF疫情年度波动性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出血热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湘西州2013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为今后的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对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及辖区8个县、市的流感聚集性病例进行监测。采集的咽拭子标本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2013年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212052例,ILI 3239例。流感样病例以0~4岁组为主,占70.21%,其次为5~14岁组和25~59岁组,分别占ILI总数的12.07%和11.33%。儿科门诊就诊的ILI数最多(1856例),占全院ILI总数的57.31%。检测哨点医院咽拭子标本101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14株,其中新甲 H1流感7株,H3流感3株,乙型流感 4株,分离培养阳性率1.38%(14/1014)。检测18起ILI聚集性疫情咽拭子样本130份,11起流感暴发疫情分离出流感病毒23株,其中新甲H1流感4起,甲型H3流感1起,乙型流感6起,分离培养阳性率17.69%(23/130)。结论湘西州哨点医院就诊的ILI以15岁以下人群为主,哨点医院的病原学监测结果与暴发疫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辽阳县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辽阳县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辽阳县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15种1701例,报告发病率为288.08/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和猩红热。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前3位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结论应加强肺结核、乙肝、梅毒等乙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同时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为主的丙类传染病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8~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海淀区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海淀区2008~2013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3年海淀区共报告AEFI 821例,29个街乡镇均有AEFI报告;48 h内报告率为98.78%;48 h调查率为100%。AEFI报告数男、女比例为1.26∶1;≤2岁占56.63%,≥14岁占19.61%;无明显的季节聚集性。AEFI报告发生率为8.75/10万,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4.20/10万,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2.83/10万。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AEFI多发生在接种后24 h,痊愈和好转占99.39%。结论海淀区逐渐建立并完善了AEFI监测系统,系统运转良好,接种工作较为规范,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一般反应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单剂水痘疫苗接种后人群中暴发水痘疫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单剂水痘疫苗高接种率学校中暴发的水痘疫情分析,评估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虹口区单剂水痘疫苗高接种率学校中水痘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在2011年10月16日至2012年1月13日疫情暴发期间,累计发现36例水痘病例,罹患率为5.4%,症状以发热、皮疹为主,仅27.8%的病人呈轻度或中度发热,且均为轻型水痘病例。发病班级的水痘罹患率在2.2%~34.1%之间,其中,男性为21.21%,女性为19.23%,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9~13日,占总病例的36.1%,呈2、3、4代病例的传播特征;发病班级单剂水痘疫苗接种率为95.48%,未发现接种史与水痘发病有关(P>0.05),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0.8;接种年龄组间水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病例中,接种疫苗与发病时间的间隔中位数为66月,进口与国产水痘疫苗接种后,水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发疫情病例中有免疫史人群的比例显著高于散发病例(P<0.05),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1.3。结论单剂水痘疫苗接种,可预防重症病例,但不能完全预防水痘暴发。建议首剂水痘疫苗接种后5~6年加强接种,或在发生疫情时,对首剂接种≥5年的无水痘患病史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